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尊重原作

看板Wikipedia作者 (臺大維基研究社衝衝衝!!!)時間18年前 (2006/06/25 07:33), 編輯推噓4(404)
留言8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7 (看更多)
※ 引述《chenglap.bbs@bbs.hkday.net (無想流流星拳)》之銘言: : ※ 引述《DoD.bbs@ptt.cc (咦~~~)》之銘言: : : 實在很想嗆"人多了不起",又不想失風度...... : : 當地人的中文,完全被忽視了... : : 實在很怒耶 : : 枉費我把一系列的模板、主題,通通都改了,之前還有先跟版友討論過說( ‵□′) : 他的想法, 觸及的是一個問題: 所謂互聯網連接了世界, 是否意味 : 著文化吞食, 文化歸一. 維基是否為了文化吞食而存在的? : 比方說, 印度懂用英文的人, 很可能比起英國還要多, (因為印度 : 的人口, 本來就比英國多很多) 雖然我不了解印式英語, 但也明顯 : 地, 各地的英語有各地的特色. 那是否意味著英國的英文, 就必須 : 跟從印度的用法? : 不是「人多了不起」, 而是那樣做, 等於透過互聯網進行文化清洗 : , 大家的存在都是合理的, 但不會有一方的存在, 因為使用的人數 : 多, 就可以抹殺另一方的存在. 這完全不合理, 這並非「尊重大多 : 數人的使用習慣」, 那是「製造大多數人的使用習慣」. 維基並不 : 僅屬於單一文化圈的, 多個文化圈共用的維基, 自然就需要共存. : 單單用數字就去抹殺別人的文化, 那跟法西斯主義有何分別? : 吞食他人的文化, 就等於消滅別人的認同, 這一種想要消滅別人認 : 同的心是不義的, 面對不義, 應該站出來, 義正辭嚴的反對. 那是 : 不會失去你的風度的, 當然, 你需要更多人的支持. 我反對以"文化霸權"的觀點解釋這問題 因為只會讓問題更加複雜化 讓大家以為這只是巨大"祖國"欺壓弱小"台灣"的另一例子 最後牽扯到民族或地域上的認同 而情緒上的盲目反對 回到正題 各國行政區劃 除了考量到兩岸用法上的差異外 更重要的是命名本身之精確性 因為行政區並非單一層級架構 而是牽扯到該國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架構 以及地方的行政分配 以"省"和"州"為例 歐美地區的"省"通常是"province"的意譯 而該字又源自於羅馬帝國的"行省" 即由元老院或皇帝直轄的地方行政區 每個行省雖然保有表面的自治權(比如以色列有羅馬扶持的希律王政權) 但實質統治者仍是羅馬中央派去的總督 因此 "省"必然是中央直轄下的地方行政區 以此命名聯邦國家的地方行政區 會造成認知上的誤謬 相反的 "州"通常是state的翻譯 而state本身 即有獨立存在的意味 因此各國以state為名的行政區 最少在名義上會有相當大的自主權 甚至有自己的軍事力量(比如美國諸州的國民兵) 所以 用中央集權的"省"翻譯"state"本身 反而一筆抹去其"自主性" 而造成新學者的誤會 身為百科全書的編輯 不應忽視用語的正確問題才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3.151 ※ 編輯: chinese228 來自: 140.112.243.151 (06/25 07:55)

06/25 10:13, , 1F
我想這是「應然面」和「實然面」的問題吧。
06/25 10:13, 1F

06/25 10:52, , 2F
這問題有那麼哲學嗎??
06/25 10:52, 2F

06/25 17:56, , 3F
不哲學啊,維基上面有很大比例對條目的爭議都是這樣來的。
06/25 17:56, 3F

06/25 17:57, , 4F
有些人認為條目應該要遵從「實際上」正在使用的名稱,
06/25 17:57, 4F

06/25 17:58, , 5F
有些人認為要用這個條目理論上、學術上應該用的名稱。
06/25 17:58, 5F

06/25 18:00, , 6F
這是我所謂的應然與實然。你們在爭論的不也就是這個嗎?
06/25 18:00, 6F

06/25 21:28, , 7F
其實不是 目前這兩套系統的關係不大
06/25 21:28, 7F

06/25 21:29, , 8F
關於"普遍"和"精確",只是角度看法不同,而非彼此衝突
06/25 21:29, 8F
文章代碼(AID): #14dSl9JY (Wikiped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dSl9JY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