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糭子 or 粽子?

看板Wikipedia作者時間17年前 (2007/06/20 00:08), 編輯推噓5(503)
留言8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7 (看更多)
※ 引述《alicekey.bbs@ptt.cc (誰不喜歡美女!)》之銘言: : 今天是端午節,就查了一下關於端午的條目"粽" : 中文版第一句是"粽,或寫作異體字糉" : 然後英文版右邊的模板裡面寫 : Simplified: 粽子 or 粽 : Traditional: 糭子 or 糭 : 我活這麼多年第一次看到"糭子"這個寫法,正體中文不是這樣吧 囧 : 可是改了"粽子",正簡體就沒有差別了 : 所以來跟大家確認一下,兩岸的寫法都一樣嗎? : http://en.wikipedia.org/wiki/Zongzi 我自小學就是用那個米部十三畫的"異體字"。 另外還有米七畫和九畫的 兩個字康熙字典都有收錄 米部七畫 http://www.unicode.org/cgi-bin/GetUnihanData.pl?codepoint=7CBD 【廣韻】【集韻】【正韻】角黍也。同(九畫的)。又草名。 【廣東新語】五月朔至五日,以粽心草繫黍,卷以柊葉,以象陰陽包裹,浴女蘭湯, 飲菖蒲雄黃醴,以辟不祥。 米部九畫 http://www.unicode.org/cgi-bin/GetUnihanData.pl?codepoint=7CC8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蘆葉裹米角黍也。 【風土記】以菰裹黏米。 【續齊諧記】屈原五日投汨羅,楚人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 區曲白日見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聞君當見祭,可以楝葉塞筒上,以綵絲 纏之,二物蛟龍所憚也。今人作粽,並戴楝葉五色絲,皆汨羅遺俗。  【集韻】或作粽。 【說文】蘆葉裹米也。 米部十三畫 http://www.unicode.org/cgi-bin/GetUnihanData.pl?codepoint=7CED 康熙字典沒有收錄。 可能是九畫的變體。 又或者是更古老的像形,下面用手托住塊葉,葉內盛米。 你一生都不遇到不等於是事實之全部,請大家多多考證才下結論。 Big5不收錄九畫那個字,害我常常打不到那個"粽"字。亦影響到香港台灣的電腦 文獻、電腦印刷品的用字。 -- ※ 發信站: 香港地(hkday.net) ◆ From: 219.77.8.152

06/20 00:22, , 1F
會提出來問,就是想知道事實的真相。你說是吧!
06/20 00:22, 1F

06/20 04:18, , 2F
第一個字是米部九畫呀,怎麼會是七畫??
06/20 04:18, 2F

06/20 11:56, , 3F
自古以來的異體字就很多。比較近代的像體跟体,台跟臺
06/20 11:56, 3F

06/20 11:58, , 4F
不一定是異寫,也有來源本不同,但後來表達相同意涵。
06/20 11:58, 4F

06/20 12:03, , 5F
所以台灣香港用字不同?
06/20 12:03, 5F

06/20 18:32, , 6F
在港澳地區,像「傻」的那個比較常用,也覺得比較正規
06/20 18:32, 6F

06/20 18:35, , 7F
但是一般人也會寫成粽,因為筆劃比較簡單
06/20 18:35, 7F

06/21 14:38, , 8F
所以才有港澳繁體與台灣正體的分別啊~ :P
06/21 14:38, 8F
文章代碼(AID): #16T_zt00 (Wikiped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T_zt00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