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平板] Surface Pro 4 不專業開箱、心得、比較文

看板WindowsPhone作者 (JL)時間8年前 (2016/01/18 18:01), 8年前編輯推噓8(805)
留言13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說好的第二篇開箱文來了,一樣是不專業(隨興)的開箱文 把文章存入暫存,再拿出來繼續寫,P 幣居然不會累加 之前打了落落長的文章,卻不值多少 P 幣,想想真是悲劇 以上題外話 上一篇開箱文有提到,Dock for Surface Pro 4 因為台灣缺貨 眼看禮卷又快要到期了,就去法雅客預購了一個 (原先不給預購,溝通一陣子才給我預購的) 一直到 2016/01/11 17:30 接到電話,通知可以取貨 並且在 116 補刀當天順便繞過去取貨驗機 仔細看了一下,展示櫃上依舊沒有 Dock 陳列在上面 問了一下藍衣店員,他說到貨數量只夠訂購的人取貨,現在依然缺貨中 如果你很想買,但都買不到的話,建議你還是訂購比較快 Dock 初入手的重量有嚇到 本體加上變壓器在體感上,感覺比 Surface Pro 4 還重 不過由於他本身就應該是乖乖躺在桌上該移動的裝置 這個重量也就理所當然的,說不定還可以當紙鎮呢 這個 Dock 主要是放在辦公室裡,然後輸出兩個螢幕 買 Dock 最初的初衷只是因為『懶』 因為每次從辦公的地方帶 Surface Pro 4 移動都要把線拔來拔去的 或是回到辦公室也又跟一群線奮鬥一陣子,接上後才可以入座工作 有了 Dock 之後,再也不用被線綁手綁腳了 只要接上一條 SurfaceConnect 就大功告成了 SurfaceConnect - 這是官方定義的名詞,主要是利用充電卓做資料傳輸 他與一般充電片最大的不同是,充電片只有頭尾兩端有金屬端點 而 SurfaceConnect 則是從頭到尾都有均勻的金屬端點 Surface Book 的鍵盤(GPU)也是利用 SurfaceConnect 做連結的 先來幾張在家裡的開箱圖 http://i.imgur.com/Z1KPZ6i.jpg
http://i.imgur.com/YJySTpp.jpg
http://i.imgur.com/pHnN8cx.jpg
因為主要要插上的裝置都在辦公室,在家就插個 USB 意思一下 在 Surface Pro 4 與 Dock 第一次插上時,並不會跳出任何新硬體的通知 打開裝置管理員一看,所有的東西都已經進去了 http://i.imgur.com/ThjdqFK.jpg
他的電源是透過一個非常細的單 Pin 電源針頭過電的 這個針頭再插入的時候雖然設計得比較深,為了防止彎折 但還是要小心,不要暴力使用他,他的粗細應該經不起暴力使用 彎掉了,大概就算是人損了..... http://i.imgur.com/IF5EtEO.jpg
講到人損,Dock 一樣有一年的硬體擔保,當然也是需要登入才會有的 Dock 在註冊時需要的 SN 序號可以在紅框的位置上找到 跟 TypeCover 一樣,配件類別是沒有延保加購的服務 在使用上,感覺 USB 中間那片塑膠也有點脆弱的感覺 在使用上請小心拔插,如過壞掉了,一樣是人損囉 http://i.imgur.com/HcHZtGc.jpg
http://i.imgur.com/ZYfrUcS.jpg
實際拿到辦公室插上使用之後有些小狀況,但指示操作不當罷了 一開始,拿到辦公室後我先把所有東西都接上 Dock,然後再接上 Surface Pro 4 結果,螢幕壓根兒都是黑的,完全沒反應 於是我反過來操作,先把什麼都沒插的 Dock 接上 Surface Pro 4 然後在依序接上各種裝置,一切正常,外接的兩個螢幕也可以使用了 所以在第一次使用時,請記得先『淨空』Dock 上的裝置 連結到 Surface Pro 4 在插上其他裝置以確保插上的裝置都能如預期的使用 之後你只要拔 SurfaceConnect 即可 http://i.imgur.com/OpCZ76K.jpg
之前有人好奇說,我是如何把 Surface Pro 4 架起來的 就只是在沒屋頂上買了個便宜的支架架起的 當初這個支架是買給 Surface RT 用的 現在因為這個之下有點年紀了,稍微有點鬆動 所以我把他靠在檯燈旁邊用橡皮筋固定,防止不自主地轉動 以下題外話 其實我對某個裝置很有映像,但在台灣看不到就是了 就是在第一代 Surface 發表的時候 有為 Cover 系列訂做一個藍芽訊號轉發器 『Surface Cover Wireless Adapter』- http://goo.gl/pC9wU8 在有錢就會想要作怪的心態下開始調查如何入手這個 Adapter 結果發現..... 雖然在官網上寫說『Applies to Surface Pro 4』 事實上呢,如官網說的,Surface Pro 4 是可以接收藍芽訊號,可以使用 但,問題來了,官網並沒有寫說此 Adapter 並不是用於第四代的 TypeCover 在 MicrosoftStore 底下的評論可以看到很多負面評價 其中有多數都是在抱怨 Surface Pro 4 的 TypeCover 無法使用 稍微整理一下下面的回應,主要為: ·Surface Pro 3 的 TypeCover 是可以用的,請放心 ·Surface Pro 4 帶指紋掃描的 TypeCover 無法使用,別試了 ·Surface Pro 4 的 TypeCover 接上 Wireless Adapter 後 有人回報,鍵盤燈會亮,大寫鎖及 Fn 鍵不會亮 但是最重要的問題是,打字完全沒有反應,就算已經成功配對也是一樣 所以如果有 Surface Pro 4 的 TypeCover 的人,同時也想使用無線鍵盤的話 可能要先觀望是否會更新這個產品線,或者乾脆直接買最其他無線鍵盤比較快 不過有了 TypeCover 卻因為想要無線使用又買了一個鍵盤的話,說實話的感覺很多此一舉 希望微軟可以適時的更新這個配件,並擴展他的實用性 說到實用性,商店頁面底下負評還有提到: ·充電必須充超過 24 個小時 ·使用時間大概只有 4-5 小時 我個人覺得呢..... 這個設計具有其價值與意義 但是從他的用電量來看,根本是個悲劇般的產品 還是總結一下,雖然我說初代 Wireless Adapter 是悲劇的產品 但是我深深地覺得,這一代的 Dock 是一個突破性成功的產品 你看國外缺貨,台灣沒貨大概就知道了 當然,也有可能是產值低落(笑) 不管怎樣,如果你還在猶豫是否要買的話 那就不要猶豫了,買了不會讓你後悔 但現階段在台灣可能不好買就是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3.111.4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indowsPhone/M.1453111284.A.1C7.html

01/18 18:04, , 1F
前一篇3p,這篇5xx XD 所以我都是挑有時間才打文章呀~
01/18 18:04, 1F
我都用上班零碎時間打的.... 這次學乖了,在遠端開 Screen 慢慢打 平時回家時間都是女友的,加班工作也是等女友睡了才做事的XD

01/18 18:11, , 2F
什麼時候可以出個外接顯卡裝置阿? 技術像是SB那樣應該
01/18 18:11, 2F

01/18 18:11, , 3F
做得到吧?
01/18 18:11, 3F
感覺只要 Pin 對 Pin 做一條 SurfaceConnect 的延長線 說不定 Surface Pro 4 也可以用上 Surface Book 的鍵盤

01/18 18:13, , 4F
第六代就有Intel奧援的TB3 只是微軟很摳沒用
01/18 18:13, 4F

01/18 18:15, , 5F
以前TB1.2都只有第三方小眾玩家在玩 現在Intel跳出來玩
01/18 18:15, 5F

01/18 18:15, , 6F
又是type-C通用接口 沒用很虧
01/18 18:15, 6F
本來想說本體沒給,Dock 至少也給兩孔 結果緊接著發表 Dock 馬上失望.........

01/18 19:11, , 7F
強烈推薦有去美國的一定要買啊
01/18 19:11, 7F
我在台灣買的~

01/18 19:44, , 8F
前幾周在東京也是有現貨
01/18 19:44, 8F

01/18 19:46, , 9F
01/18 19:46, 9F

01/18 21:27, , 10F
外接顯卡的商用品已經指日可待了 雷蛇的core MSI的產品
01/18 21:27, 10F

01/18 21:27, , 11F
還沒看到 但是已經是確定式 不是三年前的假風聲
01/18 21:27, 11F

01/18 21:28, , 12F
未來ultrabook這種模式應該會很普及
01/18 21:28, 12F
以前有各種土炮模組 標準顯卡 + 350W電源供應器 + 各種轉接線 然後再接上筆電,但是只能輸出到外接螢幕 在這個製作過程你會撐滿成就感 但是做完之後,你會覺得這個土炮根本多此一舉 因為 CPU 根本不夠力.... 以前大學有玩過 不過現在效能過剩的年代應該很適合

01/18 22:49, , 13F
不過目前外接顯卡的價格都很驚人
01/18 22:49, 13F
土炮外接顯卡不貴喔 但是,那幾乎無法移動 接上去大概就跟用桌電沒兩樣 但是各種效能卻不如桌電(那個年代) ※ 編輯: st861014 (140.113.111.46), 01/19/2016 00:10:13
文章代碼(AID): #1MdBVq77 (WindowsPhone)
文章代碼(AID): #1MdBVq77 (Windows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