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心得] 為何古代的火槍,子彈不能太合口
共 9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推噓1(1推 0噓 1→)留言2則,0人參與, 5月前最新作者jimmy5680 (還想飛的企鵝)時間5月前 (2023/12/13 08:28), 編輯資訊
0
0
2
內容預覽:
請不要胡說八道. 光是你自己以前引用我提到的長戰最大戰役1596年邁澤凱賴斯泰什會戰. 所謂天主教陣營的軍陣如山如林,難以撼動. 就是指天主教聯軍的pike and shot陣勢(&配合的騎兵). 我以前在板上的相關討論也有引述過資料. 誠然伴隨著該時期的火器發展,長矛已經漸趨步兵的少數而非過往的主
(還有802個字)

推噓4(4推 0噓 2→)留言6則,0人參與, 5月前最新作者Oswyn (Oswyn)時間5月前 (2023/12/15 19:15), 5月前編輯資訊
0
1
0
內容預覽:
就個人過去對舊式火槍製造演進的簡單研究心得. 為求簡潔主要聚焦在槍管上,擊發方式等的差異就略過了. 火砲砲管最初是鑄造,後來導入先鑄後鑽孔,而槍管的研發路徑則跟砲管有所差異. 十五世紀西方火槍的槍管製造最初是用桶箍法,當時技術無法加工鑽小口徑的長槍管. 手工製造槍管持續了約三個世紀,其間冶金、加工技
(還有1278個字)

推噓0(0推 0噓 18→)留言18則,0人參與, 5月前最新作者jimmy5680 (還想飛的企鵝)時間5月前 (2023/12/16 03:55), 5月前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你弄錯了,紙片是火藥和子彈都已經裝填之後才放的. 主要用意應是為了避免子彈順著槍管向槍口滾動. 美國有使用散彈的傳統,有時候會塞多個小子彈. 其實東亞也是,發射鐵砂之類的並不少見. 這種戰法當然就不會管密合、也不會太在意射程. 我覺得一個有趣的點,在於近年來歐洲古戰場有些考古研究. 有整理挖出來的1
(還有805個字)

推噓3(3推 0噓 0→)留言3則,0人參與, 5月前最新作者carsen (carsen)時間5月前 (2023/12/17 16:03), 5月前編輯資訊
0
11
0
內容預覽:
一些現代的火繩槍重演模擬影片供參考 :). Jamestown-Yorktown Foundation(JYF Museums)的展示影片,重演了1610年代. 北美殖民地詹姆斯敦的火繩槍~. https://i.imgur.com/U7nBu50.jpg. https://youtu.be/r9N
(還有1125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