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為何學外語需要學文法

看板ask-why作者 (星をのんだ少年 )時間13年前 (2010/12/25 20:08),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8 (看更多)
※ 引述《LinuxC (死工程師 = = )》之銘言: : 還記得我幼稚園還完全不會講國語 : 但懵懵懂懂之間就是知道 : 國語跟台語好像不一樣 (會台語則是更小時後的事了) : 可是班上和老師都是講國語 : 後來不用一兩年吧 : 我就整個很精通了 : 可是對於國語的文法???? : 那是什麼? 就是完全沒概念 : 後來國中有英語課之後 : 學校老師教我們英文文法、單字、片語 : 我就一整個背不起來 囧 : 而且英文句子都要在大腦自動轉譯成國語才會懂 : 總之後來英文就一直好不起來 : 最近開始回憶到我幼稚園不會國語的情景 : 我還記得我要跟老師要筷子 : 但不知道國語怎講 就講台語 囧 : 我就想到為什麼我小時後學國語都沒大障礙呢 : 而且我那時也不知道中文的文法 : 只是單純因為環境而以嗎 : 如果透過網路模擬出環境 看國外網站 國外影集 : 我現在學英文可以小時後那樣子嗎 : 如果不行那是為什麼呢? 還是時間問題而已? : 其實這篇的標題原本是"學外語可以像小時候學母語嗎" : 好想要把小時候 學國語的感覺找回來 套用在英文身上喔 新生兒的大腦很特別,跟成人的大腦狀況很不同 新生兒為了快速適應環境,預防外來傷害對神經造成影響 他們的大腦可塑性非常之高,舉個例子 他們可以分辨所有語言中的音有什麼不同 我的意思是在我們成人聽來沒有差別的音,有一點不同他們都可以分得出來 這將有利於他們發展語言,而且適用於任何一種語言 而只要環境需求,他們也可以發出任何一種語言所需的聲調 另外新生兒的大腦神經元是成人的好幾倍,是人一生中最多的時候 在此時大腦神經受損,恢復的程度也是最好最接近常人的 而你提到的語言,前提是必須在學習語言的"關鍵期" 大約是兩歲到五歲這階段,是語言學習成長最快速的階段 字彙量暴增,句子開始越講越長,結構越來越完整 過了這個時期後,這個能力就會逐漸關起來 過了青少年再來學習新語言會更加困難,也會有口音的問題 環境刺激也很重要 如果你在兩歲到五歲沒有接受任何一種語言環境,在語言的發展上可能會有障礙 而且離這階段越遠越晚接觸,也會越來越困難 即使學會後,使用的熟悉度也不如我們使用母語的程度 至於幼兒是如何學習語言,簡單來說就是模仿跟嘗試 至於要怎麼樣才可以讓我們學新語言,像幼兒在學母語呢? 對一個成人來說,除非吃了什麼藥,或用了什麼東西刺激大腦 不然不可能像幼兒那麼快,原因之一是幼兒和成人大腦的情況很不同 其二是我們已經習慣用母語思考,要改掉這種方式相當費工夫; 大腦神經運作和肌肉的控制已經穩定,比較難以改變 (ex.有些語言的音,我們要練習很久才發得出來) 這是我想到認為比較重要的兩點 另外有些研究指出,我們使用母語的腦區,和第二語言(非同時學習)使用的腦區不同 但如果在語言關鍵期同時學習兩種語言,使用的腦區重疊區域就會很多 不過這主題還有爭議,目前還沒有定論 如果你對這方面的議題有興趣,特別是在學習上 你可以參考"改變是大腦的天性",遠流出版 此書第三章可能可以提供一個大腦神經上的方向 我能告訴你我們大腦到現在都在不斷的改變,只是比嬰兒穩定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5.222.57 ※ 編輯: Wengboyu 來自: 218.165.222.57 (12/25 20:13)

12/25 20:25, , 1F
本期科學人的題材耶....
12/25 20:25, 1F

12/25 20:30, , 2F
你這麼一說我才去查…本期科學人的議題似乎很類似 Orz
12/25 20:30, 2F
文章代碼(AID): #1D5TxHnA (ask-w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5TxHnA (ask-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