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澶淵之盟遼宋兩國的戰力

看板Warfare作者 (If Penguins May Fly)時間4年前 (2019/07/24 02:53), 4年前編輯推噓17(17043)
留言60則, 19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overno (狗不理)》之銘言: : 個人對明史不熟,但從大凌河之役看到松錦之戰,感覺明朝領導人腦袋有洞 : 明朝對於關寧一線被包圍的據點在派兵解圍時的問題很大,一再將兵力少量逐次投入 : 導致解圍軍必需面對比自己兵力還多的後金軍 : 以大凌河之役來說,解圍軍最多的一次是張春率領的4萬援軍 : 但皇太極帶去大凌河的滿蒙八旗兵力都比他多,戰場經營更久,而且瀋陽還有兵力後援 : 難道 張春以為自己麾下的4萬明軍會比 滿萬不可敵的辮子軍強? : 明軍野戰3打1都未必能戰勝 辮子軍,張春又不是帶領4萬台械軍,而且人數還輸!! 大凌河之役發生時,後金滿蒙八旗三百多個牛祿,即使以每個牛祿七十人來算, 滿蒙八旗總動員兵力也不到兩萬五千人...... 好吧後金當時還有外藩蒙古和朝鮮,不過兩者合計也就沒幾千人,而且戰力存疑,實際上 長山之戰也沒他們出場的餘地。 按後金的說法,長山之戰時後金方面投入兵力約兩萬人;明軍四萬也是後金說的,實際上 有沒有那麼多人,我是覺得有灌水嫌疑。 無論如何,明朝對後金的兵力估計幾乎從來沒有正確過,所以如果你是看到一些傳統上拿 明朝方面戰報來判斷後金兵力的資料,那基本上沒有參考價值。 : 今天松錦之戰也是,即便是明朝明星隊,也未必能在野戰中1:1與辮子軍打成平手 : 但皇帝與洪總督卻很有自信能靠5~6萬的關寧軍打敗辮子軍解圍 : 這與 甲午戰爭,後世評論是 李鴻章靠1省總督之力與日本傾全國之力對抗有何不同? : 我們的民族救星蔣公在8年抗戰就演示了,1對1打不贏,3個中國兵擋1個日本兵總行吧! : 但古人好像沒蔣公開示就想不明白? 東西石門之戰時,明軍「誓師七鎮、錦圍三月未解」,兵力約在六、七萬左右; 後金此時前線有半數八旗兵力,按牛祿與披甲人數下去算,估計約為一萬三千人。 (這數字可能有低估但也頂多一萬五、六千人吧;三順王此時不算八旗) 所以不要說什麼一對一,明軍是多打一才能打到自稱勝利、實際上是平手或無決定性,並 且仍是無法幫錦州解圍。考慮到後金前線兵力有一部分在圍城,東西石門之戰還不只是五 打一,恐怕是八打一或十打一。 到更後面後金六月到八月份陸續把所有兵力都壓上去,大概前線有三萬人以上、蠻大機會 還是不多於四萬人;洪承疇的兵力雖然據說有十三萬,但是怎麼算都很難得到這個數字, 粗估八萬到十萬人比較合理。 結果咧?先不管後面被攔腰切斷退路,明軍打了一個月的正面消耗戰,還是打不贏啊,而 且皇太極親自率領的部隊還沒到(粗估八千人)。這代表明軍用八萬人打後金兩萬人,打了 超過一個月還解不了圍。 : 當然也許是 明思宗腦袋有洞,沒有基層經驗,也沒軍事經驗與威望 : 除了對前線實情判斷有誤,還常派其他文官對 孫承宗與洪督軍的戰略多加阻撓 : 怕他們有了軍功,會像袁崇煥一樣跋扈(袁督軍也只是比較敢講實話而已) 一句話,明朝沒錢了。加一句話,後勤不濟。 本來明軍在最前線就難以維持五萬兵力,所以洪承疇在東西石門之戰前才會一直把主力的 兵團拉回寧遠就食;後來增兵前線後,按逃回來的總兵王樸的說法,會戰後期也是有大半 官兵在松山、杏山之間協助運糧,根本沒辦法長時間全力出擊。 另外,松錦之戰的時候關內局勢已經相當惡化,糧餉難以為繼,朝廷當然要催戰,要不然 華北華中都已經快爆炸了。 : 另一方面,心高氣傲的冥思宗也可能真不將皇太極放在眼裡,以為他們只是癬疥之患 : 要先安內再壤外,但對我這未來人來說,真的太低估後金的戰鬥力與皇太極的能力了 : 另外一提,這些打敗仗的明朝精銳怎麼辦? : 忠誠的被後金砍頭,投降的變漢八旗回過頭打明朝,潰逃的怕被軍法吊死就去當流寇 : 最後這些潰逃的前明軍隨闖王攻入北京城 : 如果當時的皇帝是像曹操或明太祖這種有腦袋的 : 肯定不會犯這種將兵力逐次投入的低能錯誤 : 甚至知道該怎麼練兵,讓明兵至少能與後金相抗衡 : 即便明兵戰力還不及後金,也會用各種計謀,讓明兵能10個打1個 事實是已經十打一了啊,結果慘敗啊...... -- 民主本質上只是一種手段,一種保障國內安定和個人自由的實用手段。它本身絕不是一貫 正確和可靠無疑的。我們絕不能忘記,在一個專制統治下往往比在某些民主制度下有更多 的文化和精神的自由——至少可能想見,在一個非常整齊劃一的政府和一個教條主義的多 數民主的政府統治下,民主制度也許和最壞的獨裁制度同樣暴虐。 ~ 《通往奴役之路》,F.A.Haye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3.69.185.157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63908024.A.DE4.html ※ 編輯: jimmy5680 (73.69.185.157 美國), 07/24/2019 03:29:12

07/24 07:05, 4年前 , 1F
明末真的超絕望的 orz
07/24 07:05, 1F

07/24 08:01, 4年前 , 2F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能敵
07/24 08:01, 2F

07/24 08:53, 4年前 , 3F
戰爭就是錢錢錢
07/24 08:53, 3F

07/24 08:54, 4年前 , 4F
清王朝自己宣稱,薩爾滸之役太祖是以八百人大破明軍四十萬呢!
07/24 08:54, 4F
請問出處?滿州實錄自稱只陣亡兩百人我是知道,八百人我就不清楚了。

07/24 12:08, 4年前 , 5F
天命值太低了WWWWW
07/24 12:08, 5F

07/24 12:11, 4年前 , 6F
十打一還慘輸 後金軍都是超人嗎...
07/24 12:11, 6F

07/24 12:50, 4年前 , 7F
細節不明,可能輸在內線調度能力
07/24 12:50, 7F

07/24 12:51, 4年前 , 8F
明軍遠征部隊來源複雜,各總兵臨時湊起來
07/24 12:51, 8F

07/24 12:52, 4年前 , 9F
數量幾倍未必能同時多方包夾接戰
07/24 12:52, 9F

07/24 12:53, 4年前 , 10F
07/24 12:53, 10F

07/24 12:54, 4年前 , 11F
1核有難,9核圍觀
07/24 12:54, 11F

07/24 12:58, 4年前 , 12F
樓上是說10核心CPU??
07/24 12:58, 12F

07/24 13:09, 4年前 , 13F
冷兵器為主時代,前線陣型要接觸才有效兵力
07/24 13:09, 13F

07/24 14:29, 4年前 , 14F
想到樓上的說法就想到碧蹄館之戰的情形
07/24 14:29, 14F

07/24 14:56, 4年前 , 15F
軍隊能不能打也是問題.......人多有時只是看起來好看
07/24 14:56, 15F

07/24 15:06, 4年前 , 16F
當年以一敵十屌虐大明 後世以百敵一被洋虐爆...
07/24 15:06, 16F

07/24 15:18, 4年前 , 17F
照j大說法恐怕十萬大軍是分散在整條線上維持補給了,前線
07/24 15:18, 17F

07/24 15:18, 4年前 , 18F
人數應該沒到一比十這麼極端?
07/24 15:18, 18F
明軍到八月下旬已經後勤無力,所以分兵到後面運糧,在那之前是有全力攻擊過,更早前 的東西石門之戰也是六七萬大軍列陣會戰。我說一比十可能有點誇大,但是明軍兵力優勢 是真的很顯著,但也沒辦法造成什麼戰果。

07/24 15:53, 4年前 , 19F
一個戰場同時間能塞的兵力是有限的
07/24 15:53, 19F

07/24 15:55, 4年前 , 20F
兵力多如果分批上 實質還是一比一 沒有優勢
07/24 15:55, 20F

07/24 16:00, 4年前 , 21F
薩爾滸之戰就是各批明軍被機動性超強的金軍各個擊破
07/24 16:00, 21F

07/24 16:20, 4年前 , 22F
連同樣擅長騎射的韃靼和準噶爾都打輸女真了 更別提
07/24 16:20, 22F

07/24 16:20, 4年前 , 23F
先天不擅野戰的大明
07/24 16:20, 23F

07/24 16:37, 4年前 , 24F
估計明軍當時的表現就像單版的電腦AI吧...被金兵玩家虐
07/24 16:37, 24F

07/24 16:41, 4年前 , 25F
分批上 前面的被虐殺完後排的早就總繃了
07/24 16:41, 25F

07/24 17:03, 4年前 , 26F
只要各總兵各自為戰,就算同戰場
07/24 17:03, 26F

07/24 17:04, 4年前 , 27F
也可能被精銳與內線調度輪流痛扁
07/24 17:04, 27F

07/24 17:05, 4年前 , 28F
何況明軍配大量無力的三眼銃單眼銃...
07/24 17:05, 28F

07/24 17:06, 4年前 , 29F
遇到有批甲的女真封建部族戰士,搔癢...
07/24 17:06, 29F

07/24 17:07, 4年前 , 30F
看到人型裝甲車被轟了還繼續衝過來...
07/24 17:07, 30F

07/24 17:07, 4年前 , 31F
低薪欠餉混口飯得後期明軍士兵大概沒鬥志了
07/24 17:07, 31F

07/24 17:09, 4年前 , 32F
薩爾許我只能說金軍跟開了任意門一樣...
07/24 17:09, 32F

07/24 17:10, 4年前 , 33F
歷史常證明少量精銳批甲死士的突襲
07/24 17:10, 33F

07/24 17:10, 4年前 , 34F
可能震撼不精銳的敵軍,造成隊伍慌亂.
07/24 17:10, 34F

07/24 17:10, 4年前 , 35F
根本奇蹟,在現在要模擬出來也不容易
07/24 17:10, 35F

07/24 17:11, 4年前 , 36F
本來5個能纏死1個批甲強者,跑了幾個就被虐
07/24 17:11, 36F

07/24 17:13, 4年前 , 37F
人多是優勢,但多打1,或1核有難9核圍觀
07/24 17:13, 37F

07/24 17:14, 4年前 , 38F
結果差異很大. 也就看陣型與抗壓訓練度
07/24 17:14, 38F

07/24 17:15, 4年前 , 39F
五打一能贏、但誰也不想當沖前面先死掉的三個
07/24 17:15, 39F

07/24 17:17, 4年前 , 40F
這邊的盲點其實是只算人頭不算四隻腳的動物啊
07/24 17:17, 40F

07/24 17:23, 4年前 , 41F
明軍兵窮餉困,很難靠長期培訓精銳肉搏
07/24 17:23, 41F

07/24 17:23, 4年前 , 42F
多依賴火器制敵,但缺錢導致火器又太弱.
07/24 17:23, 42F

07/24 17:23, 4年前 , 43F
“虜多明光重鎧 ,而鳥銃之短小者未能洞貫”
07/24 17:23, 43F

07/24 17:23, 4年前 , 44F
這是20年前明人跟努爾哈赤交手後的結論
07/24 17:23, 44F

07/24 17:24, 4年前 , 45F
20年後似乎更糟,因為財政更慘更窮...
07/24 17:24, 45F

07/24 21:11, 4年前 , 46F
07/24 21:11, 46F

07/24 21:13, 4年前 , 47F
那個年代的金軍強的不得了,天知道要派多少人
07/24 21:13, 47F

07/24 21:15, 4年前 , 48F
人派太多,走得慢導致被圍就好笑了
07/24 21:15, 48F

07/24 21:16, 4年前 , 49F
而軍力參差不齊又可能導致接戰陣形不穩,進而總崩
07/24 21:16, 49F

07/24 21:57, 4年前 , 50F
這時問題應該是素質與裝備,而不是該堆幾倍
07/24 21:57, 50F

07/24 22:08, 4年前 , 51F
早期後金的各旗前鋒記載是批2層甲,人形坦克
07/24 22:08, 51F

07/24 22:08, 4年前 , 52F
甚至有白甲巴牙喇,批3層甲超精銳....
07/24 22:08, 52F

07/24 22:10, 4年前 , 53F
多打1有上限,人數太多會受限地形環境
07/24 22:10, 53F

07/24 22:11, 4年前 , 54F
東西石門應該是爭奪要點的陣地戰,
07/24 22:11, 54F
前鋒、護軍、騎兵的差異是精銳程度,和披幾層甲冑沒關。kuma你好像看太多農場文了, 事實上就連雙層甲也是明朝內部的不明情報來源,根本無可信度。 ※ 編輯: jimmy5680 (24.147.86.98 美國), 07/24/2019 22:22:23

07/27 14:42, 4年前 , 55F
明朝的軍備和素質早在戚繼光的時代就發現腐朽不堪了
07/27 14:42, 55F

07/27 14:45, 4年前 , 56F
連戚自己都對當時兵不成兵,器不成材的情形感到錯愕震驚
07/27 14:45, 56F

07/27 14:47, 4年前 , 57F
因為普遍情形都如此,爛久就習慣了,習慣就自然了
07/27 14:47, 57F

07/27 14:51, 4年前 , 58F
整體素質裝備差距就變成第三世界民兵PK英美聯軍的慘劇
07/27 14:51, 58F

07/29 08:11, 4年前 , 59F
就沒錢阿
07/29 08:11, 59F

07/29 08:44, 4年前 , 60F
晚明真的很絕望 最多只能硬延點命吧...
07/29 08:44, 60F
文章代碼(AID): #1TDrUuta (Warfare)
文章代碼(AID): #1TDrUuta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