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問題] 1918年德皇攻勢~~
共 9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panoply0921 (panoply)時間17年前 (2007/02/16 15:59), 編輯資訊
2
0
0
內容預覽:
最近再重看一戰的戰史,看完後有一些疑問... 就是為何魯登道夫當時發動第一次攻勢時要選擇英軍?. 如果選擇法軍,是否突破後取得的戰果會更為巨大?. 或是突破後一樣無力實施擴張,無法取得戰略性的成果.. 不知各位有何看法~~:).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推噓15(15推 0噓 2→)留言17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ThomasJP (筆劍春秋梁父吟)時間17年前 (2007/02/16 16:12), 編輯資訊
1
0
0
內容預覽:
我的意見是. 找義大利軍比較有效啦!!!. 德軍一個連長在第十二次伊松左河會戰都可以俘虜意軍9000多人. 義大利掛了法國就後門大開.... 可是魯登道夫卻一直打壓在西南線進行戰略攻勢的提案. 所以結論就是他自找的. --. 臥龍崗上梁父吟~. 夜觀春秋筆劍鳴.... --. 發信站: 批踢踢實

推噓3(3推 0噓 0→)留言3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iamhm時間17年前 (2007/02/17 00:20), 編輯資訊
1
0
0
內容預覽:
可以順便另開話題嗎 ._./. 前陣子看了魯登道夫和邱吉爾對1918/3月這場進攻的描述. 不過翻譯的書年代久遠 用語似乎和現在有點不同 囧. 我個人的解讀 魯登道夫認為這種戰術(突擊群戰術 ?)是成功的 "如果有更多. 人力&火力的話 ... ". 邱吉爾則是說德軍成功的滲透我方防線 但是被我們守

推噓11(11推 0噓 5→)留言16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MRZ (臺大歷史系教授......Orz)時間17年前 (2007/02/17 01:52), 編輯資訊
0
1
1
內容預覽:
他不是要選擇英軍,他是選擇突破點,而這些突破點主要是英法聯軍之間的. 間隙之處,所以自然這個地段有一部份是英軍駐守的,而英國佬最愛寫戰史,. 所以....... (英國佬並不是最愛吹捧自己,他們只是會把自己參與的部份寫的比任何人. 還詳盡,這使得其他人在紀錄上就看起來沒啥重要性了.這叫做字海戰略.)
(還有402個字)

推噓5(5推 0噓 8→)留言13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heinkel (新的operation)時間17年前 (2007/02/17 08:25),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魯登道夫對. 即使德軍突破是成功的,但傷亡仍舊不小,且步兵一路往前衝殺之後,. 也會疲憊. 要讓突破的老鼠洞變成防線上的無底坑,你需要快速不停的投入新兵力去接力攻擊. 德國沒有那麼多人,就是有了,也沒那麼多運輸車輛. 慢下來呢?敵人可以用火車調兵補防,那就沒用了. --. 幕僚有四種. 第一種是聰明
(還有9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