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紐時探微軟實驗室:超越蘋果的野心和創意

看板WindowsPhone作者 (傲嬌魚)時間6年前 (2017/07/29 14:31), 6年前編輯推噓66(660297)
留言363則, 2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紐約時報》探訪微軟硬體實驗室:超越蘋果的創意和野心 https://goo.gl/8JvSmU 以前,在很多人的眼中,微軟的硬體裝置是個笑話。畢竟,微軟擅長製作軟體,而不是製 作硬體。 當微軟 5 年前推出第一款 Surface 平板電腦時,迴響很差。 《紐約時報》的 Farhad Manjoo 親身採訪了微軟軟硬體實驗室,讓人們應該重新審視一 下微軟的硬體製造水準了。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微軟的 PC 產品。提起 PC(個人電腦)產品,沒有人會首先想到微 軟。最普及的 PC 品牌當屬戴爾、華碩、聯想等這些 PC 廠商,而蘋果則是個人電腦行業 的設計標竿。不過,令人注意的是,微軟目前正在生產一些更有創意的 PC 產品。 《紐約時報》的技術專欄作家 Farhad Manjoo 最近訪問了位於華盛頓州雷德蒙德公司總 部的微軟硬體實驗室,他的結論是,微軟正在生產一些業界最具創意的個人電腦,超越了 像蘋果這樣的硬體競爭對手。 這不是開玩笑。當然,微軟在 PC 硬體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趕上蘋果,但是在過去兩年, 微軟已在電腦領域取得許多進展,比如 Surface 電腦。 Surface Studio 的大螢幕桌面有很強的獨創性,人們可以把它當做數位繪圖板使用。 Surface Studio 螢幕上的旋鈕也讓人驚奇,用戶可以轉動旋鈕來編輯圖像或使用其他功 能。 還要注意,蘋果的 PC 路線圖最近看起來很不穩定,蘋果最新的筆記型電腦讓許多粉絲不 滿,Mac Pro 已經多年沒有更新了,蘋果現在正忙著應付高階「專業」用戶的需求。蘋果 稱,將會重新設計 Mac Pro,而 iMac Pro 的新版將於今年稍晚推出。 獨立技術分析師揚‧道森(Jan Dawson)表示:「我認為,微軟在過去幾年已認識到,很 多創意工作者已不執著於 Mac 了。Surface 有機會進入這個市場。」 Farhad 寫道:「上個月,我訪問了位於華盛頓州雷德蒙德公司總部的微軟硬體實驗室, 參觀了一個新工程的實施地,找到一個最好的硬體設計師團隊,他們坐在一個大空房間裡 。這個場面完美捕捉了微軟對硬體創新的態度……微軟的 PC 硬體業務不太可能很快擊敗 蘋果。但是,任何關心電腦未來的人都應該很高興,蘋果現在面臨一個認真而有創意的競 爭對手。」 延伸閱讀: How Microsoft Has Become the Surprise Innovator in PCs https://goo.gl/fmeXg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0.147.2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indowsPhone/M.1501309901.A.55E.html

07/29 17:48, , 1F
Surface在隔壁板被部分人士當作四不像的電子垃圾呢
07/29 17:48, 1F

07/29 21:00, , 2F
我一直覺得是因為iPad定義了"平版" 但部分蘋果裝置使用者並
07/29 21:00, 2F

07/29 21:01, , 3F
不瞭解其實電子產品其實一直在變化 所以只要出現了不像iPad
07/29 21:01, 3F

07/29 21:01, , 4F
平版的平版裝置 就會認為這東西意義不明...
07/29 21:01, 4F

07/29 21:12, , 5F
iPad那鍵盤才是真的四不像義肢吧(笑)
07/29 21:12, 5F

07/29 21:43, , 6F
我是覺得一台「喚醒要好幾秒」、「續航力不到6小時」、
07/29 21:43, 6F

07/29 21:45, , 7F
「容易誤觸」、「又重又熱」的平板是有高貴到不能批評啦
07/29 21:45, 7F

07/29 21:46, , 8F
當然我以前對Surface的評價是一流筆電、三流平板是有修正
07/29 21:46, 8F

07/29 21:47, , 9F
作為筆電,因為散熱的設計問題,淪為二流貨色,說四不像
07/29 21:47, 9F

07/29 21:47, , 10F
應該只是剛好吧....
07/29 21:47, 10F

07/29 21:49, , 11F
這篇文章也講了,五年前Suface迴響很差,而這個很差的點
07/29 21:49, 11F

07/29 21:49, , 12F
在五年後其實並沒有太多的進化,本來以為的進步也只是讓
07/29 21:49, 12F

07/29 21:50, , 13F
機瘟延後罷了
07/29 21:50, 13F

07/29 22:19, , 14F
我的i7續航都超過6小時了啦,喚醒不就跟手機一樣快?
07/29 22:19, 14F

07/29 22:19, , 15F
你是說我隔壁用ipp的每次都跟我借3流平板2流筆電去圖書館
07/29 22:19, 15F

07/29 22:19, , 16F
07/29 22:19, 16F

07/29 22:20, , 17F
容易誤觸?沒 要說重大概是跟不能跑完整作業系統的比
07/29 22:20, 17F

07/29 22:21, , 18F
現在網評主流反而是講iPad想用義肢鍵盤跟ios 11
07/29 22:21, 18F

07/29 22:22, , 19F
去戰Surface的移動辦公是失敗的
07/29 22:22, 19F

07/29 22:22, , 20F
玩具只能是玩具
07/29 22:22, 20F

07/29 22:25, , 21F
他還跟我說ipp就是個玩具欸 QQ
07/29 22:25, 21F

07/29 22:29, , 22F
只能用觸控跟義肢鍵盤達成的"辦公"當然是玩具標準
07/29 22:29, 22F

07/29 22:31, , 23F
Surface讓iPad硬用那些東西去"辦公"
07/29 22:31, 23F

07/29 22:32, , 24F
其實就是讓蘋果承認Surface型態的2合1是有需求的
07/29 22:32, 24F

07/29 23:01, , 25F
iPad是玩具我沒意見。但要講生產力,幹嘛不買筆電穩穩用?
07/29 23:01, 25F

07/29 23:01, , 26F
而要去買一個當玩具比不上iPad、當筆電比不上XPS的四不像.
07/29 23:01, 26F

07/29 23:01, , 27F
...而且還很貴
07/29 23:01, 27F

07/29 23:03, , 28F
我也是覺得Win平板有時有一點四不像,特別是早期硬體,效能
07/29 23:03, 28F

07/29 23:05, , 29F
好的不像平板,像平板的效能不像筆電囧 只能期待硬體進步才
07/29 23:05, 29F

07/29 23:05, , 30F
Surface為這個時代帶來的唯一新價值是很棒的筆
07/29 23:05, 30F

07/29 23:05, , 31F
因為surface比一般筆電更好攜帶啊,有這麼難理解嗎
07/29 23:05, 31F

07/29 23:05, , 32F
因為你的"生產力"只侷限在敲鍵盤,XPS能拿來真的畫圖?
07/29 23:05, 32F

07/29 23:06, , 33F
能擺脫"樣樣有、樣樣都不精"的缺點。
07/29 23:06, 33F

07/29 23:07, , 34F
這個連MS行銷都明白而且有廣告的事情還要多講
07/29 23:07, 34F

07/29 23:07, , 35F
我也期待未來可以靠半導體製程,讓Surface真正成為一流筆
07/29 23:07, 35F

07/29 23:07, , 36F
電(至少要對得起售價啦),都出到五代還要讓user繳學費
07/29 23:07, 36F

07/29 23:08, , 37F
喂喂 針對一下各家評論常比的繪圖來論"生產力"吧?
07/29 23:08, 37F

07/29 23:09, , 38F
就連自家的Laptop也是跟PRO明確作出繪圖功用的差距了
07/29 23:09, 38F

07/29 23:11, , 39F
有畫圖需求當然XPS就不行了,問題是生產力不是只侷限在畫
07/29 23:11, 39F
還有 284 則推文
還有 4 段內文
07/30 11:51, , 324F
享干擾啦...
07/30 11:51, 324F

07/30 12:21, , 325F
筆只有上面的按鍵是藍芽,筆尖不是
07/30 12:21, 325F

07/30 12:38, , 326F
wifi建議走5G,避免干擾~
07/30 12:38, 326F

07/30 13:45, , 327F
我說那個行動端呢
07/30 13:45, 327F

07/30 13:47, , 328F
因為平板模式實際應用上就是用腳架去配合
07/30 13:47, 328F

07/30 13:47, , 329F
看影片打打安卓遊戲之類的很好用
07/30 13:47, 329F

07/30 13:48, , 330F
你說他沒有能跟沒有完整作業系統的平板比重量就是雞肋
07/30 13:48, 330F

07/30 13:49, , 331F
我完全不同意,因為產品取向就不是這樣
07/30 13:49, 331F

07/30 13:50, , 332F
不如說你的要求是得讓其他平板除了APP以外毫無用處
07/30 13:50, 332F

07/30 13:51, , 333F
而現實上的平板應用常常就是放著看東西而已
07/30 13:51, 333F

07/30 13:52, , 334F
要重度持續用平板輸入?然而SP有完整鍵盤體驗了
07/30 13:52, 334F

07/30 13:53, , 335F
更別說繪圖這個平板應用又是SP占優勢
07/30 13:53, 335F

07/30 13:54, , 336F
我覺得這些點批的標準拿去一般筆電的觸控螢幕去講的話
07/30 13:54, 336F

07/30 13:55, , 337F
基本上可以把對方講成垃圾了我看
07/30 13:55, 337F

08/02 00:47, , 338F
Surface喚醒速度算快吧?
08/02 00:47, 338F

08/02 00:49, , 339F
然後我目前用Lenovo的Miix700我覺得平板上的UX比i Pad好
08/02 00:49, 339F

08/02 00:49, , 340F
了.......,iOS10的UX我覺得沒有說很好。
08/02 00:49, 340F

08/02 00:51, , 341F
純觸控打字體驗Windows也是比較好,加上鍵盤就更不用說了
08/02 00:51, 341F

08/02 00:51, , 342F
,唯一比較差的目前我認為只有攜帶性,但以大尺寸來講算
08/02 00:51, 342F

08/02 00:51, , 343F
是不錯了。
08/02 00:51, 343F

08/02 00:53, , 344F
以上前提是撇開應用對於觸控的支援問題啦,但說真的常用
08/02 00:53, 344F

08/02 00:53, , 345F
的除了遊戲在Windows10上面的軟體對觸控體驗來講都不差
08/02 00:53, 345F

08/02 00:53, , 346F
拉,遊戲上的娛樂性來講的確iOS比較強,但是看影片我不認
08/02 00:53, 346F

08/02 00:53, , 347F
為Windows平板會輸。
08/02 00:53, 347F

08/02 01:08, , 348F
然後我外出的使用方面,沒有桌子的情況下我會直接把鍵盤
08/02 01:08, 348F

08/02 01:08, , 349F
拆掉反裝開腳使用平板模式打字,通常這種情況只會跟別人
08/02 01:08, 349F

08/02 01:08, , 350F
聊天或是打個字搜尋東西就跟普通平板一樣,我不會覺得太
08/02 01:08, 350F

08/02 01:08, , 351F
糟糕反而覺得不錯,觸控鍵盤打起來其實體驗沒有說很差啊
08/02 01:08, 351F

08/02 01:08, , 352F
,有時候編輯個文件也滿不錯的,有幾次帶上飛機的經驗,
08/02 01:08, 352F

08/02 01:08, , 353F
飛機上的餐桌上使用我是直接開腳上鍵盤打得,剛好占滿,
08/02 01:08, 353F

08/02 01:08, , 354F
打字還算順暢但整個餐桌都被占滿就是了。
08/02 01:08, 354F

08/02 01:12, , 355F
目前遺憾就是這類產品似乎是無法推出小尺寸裝置,不然10
08/02 01:12, 355F

08/02 01:12, , 356F
吋UP的裝置帶起來跟拿起來真的有點重量又占空間,希望未
08/02 01:12, 356F

08/02 01:12, , 357F
來有機會看到9吋以下的產品。但大尺寸來講我覺得iPP撇除
08/02 01:12, 357F

08/02 01:12, , 358F
玩遊戲的平板體驗應該也不會多好
08/02 01:12, 358F

08/02 01:15, , 359F
散熱問題的畫我的產品是用M3沒有風扇的方案,目前使用上
08/02 01:15, 359F

08/02 01:15, , 360F
沒有遇過燙手的狀況,通常機器都滿低溫的,我不知道SP4
08/02 01:15, 360F

08/02 01:15, , 361F
的M3版本有沒有過熱問題,NSP應該沒這問題吧?怕的話就選M
08/02 01:15, 361F

08/02 01:15, , 362F
系列處理器的版本吧?要高效能的話平板產品目前的確不是
08/02 01:15, 362F

08/02 01:15, , 363F
最好的選擇。
08/02 01:15, 363F
文章代碼(AID): #1PV2lDLU (WindowsPhone)
文章代碼(AID): #1PV2lDLU (Windows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