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貼在言論廣場的大字報

看板WeWantSpace作者 (誠實為上策不在愛情裡 )時間22年前 (2002/05/20 20:5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9 (看更多)
要麻煩栗子寫囉 希望明天可以貼 ------------------------------------------------------------------- 校園空間對學生自治事務選舉 只是個有沒有選票的議題 但我們仍要說 空間使用是我們生活的全部 -而"社團"‧"空間" 只是工作隊的第一步-- 當我們向各社團發出「台大校園使用空間總體檢」問卷,作為工作隊的第一步時, 有不少同學懷疑、質疑,我們到底準備做什麼?怎麼又有人聚集起來,老認為學運 不死,又要搞抗爭嗎?發一份問卷給各社團,可是你們又不是學生自治團體,沒有 民意基礎有代表性嗎?只要各社團填了問卷、表達意見後,是不是所有怨言就能被 代言、發聲,未來就會有實質上的改善? 面對一堆問號和一堆質疑的眼光,讓我們想表白一番,說出為何要組工作隊。 從一句老掉牙的「大學生涯三學分,愛情、社團、學業。」來看,我們只是因為其中 的三分之一出了問題,就這樣大肆嚷嚷,未免太小題大作,但若這三分之一對日後生 涯規劃是舉足輕重的,讓我們能結識知心好友,是大學回憶裡最難忘的,那重視出現 問題的社團學分,又是一種必然的重要。 在這前提下,工作隊的成員來自不同的社團,各社團的屬性雖不同,但都有共同的社 團經營經驗,都遇到社團活動空間不足、管理辦法模稜兩可,一些讓人生氣跳腳的情 形。在一次電子布告欄社版的幹譙完後,有人提出這些怨言、意見、經驗,不該只是 螢幕上的一堆抱怨口水,網路提供了情緒的宣洩出口,可是罵完了對實際情況一樣沒 幫助,學校供社團放映電影的場所依舊不夠,活動中心一樣不能賣書,二活依舊是一 棟高貴豪華的社團倉庫…… 不想讓口水只是口水,所以幾個社團朋友集結討論,決定發起籌組這樣一個工作隊, 希望能重新檢討校園的空間使用,在本有的社團使用經驗上,再加上以問卷調查其他 社團的使用狀況,並蒐集使用規章及管理辦法,作為討論校內空間議題的基準點,先 試著透過自治體制的途徑表達意見,如一個民主政治裡的壓力團體、個人,都能表達 生活還要更好的心聲,所以五月中的學生自治事務選舉,我們想透過遊說、訪問、平 面刊物呈現的方式,試圖影響熱心公共事務的候選人們,請他們對工作隊提出的空間 想法,做實質回應並政策辯論與納入政見,同時也要擴大校園的廣泛討論,形成解決 這些空間缺失的輿論壓力。 只是面對學生自治事務選舉,我們想要以空間議題,造成輿論壓力與政策辯論,這樣 的想法還是太天真。因為成軍倉卒,而短短兩個星期的競選期間更讓我們無法及時表 達什麼,但面對自治事務代表的改選時刻,我們仍不放棄要說出想法。 從回收各個社團的問卷裡,我們看見校園規劃沒有整體性下導致的不便,還有因著教 育經費不足讓校園成了一個大型收費場,當所有的缺失抱怨指向這樣的本質根源時, 我們都明瞭卻還是日復一日的過著,因為一切都是能忍過去的小麻煩,還有更多是來 自只有參與社團的同學才會在第一線遇到這些空間的麻煩。可是真的如此嗎?當我們 從「社團」對台大校園空間的思維出發,試圖在校園內營造討論氣氛時,「綠地改建 公衛大樓案」也恰巧被同學披露,讓遠在徐州路上的法社學院同學,大家都無法再安 安靜靜,因為他們將在校方不顧程序的規劃下,失去一塊綠地的活動空間,換來粉塵 、噪音的施工期間,還有生活在緊鄰十層樓高的陰影下。我們總在遇到的急迫與當下 ,才能珍惜將失去的空間與嚴肅的檢討面對。 然而,從「社團」到「個人」,我們每天都在空間中生活、流動與呼吸,群體的行動 和個人思考,也都必須在這樣的具體的空間內才得以實踐,無論參加社團、生活在系館 、宿舍,不管場域在哪裡,我們都希望在這樣「討論空間使用、想像空間改造」過程中 ,能使處在台大校園的每一份子,對自己所處在的空間,不再「看見卻視而不見」,有 開始思考的意識、提出改善的種種可能。 也許,空間議題對學生自治事務的參選人而言,只是個能不能獲得選票的議題,而「社 團空間使用」,是校園工作隊的一個起點,但空間卻是我們所有人生活的全部,不該再 繼續「看見卻視而不見」。 台大校園工作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8.151
文章代碼(AID): #ywFA800 (WeWantSpac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ywFA800 (WeWant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