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訂正一下德川家康的錯誤

看板WarringState作者 (odaman)時間16年前 (2008/06/19 22:48),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77 (看更多)
※ 引述《vicboy777 (榕)》之銘言: : 標題: [請益] 訂正一下德川家康的錯誤 : 時間: Thu Jun 19 20:44:35 2008 : : 在某個BBS看到下面的文章 : : 感覺有很多錯誤 : : 有沒有厲害的版友可以訂正一下裡面寫錯的地方 我以下所言全部都是個人偏見,事涉個人對歷史解讀以及了解, 跟實際存在的團體以及個人有絕對必須負責的關係。 : -- : : 人質時期: : : 德川家康是身於亂世的英雄 : 父親水野廣忠是一國一城的城主 : 當時被織田家和日本最大勢力的今川家兩大勢力包圍 : 最後選擇向今川家靠攏 : 而幼年的德川家康在六歲就被送往今川家作人質 : 開始長達他十四年的人質生活 : : 德川家康的人質生活在兩大勢力的夾縫中生存 : 先是在織田家隨後又往今川家 : 而父親在他當人質生活中被殺 : 勢力也被今川家併吞 : 對這一部分不太熟, 可能去找小說來看會比較了解。不過那是以後的事情。 : 和武田家的戰爭: : : 德川家康成年後 : 靠著遺老家臣的幫助 : 回到父親的原有的屬城 : 選擇和童年的玩伴織田信長靠攏 : 並開始和「風林火山」的武田信玄父子對抗 這是什麼東西,幕府立志傳嗎? 而且在早期他跟武田家是同盟幹掉今川的啊。 桶狹間之後獲得獨力的能力(1560),兩年之後背離今川家達成清洲同盟。(1562) : 德川家康一生中唯一的敗仗就是遇到武田信玄 : 他將武田信玄奉為他人生中的導師 : 是教導他如何打仗的良師 簡單說起來,這要看對戰爭的定義是什麼, 打仗一直都是大小衝突不斷, 而才能也才因此從經驗中培養出來。 不可能有天才可以生平沒打過敗仗。 大都只是隱諱揚善而已。 有輸過不過大致上說起來在大戰役當中家康像也真的只輸過這一場。 1572年三方原會戰,同年武田信玄病死, : 信玄死後德川家康繼續和其子武田勝賴戰爭 : 長篠之戰德川織田聯軍大勝武田軍 : 導致武田家一敗塗地 : 但織田信長此時卻要求德川家康殺了其妻築山夫人及其子松平信康 : 原因是信康疑似與生母築山串謀欲倒向武田家 : 德川家康的勢力基礎是靠織田信長所建立起來 : 此時情景德川家如同織田家的家臣 : 形勢比人低之下不得已命愛子信康切腹 : 築山夫人是德川家康在人質時期所結婚 : 而信康也視人質時期所生下之子 : 在今川家滅亡後 : 德川家康人質時期的回憶已經全部消逝 築山殿和信康的事情討論很多了, 之前也有強者提出很多史料, 當時兩造用意為何不得而知, 但是德川關於人質時期的看法這裡.... 當初他根本就是被抓到織田家又被當成俘虜丟回今川家的, 寫成這樣根本不符合實際而太矯情了吧。 他形勢比人低的情況根本從來沒有改變過。 把這形容成後來對權勢的渴望和決心還差不多。 : 這件事情對德川家康影響很大 : 自己身為人質零丁漂泊 : 到骨肉夫妻不得不自相殘殺...等悲劇 : 這都是亂世造成 : 因此之後他一生的志願就是終結亂世 : 製造太平之世 : 這件事情當然對一個重視身家的大名影響重大, 不過寫成這樣乾脆說秦始皇也因為身分不正而發願統一中國算了。 信長的野望至少也大大方方的承認啊, 這種說詞真的比原哲夫還扯。 至少影武者裡面也還算有好好衡量過戰國情勢和利害關係。 : : : 和豐臣秀吉的角力: : : 武田家滅亡後 : 德川家勢力也漸漸鞏固 : 天下也漸歸和平 : 但隨即不久發生歷史著名的「本能寺之變」 : 織田信長被明智光秀暗殺 : 德川家康也差點遭遇不測 : 原本被信長稍加整頓的日本又騷動起來 : 豐臣秀吉在一片混亂中嶄露頭角 : 擊敗明智光秀並接收了信長大部分的勢力 : : 擁有穩固勢力的德川家康不久後就和豐臣秀吉產生衝突 : 兩軍在小牧和長久手交戰 : 德川軍在會戰中獲得優勢 : 卻不與秀吉決戰 : 兩軍僵持下不久秀吉退兵 織田家的名字被完全忽略.... 想證明家康是個政治家這一段也好好寫嘛。 然後以下那種對局勢和人物個性嚴重誤導的東西我就不想說了。 德川狸就是喜歡龜, 事實上那也是當是大部分大名的作風。 至少可保家業不失, 也因此少數侵略性強烈的大名也因而得以快速擴張勢力。 也跟本身的身分大有關係。 家康從小就因為自己身分特殊, 今川織田兩方也因為他身具三河一代的繼承權利而使他四處為質, 好不容易才重新在三河獨立創業。 相較於織田豐臣這樣一帆風順的人, 對於自己家業的態度本來就會比較保守。 : 德川家康認為 : 豐臣秀吉取代織田信長後 : 已經擁有天下共主的氣勢 : 這時候和秀吉爭鋒相對 : 輸了就什麼都沒有 : 贏了自己也只是變成另一個明智光秀 : 想想明智光秀的下場 : 到時候天下戰火群起 : 又是亂世的開端 : : 豐臣秀吉也明瞭德川家康的意思 : 不久德川家康向豐臣家請和 : 豐臣秀吉將妹妹嫁給德川家康 : 在雙方多次明爭暗鬥後 : 家康終於到豐臣秀吉的主城--大阪城 : 表示臣屬的意思 : : : : 成為征夷大將軍: : : 豐臣秀吉在統一西日本後不久 : 開始爭討朝鮮 : 擁有調動天下諸侯兵馬的秀吉 : 並不徵調德川家康 : 命其作後援守備的工作 : 並移封德川家康的領地到荒涼的關八州 : : 德川家康在其他諸侯消耗兵力的期間 : 致力開墾關八州 : 將江戶(就是現在的東京)打造成不輸給大阪的城市 這之前也討論不少.... 家康在江戶展現卓越才能應該無庸置疑。 只不過這位作者很喜歡忽略很多戰國大名之間的矛盾折衝。 轉封關東本身就是消耗德川實力的作法, 而征討朝鮮更是把鬥爭力量向外轉移。 實際說起來,無法開創幕府的豐臣反而幫有這個機會的德川鋪了一條康莊大道。 關白在權力劃分上太過薄弱, 不如武家領袖的幕府來的名正言順。 強力領導人過世後, 關白這個位置很難遏阻有異心的大名藉機造反。 : 豐臣秀吉征朝失敗 : 不久後死亡 : 其六歲的兒子豐臣秀賴繼位 : 這時候德川家康的實力已是全日本屬一屬二的諸侯 : 以致和以石田三成為首的豐臣勢力產生摩擦 : : 終於在秀吉死後一年 : 發生了著名的關原之戰 : 這是以德川家康為首的東日本軍團 : 對上以石田三成擁護豐臣秀賴為首的西日本軍團之間的大戰 : 最後德川軍取得勝利 : 不久後又受天皇冊封為征夷大將軍 : 也是德川幕府時代的開始 把中間的折衝簡化太多, 把身為豐臣家臣屬的德川藉機造反的一整個過程完全忽略。 戰國本身的特色就在於他並不只是簡單的武力征伐。 而是必須在克盡道義和達成野望的概念下做權衡。 是一個把忠義之道極端強化的一個時代。 所以很多事情上的政治考量,遠比其他亂世來的有魅力。 其實本身敘述上找不到什麼錯誤的地方, 但是整篇看下來卻把武家思想完全忽略。 也從這樣不斷的用錯誤的眼光去導論, 才會得出德川其實是個好人這種結論。 : 亂世的終結: : : 戰後德川家康並沒有為難豐臣秀賴 : 並遵照秀吉的遺言讓自己孫女與秀賴成親 : 不久之後家康退位將大將軍傳給自己兒子秀忠 : 但自己仍掌有決定大權 : : 此時德川家已是全日本的共主 : 關原戰後日本也維持一段和平的時間 : 但許多受過秀吉恩惠的諸侯及厭倦和平之世的浪人 : 仍然擁戴豐臣秀賴意欲與德川對抗 : 德川家下令秀賴離開大阪城接受移封 : 在秀賴母親主導下卻遲遲不肯離去 : 多種因素下終於導致了大阪之戰 : : 大阪之戰是豐臣家舊臣與浪人對抗德川將軍家與天下軍隊 : 分為冬之陣夏之陣兩次主要戰役 : 夏之陣是德川家康一生最後一戰 : 可惜卻打得十分不如意 : 家康本陣被真田幸村突擊 : 好幾次家康身邊只有一名守衛防護 : 最後德川家終在兵力懸殊以及大阪失去外城防護下獲得勝利 : : 戰後家康本欲饒豐臣秀賴母子不死 : 家康孫女(也就是秀賴的妻子)也替秀賴求情 : 但大將軍秀忠態度堅決 : 最後秀賴母子自殺身亡 : 秀賴的兒子(也是豐臣家唯一的後代)也被逮捕處死 : 家康知悉此事之後非常悲傷 : 他認為自己是亂世的犧牲者 : 沒想到自己也讓秀賴母子因亂世而犧牲 能夠用這麼美好的眼光看事情我還能說些甚麼呢? 真是好傻好天真。 身為開戰誘因的淀君是絕對非死不可。 戰國大名注重身分的情況下, 也沒理由放著豐臣家不管。 : 死前仍不忘太平之世: : : 戰後家康之子忠輝和野心家伊達政宗走得很近 : 其妻正是伊達政宗的長女 : 伊達政宗苦於非生於亂世無法一展其才 : 想靠忠輝和西班牙國王的幫助完成自己野心 : : 忠輝向家康要求乘著大帆船周遊世界 : 向各國宣揚日本國威 : 家康舉出秀吉征朝鮮失敗例子 : 認為宣揚國威只是帶來更多的紛擾及亂世 : : 家康此時已經七十多歲 : 仍然憂心自己踏入棺材後亂世又會再起 : 於是狠心將其子忠輝囚禁不與外人接觸 : 以此斷絕伊達政宗野心 : : 西元1616年 : 家康病危 : 忠輝要求見家康最後一面 : 其母也代為求情 : 家康仍不允許 : 最後家康派人將織田信長身前的「野風名笛」送給忠輝 : 要忠輝知道 : 就算向信常那麼勇猛武敢的人 : 也有寧靜吹奏笛子的時候 : 意即要忠輝瞭解自己的苦心 : 為寧靜的亂世盡一份心力 : : 家康死後兩百年 : 日本再無大戰 : 他所衷心期盼的太平之世終於到來 : : : : -- : : 上面是我看漫畫和參考維基百科所寫出來的東西 : 我想因為是漫畫 : 所以很多東西和我所描繪的形象 : 可能過於浪漫及不真實 : : 但這個所描繪出來的德川家康 : 是讓我非常敬重的一位人物 : 很多人對德川家康的印象是很會「龜」 : : 就是活得最久 : 然後身邊的敵人:武田信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石田三成...都死了 : 他才有出頭的機會 : 但我覺得這一切都是他在忍耐 : : 在信長要求殺了築山和信康之時 : 他大可拒絕信長 : 因為他知道不僅武田家滅不了 : 織田信長建立的天下布武的和平反而會被自己破壞 : : 在和秀吉對抗時 : 明明戰況有利於自己 : 但他選擇求和退縮 : 因為就算自己贏了秀吉 : 他也還不夠成為天下人 : 天下又會陷入織田信長死時的亂世 : : 在大阪之戰時 : 面對秀賴隱藏的強大威脅 : 他大可以果斷的把豐臣家的根拔起 : 但他一再給秀賴母子機會 : 只是希望關原之戰後天下能太平(雖然最後還是打起來了...) : : 戰後面對伊達政宗的野心 : 他可以傾將軍之力剷除政宗 : 但他選擇囚禁自己兒子 : 而讓獨眼龍懺悔 : 只是希望自己退一步獲得百年太平 : : 我最佩服的還是那一段 : 忠輝說要宣揚日本國威 : 但家康拒絕 : 因為他知道這只是把亂世帶到國外 : 而且重蹈豐臣秀吉的覆轍 : : 儘管此舉造成日本鎖國 : 但他也預見了殖民帝國所帶來的破壞與戰亂 : 延續到近代的兩次世界大戰 : : 或許我對德川家康的幻想與描述太過理想化 : 但我寧願相信有這麼理想化的政治家 : 存在過去與現今 : 為太平之世而不斷奮鬥 : 明明維基上寫家康就還算詳實, 到底是怎樣可以導出這樣一個理想人格出來。 從今看古,很難去理解那個時代的人所看不見的盲點。 問題是繼承那些開創者思想的現代, 更不應該用這種理由來神話歷史。 不公正的論調會影響別人對這段歷史的誤解, 而這種領人進門的文章,更是會造成刻板印象。 進而使整段歷史失去意義。 我是認為可以以手段去探討, 但在思想上,還是應該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吧。 最後再重複一次 以上文章都是我個人的偏見以及判斷, 跟任何人物以及團體有絕對必須負責的關係。 我可以寫文章,但我不要當記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221.245

06/19 22:56, , 1F
邊打邊找資料搞好久,結果才發現什麼也沒說||||
06/19 22:56, 1F

06/19 23:05, , 2F
而且淀君和秀賴不是自殺嗎
06/19 23:05, 2F

06/20 00:08, , 3F
發卡給老烏龜我有看到....
06/20 00:08, 3F
文章代碼(AID): #18Md6rU3 (WarringStat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Md6rU3 (Warring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