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雲林產業發展 須顧及地層下陷

看板Yunlin作者 (crystal)時間13年前 (2011/06/08 06:16), 編輯推噓8(1028)
留言20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我想藉這篇文章分享一則演說 清大動力機械系教授彭明輝在工研院的演講 http://www.taiwanruralfront.org/node/242 演說很長 約一個小時 我想會真的去看的人不多(雖然真的很推薦) 所以我從彭教授的書《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摘錄一段話 「十三年後我們吃什麼?   十三年不是很久以後的歲月,那時候你我都還活著,但是整個世界卻可能已經徹底改 觀:石油因為供不應求而價格高達每桶二○○美元,海運成本或許高到使越洋的糧食 貿易從此斷絕,台灣可能會陷入有錢也買不到糧的危機。   事實上,二○○八年春天石油價格達到每桶一二○美元時,台灣就暫停從美洲輸入玉 米,改從中國大陸進口。   目前台灣每年自己生產一二○萬公噸的米,進口一○○萬公噸的小麥、二四○萬公噸 的大豆,和四五○至五○○萬公噸的玉米。如果我們仍舊延續現在的休耕與廢耕政策 ,當糧食無法進口,我們要吃什麼?」 或者可以看彭老師部落格的這篇文章 《十三年後我們吃什麼》 http://mhperng.blogspot.com/2011/03/13.html 有很清楚地闡述 大意就是 台灣是糧食自給率倒數前三的國家 大約30% 根據牛津大學的研究 石油在2020年時會達到每桶200美元 做為台灣最大糧食進口國美國的糧食運費將會太貴 很多人想說 貴還是只要有錢就買得起 彭老師在影片中也很清楚從一個個的可能性駁斥這個說法 簡而言之糧食生產本來就餘裕不多的國家 為了怕糧價過高平民爆動會禁止出口 美澳等國待石油上漲時 會用玉米大豆去轉換生質能 有錢不一定買得到食物 再引一段彭老師的話 「台灣的農業一向都自給有餘,1968年以前糧食自給率都超過100%,但是近七年來 卻都在30.5%到32.4%之間徘徊,遠低於大陸的95%,美國的128%,法國的122%, 甚至也明顯地低於日本的40%。從過去的富饒有餘,到近年的不能養活自己,關鍵在於 人口成長,肉食提高,以及休耕與減產!」 我們進口的大豆和玉米大多作為飼料 而大豆和玉米最依賴進口 休耕和減產則是長期種種政經因素交錯的結果 比如經濟起飛時代的「以農養工」 壓低農業產值把勞動力逼入工業部門 還有美國國內雜糧生產過剩傾銷 刻意培養台灣人改吃麵食的習慣 水稻耕作面積減少 (中美合作的麵粉袋就是這樣來的) 如今台灣人以麵食為主比例大量提高(根據楊儒門的說法已超越米食) 但台灣完全不產小麥 更不用說工業和農業搶水的問題 (推薦可以看吳音寧的《江湖在哪裡?》http://ppt.cc/Ye3C 了解為什麼台灣農業死得差不多) 貼這些想說的是 我可以感覺到a大是真的想好好討論議題 觀察過一段時間 也認為這個縣政府大致有走在對的路上 但我發現即使是農業 主流的想像都是高度商品化的 當然提高產品附加價值是一個對的方向 但不管是高經濟價值的農業(如花卉)或旅遊 都建立在一個前提上─他們不是可以在真空中操作的 會跟台灣和世界往後的狀況息息相關 世界經濟到底會走區域整合還全球? 要出口農產品的話是建立在石油每桶多少錢的假設上? 台灣繼續薪資不漲工時長的話 國內旅遊有這麼樂觀嗎? 要靠陸客 中國經濟真的會常紅? (中共領導人已經在跟國民打經濟"硬著陸"的預防針了 1980年代日本也曾一度被認為會超越美國 但沒有發生) 最後 雖然這樣說好像很傻 但我要說賣高經濟產值的農作物 或賺到觀光客的錢 錢本身是不能吃的 既然是農業縣 我們對台灣糧食安全的位置在哪裡 經過塑化劑事件 是不是能藉著對食品安全的重視 多去推廣「吃當令食物」 「在地生產 在地消費」等 讓台灣的人們能吃得健康 農民又有合理收入 台灣農村差不多是瀕臨死亡了 當然做起來是千頭萬緒 身為台灣人 最害怕看到的是當有人說怎麼做可以「發展」時 發展到的是少數人 個人真的想靠農業賺錢 其實不必什麼政策調整 企業家式富農還是存在台灣社會的 是要救「整體」農村有其困難度 最後說一下 台灣在農村方面不是沒有好的例子 以農產的優良和產銷結合而言 之前面臨徵收的苗栗灣寶就是個很好的農業社區 優良無汙染的農地 和主婦聯盟合作銷售 整個社區的自信和認同度很高 這是為什麼人家能長期抗爭土地徵收的原因 換成土地認同價值早已流失的地方 當然是早賣早好 總之 要把雲林的農業放入台灣整體的農業歷史和未來思考 並且台灣不乏默默為農業紮根的團體和個人 也要向他們學習 千萬不要窮得只剩下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7.222.231.98 ※ 編輯: crysdaisy 來自: 137.222.231.98 (06/08 06:18)

06/08 06:22, , 1F
自己補充 地層下陷也跟農業和工業搶水有關 那要接受什麼
06/08 06:22, 1F

06/08 06:23, , 2F
不要反經濟
06/08 06:23, 2F

06/08 06:23, , 3F
麼樣的工業 用水是很大的考量 不能老用先蓋下去再逼農業
06/08 06:23, 3F

06/08 06:24, , 4F
吐出來這種老招 如果環境負載合理 工業的進駐當然也樂見
06/08 06:24, 4F

06/08 06:24, , 5F
其成
06/08 06:24, 5F

06/08 07:31, , 6F
推這一篇~~~~~~KiddKg5566請你也好好回一篇吧
06/08 07:31, 6F

06/08 08:04, , 7F
2F噓三小 要促進經濟就多喝一點塑化劑吧!
06/08 08:04, 7F

06/08 09:31, , 8F
他也只有那一句,不知道算不算無意義噓文(很多篇都同一句)
06/08 09:31, 8F

06/08 09:44, , 9F
推用心~立論很有道理與根據
06/08 09:44, 9F

06/08 09:54, , 10F
推用心!
06/08 09:54, 10F

06/08 12:13, , 11F
06/08 12:13, 11F

06/08 16:00, , 12F
不要反經濟
06/08 16:00, 12F

06/08 18:46, , 13F
千萬不要窮的只剩下錢 這句很讚!
06/08 18:46, 13F

06/08 18:47, , 14F
但前提是要有錢吧? 雲林縣平均家戶所得位列全國倒數
06/08 18:47, 14F

06/08 18:47, , 15F
離鄉遊子一堆 很多出外念書就待在外地了
06/08 18:47, 15F

06/08 18:48, , 16F
不是農業不好 生長在雲林 大家親戚朋友都有務農的
06/08 18:48, 16F

06/08 18:49, , 17F
只是看到嘉義招商的成功 不禁覺得雲林少了什麼...
06/08 18:49, 17F

06/08 18:51, , 18F
附上新聞一則,http://ppt.cc/K8Yw
06/08 18:51, 18F

06/08 20:48, , 19F
大推!!!!!!!!!! 很認真的一篇文章!!
06/08 20:48, 19F

06/11 20:39, , 20F
我也很推這篇~~~C大好認真喔!
06/11 20:39, 20F
文章代碼(AID): #1DxgD9a9 (Yunlin)
文章代碼(AID): #1DxgD9a9 (Yu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