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戰機裝上不同口徑的機槍要如何瞄準?

看板Warfare作者 (Oswyn)時間4年前 (2019/11/19 11:40), 4年前編輯推噓24(24039)
留言63則, 12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volup (科抖科)》之銘言: : 二戰時期的戰機,軸心國常常裝備不同口徑的機砲以追求破壞力 : 但是不同口徑就代表彈道特性不同,那這樣要如何瞄準跟前置量? : 尤其是零戰那被戲稱小便砲的20mm機砲,到底要如何跟7.7mm機槍一起使用? : 是歸零射擊的時候就把彈道交匯處設定在一固定距離嗎? : 那這樣是不是不同的飛行員會去設定不同的交匯距離呢? 零式艦上戦闘機の空中射撃術 メインページ http://home.f04.itscom.net/nyankiti/A6M2-top1-page1.htm http://home.f04.itscom.net/nyankiti/A6M2%20GUNNERY%20APPROACHES%200312.jpg
零式艦上戦闘機B-29、P-47攻撃時の距離めやす 由負責迎擊以中國為基地攻擊日本本土的美國 58th Air Division 的日本第352海軍航 空隊、通稱「草薙部隊」所作成的圖表。 http://home.f04.itscom.net/nyankiti/A6M2%20GUNNERY%20APPROACHES%200401.jpg
零式艦上戦闘機固定機銃種別弾道特性表(弾体沈降量) http://home.f04.itscom.net/nyankiti/A6M2%20GUNNERY%20APPROACHES%200501.jpg
零式艦上戦闘機固定機銃種別弾道特性表(弾体飛翔時間) 7.7mm 與 20mm 的彈道大致交會在 200m,最佳射擊距離也是在 100~200m 左右。越遠 變數就越多,不單單 20mm 是小便彈、7.7 mm 與 13mm 只是沒這麼嚴重也是需要以各 種參數來進行人肉計算修正前置量。 所以如同參考網站中所述,機組員不但需熟悉射擊理論和射擊武器的特性,連敵我雙方 飛行器的規格及性能都需了解才能擊落敵機。 網站中所舉的例子 20mm 要擊中距離 1000m 的 B-29 光子彈的飛行時間就要 1.7sec, B-29 的巡航速度約 360km/h、在 1.7sec 的時間飛行距離為 170m、且 20mm 子彈下沈 的高度有 12m。總合考量起來要在這種距離準確命中可以說是神技也不為過。 記得很久之前應該是坂井三郎相關的記錄片(好像是NGC),有提到 20mm 因為彈道與 攜彈數少(各60發)的關係,老手會在至近距離使用以提高命中率。不然試射完也沒殘 彈就糗了。 總之在還沒有雷達瞄準鏡輔助的時代,唯有靠人眼+人腦進行觀測與計算。能成為 ACE 的數學應都不錯(誤 -- 人間五十年、化天のうちを比ぶれば、夢幻の如くなり ^,,,^ 一度生を享け、滅せぬもののあるべきか (ω)\m/ NOBUMETAL DEATH!!('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29.3.11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74134818.A.409.html

11/19 11:47, 4年前 , 1F
邊打邊修正果然只有在無限彈藥的環境能做到
11/19 11:47, 1F

11/19 11:59, 4年前 , 2F
就算現在在部訓隊飛的時候也都會算這些 扣槍時機、距
11/19 11:59, 2F

11/19 11:59, 4年前 , 3F
離那些拉哩拉雜的。人體反應時間+子彈初速+光網前置還
11/19 11:59, 3F

11/19 11:59, 4年前 , 4F
要算我跟他的轉彎速率(假如他做防禦動作) 光點跟機
11/19 11:59, 4F

11/19 11:59, 4年前 , 5F
身比例換算距離也是參考,雖然已經有火控雷達了,可是
11/19 11:59, 5F

11/19 11:59, 4年前 , 6F
這些還是基本功 搞不清楚教官連飛機都不給碰呢
11/19 11:59, 6F

11/19 12:11, 4年前 , 7F
與其說數學好 應該說彈道直接在他們腦袋浮現出來了吧
11/19 12:11, 7F

11/19 12:12, 4年前 , 8F
有些空間感的遊戲有的人就是玩得很好
11/19 12:12, 8F

11/19 12:17, 4年前 , 9F
難怪空軍素質要求最高。我連平面海戰遊戲都打不好了,
11/19 12:17, 9F

11/19 12:17, 4年前 , 10F
立體空戰肯定去送頭
11/19 12:17, 10F

11/19 12:23, 4年前 , 11F
實戰應該沒時間算,比較是直覺吧
11/19 12:23, 11F

11/19 12:28, 4年前 , 12F
地面瞭解到成為本能空中再去打,學理跟操作都要有提升
11/19 12:28, 12F

11/19 12:28, 4年前 , 13F
,空中的領悟也不是突然迸出來的
11/19 12:28, 13F

11/19 13:03, 4年前 , 14F
算到爛熟的時候也是一種直覺 這才是長官希望你辦到的
11/19 13:03, 14F

11/19 13:16, 4年前 , 15F
除此外還有敵機的動量(彈頭到達時目標跑哪)自機的動量
11/19 13:16, 15F

11/19 13:16, 4年前 , 16F
等問題 因此高明的飛官都教菜鳥要貼上去射(儘管他們自
11/19 13:16, 16F

11/19 13:16, 4年前 , 17F
己也曾經在幾百公尺作偏差射擊 如哈特曼)
11/19 13:16, 17F
紮實的訓練就是把學理化成血肉刻入腦海中吧 把複雜的計算變成直覺就代表訓練有成這樣XD "Can You Become a Pilot?" IJA WWII Training Vide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ho0KqKdJdE
來跑步、跳馬、騎腳踏車、單腳站立、玩大鐵圈跟 360度單槓吧XD Hitting a Moving Target for World War 2 Bomber Gunners (1944 - Restore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WYqu1Il9Ps
山姆大叔在二戰做的教學影片有趣多了 ※ 編輯: Oswyn (220.129.3.117 臺灣), 11/19/2019 13:44:28

11/19 13:51, 4年前 , 18F
看到坂井回憶錄裡說他們戰鬥機飛行員不少都可以用筷子空
11/19 13:51, 18F

11/19 13:51, 4年前 , 19F
中夾蒼蠅 讓我相信世界上是有新人類的
11/19 13:51, 19F

11/19 14:25, 4年前 , 20F
末期濫竽充數的學員兵飛行員
11/19 14:25, 20F

11/19 16:48, 4年前 , 21F
二戰初期那批日本飛行員算是國內的超級菁英
11/19 16:48, 21F

11/19 16:54, 4年前 , 22F
美國後期有陀螺儀瞄具 直接開掛
11/19 16:54, 22F

11/19 16:57, 4年前 , 23F

11/19 16:59, 4年前 , 24F
要使用心眼。
11/19 16:59, 24F

11/19 17:07, 4年前 , 25F
根據影片介紹 用了陀螺儀瞄具 射程直接X2
11/19 17:07, 25F

11/19 17:12, 4年前 , 26F

11/19 17:12, 4年前 , 27F
如何使用K-14瞄具
11/19 17:12, 27F

11/19 18:20, 4年前 , 28F
那個年頭的米妖射控超作弊的 陀螺儀射控連擅長精密儀器
11/19 18:20, 28F

11/19 18:20, 4年前 , 29F
的德仔都只有262跟152有安裝 美國卻是人手一台 後來韓
11/19 18:20, 29F

11/19 18:20, 4年前 , 30F
戰甚至標配雷達測距射控 再度拉大差距
11/19 18:20, 30F

11/19 19:06, 4年前 , 31F
不過好像是英國人先搞得拉
11/19 19:06, 31F

11/19 19:45, 4年前 , 32F
實戰當然也是經過計算阿 大腦運算能力很強的~
11/19 19:45, 32F

11/19 22:54, 4年前 , 33F
推文不知為何消失了,我要說的是當初被淘汰跳的阪井同期
11/19 22:54, 33F

11/19 22:54, 4年前 , 34F
應該都比大戰末期濫竽充數的強吧
11/19 22:54, 34F

11/19 23:41, 4年前 , 35F
有啊,阪井自己後來也說,覺得初期篩選太嚴苛了,很
11/19 23:41, 35F

11/19 23:42, 4年前 , 36F
多即使不是頂尖也算是優秀的人力儲備被浪費掉了,第
11/19 23:42, 36F

11/19 23:43, 4年前 , 37F
一線飛行員都是菁英中的菁英,但之下就有巨大落差,
11/19 23:43, 37F

11/19 23:43, 4年前 , 38F
然後碰到巨大戰損時,戰爭短促的幾年內已來不及補上
11/19 23:43, 38F

11/20 07:07, 4年前 , 39F
訓練時數不夠 才是最大的問題
11/20 07:07, 39F

11/20 07:07, 4年前 , 40F
英美時數反超德國後 德空的表現說明一切
11/20 07:07, 40F

11/20 07:19, 4年前 , 41F
有人能找到日本的嗎XD
11/20 07:19, 41F

11/20 07:20, 4年前 , 42F
一群蔡B八 9成直接當火雞
11/20 07:20, 42F

11/20 12:13, 4年前 , 43F
不過1000m舉例應還是誇張了,網頁敘述射擊距離其實是400?
11/20 12:13, 43F

11/20 12:15, 4年前 , 44F
畢竟日本機砲多置於機翼,交會點200m到1km時已遠離中軸
11/20 12:15, 44F

11/20 12:15, 4年前 , 45F
且要拉那個前置量,目標大概早被機頭遮住無法目視追蹤
11/20 12:15, 45F

11/20 13:17, 4年前 , 46F
樓上提到一個前置量機頭會遮住的情況,我有個小心得可
11/20 13:17, 46F

11/20 13:17, 4年前 , 47F
以分享:當在打的時候我們取出前置,會因為速度(移動
11/20 13:17, 47F

11/20 13:17, 4年前 , 48F
率)跟攻防者的G力還有自己取LEAD的時間不同而有不同
11/20 13:17, 48F

11/20 13:17, 4年前 , 49F
的量(詳細大家還有興趣還可以再個別探討),當然二戰
11/20 13:17, 49F

11/20 13:17, 4年前 , 50F
飛機帶的G力跟現在比一定小許多,Lead的角度沒那麼大。
11/20 13:17, 50F

11/20 13:17, 4年前 , 51F
但不管怎麼帶「機頭遮住敵機」的情況一定會有,這時候
11/20 13:17, 51F

11/20 13:17, 4年前 , 52F
我們會用一種動作叫做「slight o.o.p」壓點坡度抵反舵
11/20 13:17, 52F

11/20 13:17, 4年前 , 53F
,此時敵機會沿我隔匡,一樣摳槍時機到SnapShot。但這
11/20 13:17, 53F

11/20 13:17, 4年前 , 54F
時候我打他一樣是不同平面去打,讓彈幕面積最大,只是
11/20 13:17, 54F

11/20 13:17, 4年前 , 55F
會略回坡度看著他。
11/20 13:17, 55F

11/20 13:22, 4年前 , 56F
1000m的舉例確實比較誇張了,即便現在,拿比較舊一些
11/20 13:22, 56F

11/20 13:22, 4年前 , 57F
的F5來比喻,機砲初速3250呎,我們都是在1500呎左右開
11/20 13:22, 57F

11/20 13:22, 4年前 , 58F
槍。總之機砲射擊這件事還挺有趣的,從能量、前置、觀
11/20 13:22, 58F

11/20 13:22, 4年前 , 59F
念到操作每一個面向都可以討論跟分享。而且現在講的幾
11/20 13:22, 59F

11/20 13:22, 4年前 , 60F
乎是戰鬥機攻防時的「非追蹤解答(LEAD)」,「追蹤解
11/20 13:22, 60F

11/20 13:22, 4年前 , 61F
答(PURE)」又是一番學問,通常拿來打慢速機或低移動率
11/20 13:22, 61F

11/20 13:22, 4年前 , 62F
TGT。
11/20 13:22, 62F

11/23 18:02, 4年前 , 63F
推樓上
11/23 18:02, 63F
文章代碼(AID): #1TqsGYG9 (Warfare)
文章代碼(AID): #1TqsGYG9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