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高投資 低報酬 30歲的焦慮 - 與各位分享

看板Yup98-09作者 (劉蘭佛)時間21年前 (2003/06/23 23:18),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姓○名○○ 家住臺灣島 30歲 還沒有100萬~」 博士家裏蹲 碩士滿街走 學士做小偷 當年做學徒的 今天倒是可以獨當一面了 我想,人必須靠創意維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是制度下的一群。 制度好的時候,我們可以安居樂業。 制度不好的時候,我們就開始煩惱。 有人要當兵(男異性戀、男同性戀、男雙性戀…), 有人要實習(大醫院小醫師…), 有人要考照(特級龍廚…), 這些都是制度。 這些制度一方面保障我們, 另一方面我們也被這些制度所困宥。 我們有沒有想過: 為什麼要當兵? 為什麼要實習? 為什麼要考照? 如果不當兵、不實習、不考照, 是不是能夠即早立足於社會,搞出一番自己的名堂? 我們的安份老實,似乎注定要給自己一個平凡的人生。 我們走的路,前人已經走了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千年。 跟我們一起走的,有幾百人、幾千人,甚至幾萬人。 我們何德何能,能夠在擁擠的時空條件下,為自己謀一席之地, 成為箇中好手,脫穎而出,同時又不會面臨被淘汰被裁員的命運? 面對這個中下階層高達90%的機制吊詭的社會, 又如何能夠不再為那幾兩錢,營營苟苟奔波勞命地過活, 而成為真正有錢有閒,享受人生的高階社會份子? 臺灣有所謂的四大名師,即:醫師、律師、會計師、建築師。 有專業,有地位,又有收入。 曾幾何時,這四大名師專業還在,地位依然, 只不過賴以維生的收入,卻是愈來愈少了。 今天四大名師的風光,已不再。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理由很簡單,只有四個字:「供過於求」。 我們很沒有創意地, 跟隨著社會的集體價值觀而投入了職業市場, 以致於造成市場機制的供過於求。 生產過剩、削價競爭之下, 利潤降低、投資報酬率下降甚至變成負值, 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我們總是憂心「如何找到工作機會」, 卻很少想過「如何創造工作機會」。 我們安份老實的個性, 使我們不曾想過去開創一條別人沒有走過的路, 成為前無古人的時代先驅,某某行業的開山祖師爺。 在臺灣, 蛋塔、可利餅、大腸包小腸、珍珠奶茶風行一時, 塞滿不少人的荷包。 網路商店與行動攤販是新興的商業形態, 也讓許多人翻身又翻身。 一個省水式水龍頭的專利,讓發明者賺進上千萬圓的新臺幣。 台面上這些成功企業家所走的路,也絕對異於常人。 讓他們荷包滿滿、功成名就的,說穿了,也不過就是「創意」兩個字。 這些創意,不需要頂尖的專業、深厚的學力、高超的技術, 幾近於無本生意,財富卻是滾滾而來。 創意(creativity),無關智力(intelligence)。 你可以說自己不聰明,但你不能說你沒有創意。 你今天的穿著(很拙,我知道)就是你的創意。 你剛才閃過的念頭(很呆,我也知道)就是你的創意。 你上網用的id與暱稱(很土,我也這麼認為)就是你創意。 但是,你能不能把你的創意, 用在「如何為自己創造一個工作機會」這個議題上, 那才是關乎人生的重大創意。 一個蘿蔔一個坑。 當所有的坑洞都已經爆滿, 而外頭還排了好長一串小蘿蔔頭在等待的時候, 你是跟其他的小蘿蔔頭一樣,在外頭一邊等待一邊抱怨卻又無能為力; 還是立志做一個大蘿蔔,給自己找一塊地,掘一個新的坑洞,投身其中? -- 自由人擁有太陽般爽朗的性格, 海洋般深邃的美貌,以及眉宇間蘊藏的睿智。 在他俊美的身軀中,有著超群的反射神經和運動能力。 --《哭泣殺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59.140.160 ※ 編輯: barjack 來自: 61.59.140.160 (06/24 12:28)

推 61.216.46.130 06/24, , 1F
讚!
推 61.216.46.130 06/24, 1F
※ 編輯: barjack 來自: 61.59.140.160 (06/25 00:13)
文章代碼(AID): #-znfJjK (Yup98-09)
文章代碼(AID): #-znfJjK (Yup9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