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關於17世紀shot與pike的比例

看板Warfare作者 (想飛的魯蛇企鵝)時間6年前 (2018/05/14 09:48), 6年前編輯推噓8(803)
留言11則, 6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montmartre (montmartre)》之銘言: : 大家都知道,長槍方陣的出現是為了對抗騎兵,但在1683維也納攻防戰:哈布斯堡王朝 : 與土耳其人的對決一書中,作者提到長槍方陣對抗土耳其人的輕騎兵與步兵衝鋒是無用 : 的,每次神羅人的方陣還沒排完,土耳其的步兵與輕騎兵就衝過來的,神羅軍亂成一團 : 造成潰敗。 : 後來歐根親王擴大火槍手與長槍兵的比例,從以往的1:1,2:1拉大到6:1,7:1,靠高密 : 度的火力與野豬矛馬拒(擺馬拒快過展開長槍方陣)取得對土耳其人一次又一次的勝利, : 長槍方陣好像沒達到當初設計者的初衷?? : 再者,歐洲人發明了多種輪射與齊射戰術,但操作的前題是對方願意跟你玩火力對噜, : 如果對方開沒兩槍就全軍突擊,是否火槍就變成臨陣不可三發了? 雖然1683維也納是一本敘事性非常精彩的書,該書作者並非軍事史專家,該書關於戰術的 描述有非常多的問題──說謬誤可能有點太過分了,至少可以說是迷思。舉例而言,該書 描述翼騎兵在17世紀下半葉已漸顯不敵西歐戰陣,我想Robert I. Frost教授可能會對此 有相當大的意見。 長槍與火槍的陣型是否不敵鄂圖曼陸軍?從長戰(1592-1604)期間唯一一場大規模會戰, 也就是1596年的邁澤凱賴斯泰什戰役來看,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伊斯蘭教徒在此役中描述 敵軍遠望如山,戰陣堅不可摧,鄂圖曼陸軍此役之所以能獲勝,主因是基督教徒紀律不足 ,在接近勝利之際開始劫掠鄂圖曼營帳而自亂陣腳。綜觀整場長戰,雖然鄂圖曼陸軍有些 許斬獲,整體而言並無決定性戰果,且曾數次遭遇沉重打擊。 1683維也納一書中,稍曾提及蒙特庫科利在聖哥達取得的重要勝利,但是對更早年的長戰 就沒什麼著墨──長戰在英語系的作品中至今偏冷門。事實上,即便在中歐或西歐,運用 騎兵實施強襲也是相當常見的戰術,並曾造成幾場壓倒性的勝利──隨手舉例,就有荷蘭 陸軍在1597年的蒂倫豪特戰役,以及巴伐利亞陸軍在1643年的圖特林根戰役。 但是趁敵陣未列,縱騎突衝,這畢竟是非常罕見的狀況。步兵在還未接戰時,一般位處於 較後方,前方與外圍有龍騎兵和輕騎兵實施偵查和遲滯,上述兩場戰役中,蒂倫豪特的西 班牙軍是騎兵被迅速擊敗,圖特林根的法軍則根本處在分散休整的情形,都是缺乏外圍崗 哨或有力掩護才受此打擊。 1632年的呂岑戰役中,古斯塔夫率瑞典軍急襲帝國軍,也是在與華倫斯坦的主力接戰前就 先遭遇克羅埃西亞輕騎兵,就算有迷霧也完全掩飾不了動向。 陣型的價值究竟是否能被猛烈的突擊壓倒?我們知道在蘇格蘭高地,步兵和火炮難以部署 的山間,確實存在這樣的狀況。然而另一方面,瑞典軍的齊射後衝鋒雖然相當著稱,卻被 部分學者認為並無傳統認定的優勢(Parrott, 1985),同時認為持續不斷的銃擊在設置好 的防禦陣地中有非常良好的效果,導致1634年第一次諾德林根戰役時,瑞典精銳在徒然無 功的慘烈進攻中被打光。 說到底,要跨越有效射程進入白刃戰,必定得先挨好幾輪槍炮。鄂圖曼軍是否能靠血氣之 勇或無匹戰技,迴避掉高昂的損失?就目前的研究來說,恐怕仍是非常困難的,至少,若 是面對組織與領導較佳的哈布斯堡路軍主力,就無可避免會承受打擊。(Kelenik, 2000) : → montmartre: 是沒萬用陣型,但基礎不變呀,比如後期的西班牙方陣就 05/13 22:05 : → montmartre: 500人為一個方陣,大家就是這樣訓練的,你也沒辦法因 05/13 22:07 : → montmartre: 為地形不允許,就改為50人方陣來10個吧 05/13 22:07 按照David Parrott的論點,把陣型越切越小不一定能取得優勢,千餘人的規模──例如 瑞典軍的旅或是帝國軍的團──才是17世紀戰術上最重要的層級。 -- 民主本質上只是一種手段,一種保障國內安定和個人自由的實用手段。它本身絕不是一貫 正確和可靠無疑的。我們絕不能忘記,在一個專制統治下往往比在某些民主制度下有更多 的文化和精神的自由——至少可能想見,在一個非常整齊劃一的政府和一個教條主義的多 數民主的政府統治下,民主制度也許和最壞的獨裁制度同樣暴虐。 ~ 《通往奴役之路》,F.A.Haye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66.15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26262503.A.61B.html

05/14 15:55, 6年前 , 1F
難得本版近代歐洲史的文中提到的書籍是小弟讀過的(
05/14 15:55, 1F

05/14 15:55, 6年前 , 2F
05/14 15:55, 2F

05/14 20:28, 6年前 , 3F
企鵝兄所說的例子可有書籍或論文可推荐?
05/14 20:28, 3F
Strategy and Tactics in the Thirty Years' War (David Parrott, 1985) 這篇論文我花了好一段時間,才赫然發現有收錄於兩本論文集中,都可於Google Books上 試閱。雖然寫作年分稍早,這篇論文和近年來較新銳的論述基本相符。同收錄於這兩本書 的其他論文也有幾篇非常精彩: The Military Revolution Debate (Clifford Rogers) Warfare in Early Modern Europe 1450–1660 (Paul E.J. Hammer) 長戰的研究我手邊苦無管道,只看過一本專書,以及幾篇德文或土耳其文的論文,靠著機 翻勉強看看,書籍是:Ottomans, Hungarians, and Habsburgs in Central Europe ※ 編輯: jimmy5680 (1.171.48.120), 05/14/2018 21:16:27

05/14 21:11, 6年前 , 4F
05/14 21:11, 4F

05/14 21:17, 6年前 , 5F
好看!
05/14 21:17, 5F

05/15 01:17, 6年前 , 6F
05/15 01:17, 6F

05/15 14:33, 6年前 , 7F
總覺得古斯塔夫越來越被修正成現代軍制的先聲;而非以
05/15 14:33, 7F

05/15 14:33, 6年前 , 8F
前推崇的肇始者了
05/15 14:33, 8F

05/17 01:02, 6年前 , 9F
以前就被認為是現代軍制的先聲了,而不是新的研究才這
05/17 01:02, 9F

05/17 01:02, 6年前 , 10F
樣說
05/17 01:02, 10F

05/20 23:26, 6年前 , 11F
05/20 23:26, 11F
文章代碼(AID): #1Q-EhdOR (Warfare)
文章代碼(AID): #1Q-EhdOR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