Re: [請益] 為了下輩子,所以這輩子要做好事?

看板ask-why作者 (岩男)時間13年前 (2011/03/02 20:0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8 (看更多)
※ 引述《visorkk (洞澈光明)》之銘言: : ※ 引述《vialter01 (白痴)》之銘言: : : 雖然說靈魂會投胎變成下輩子 : 佛教主張沒有靈魂 這裡不是佛版 這點從略 : : 但是下輩子的人 : : 跟現在的"我"早就沒關係了啊 : : 我這輩子作惡 : : 下輩子投胎做奴隸 : : 早就沒現在我的意識了 : : 感覺就是另ㄧ個跟我無關的人在受苦啊 : : 這樣說對嗎? : 對 : 但是 業力難道只影響來生而已嗎? : 今生就已經被影響了阿 : 甚麼是業 ? 身語意一切造作 : 所以你做的任何事情 都對你下一剎那的人生有影響 : 假如完全沒有影響 你的生命就消失了 要不然就是證阿羅漢 : 既然你的再小的一個動作 都會形成一種慣性 把你生命帶向前 到這邊認同 : 那 你還認為 造惡 會有美好的人生嗎? 持保留態度 因為我不太確定造惡的定義以及客觀的美好人生 : 肯定不會的 譬如你天天打魔獸十個鐘頭 : 要你得書卷獎 可能嗎? 肯定不可能 難說 : 因為你已經把自己的生命牽引往 "讀不好書"這個方向了 但是如果他能夠從魔獸中獲得爽 又有本錢過完一生 何必一定要讀好書? 讀不好書對他來講是惡報了嗎? 會覺得是惡報 是大部分人認為讀好書才是完美的人生 假設"讀不好書"是客觀的惡報好了(也就是不符合客觀的美好人生) 讀不好書的原因也不會只有打魔獸這麼簡單 讀書方法錯誤也會有影響 方法錯誤就是"造惡"了嗎 造成"惡報"的只因為"造惡"嗎? 就當成這輩子讀不好書的"惡報"是上輩子害的吧 : 那為甚麼不要造惡? : 因為你要提升的你心靈 : 你心靈提升了(佛教術語叫做得功德) : 人生就能活得更寬廣 更快樂 : 心靈是影響生活品質很大的 我同意心靈影響很大 但是不大相同 我認為心靈是能受藝術滋潤、以及達成目標(慾望)的滿足感 : 假如一個人吸毒 爽不爽 爽死了 : 但是快不快樂 : 佛陀說這種人一點都不快樂阿 這是佛陀的主張 我可以當作是主觀嗎? 吸毒傷身是有根據的 很明顯是客觀上的惡報 但是對他主觀而言呢? 有的吸毒者知道吸毒會害了自己 努力想戒掉卻挨不過生理需求 所以會認定是惡報 有的吸毒者知道吸毒會害了自己 但他卻未曾想過要戒掉 為什麼呢? : 他只是被慾望牽過來扯過去 自己能作主嗎? 他追求他的慾望(或許這慾望是由藥物硬塞給他的 或許是他自己本身的慾望) 我也認為扭曲一個人的慾望是所謂的惡 法律也是這麼認為才這麼規定 那他呢 他吸毒的慾望是屬於哪一類呢? 這我不知道 沒吸過毒 所以不知道用身體當作代價去獲得快樂划不划算 : 爽的時間那麼短暫 能永恆嗎 如果永恆是指死了之後還能繼續爽 我會說不可能 如果永恆是指爽到死 我會說不大可能 但不能說沒有 : 但是心靈平靜的快樂 不同 : 當你的心靈能成長到能不被物質左右(出離心get) : 當你能發現利他行為能創造無數正向的循環(慈悲心get) : 你的心靈中那種平靜的快樂 是可大可久的 心靈可以不被物質左右的確是很環保的行為 但我相信有用物質滿足心靈的辦法 這兩種辦法就像是水力 火力發電般的 大家都很嚮往環保的水力發電 但是某甲就是偏要選火力發電 只因為對他而言火力發電有較高的效益 但是火力發電會危害到其他人 所以對某甲而言火力比較好 但對整體而言水力比較好 為了整體著想 才會有團體推崇這種"環保的概念" 削除某甲的利益而提升整體的品質 也就是會去製造對於某甲來說的"惡報" 某甲忽略整體品質使用對自己較為有利的火力是否錯了? 今天的普遍道德上 或者是某些教的教義上會說這是錯的 是因為火力發電的受害人有能力對某甲施以"惡報" 若受害人的聲音沒被聽到的話 某甲會不會直至死都活在火力發電的效益中呢? 再回到快樂永恆的概念 不被物質左右的心靈就有可能像水力發電般的永恆 火力發電卻有燃料的限制 那麼 "在有生之年所擁有的燃料耗不盡"算不算是一種相對永恆呢? 當然 燃料取得的方法各憑本事囉(燃料取得過度也會是認定上的某種"造惡"呢) : 就算只有這輩子 : 我也覺得做正面的事情比較讓我快樂阿 : 假如你每天都努力提升自己 不管是專業 體能 種種素養 還是心靈 : 當你第二天醒來的時候 就會覺得自己正處於一生中最好的狀態 : 因為這次醒來的自己一定比上一次更好 : 但是假如每天 玩耍 縱慾 昏昏鈍鈍的過 到睡覺前才會 : 悚然而驚"幹 今天又過去了"那樣的生活是很空虛的 我會覺得滿足 但同時會擔憂未來生活品質 所以才必須要懂得分配燃料的收入及支出 懂得分配的人 我想他也就有本錢玩耍、滿足慾望 (縱慾有不加節制的意思 也就是超出收入的支出 而大多增加收入的方法都被認定是造惡 所以改成"追求欲望",與寡慾、禁慾等減少支出的方式做區別) : 你一定會用某些殺人放火金腰帶來質疑我 : 請聽我說 : 你看到他物質的豐富 你如何確定他是快樂的呢? : 王又曾是快樂的?張錫銘是快樂的? : 誰知道 只有他們自己(或上天)才清楚吧 所以就無法證明客觀上"物質的豐富"與"快樂"有相關性吧 那麼我主觀上認定它們有正相關 所以我會去追求 : 你有沒有看過不快樂的有錢人? 我看過 : 家產上億的一票婦人 聚在一起借酒裝瘋哭哭啼啼 : 有的老公外遇 有的家庭不順 有的病痛纏身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難處 : 你只看到一面 又如何評斷呢? 愛人外遇就是因為心靈被物質左右了嗎? 還是心靈不會被物質左右 愛人外遇就不會傷心 也不會有病痛? 我們希望教導外遇的人會有惡報 是否是希望阻止人外遇? 還是單純的報復心態呢? 另外你所舉的這些例子 好像更容易發生在不是有錢人的身上喔 : 一點淺見 供您參考 我想會倡導"惡有惡報"的概念 是為了讓大家能往整體品質的方向發展 就算受害者發不了聲 無法給予"惡報" 也能夠喝止加害人主動停止"造惡" 至於惡有惡報為什麼會變成隔世報 我認為是用來解釋沒有原因的惡報(譬如天生體弱多病) 用上輩子的造惡當作原因的話 比較易於安慰 同時更有力的喝止這輩子造惡 如果真的是為了整體品質 我覺得用"禍延子孫"、"將心比心"等等概念,會比"惡有惡報"的破綻來的小 看看社會上那些阻止受害人發聲,避免自己受到惡報的那些人。 -- 至於我會做哪種人 其實我也掙扎過 在"自私自利"與"被教育道德"間掙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5.14.74 ※ 編輯: solusmilk 來自: 114.25.14.74 (03/02 20:18)
文章代碼(AID): #1DRZ8Q46 (ask-w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RZ8Q46 (ask-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