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 二戰雙發動機討論串結論B -梅林

看板Warfare作者 (smallchu)時間7年前 (2017/03/28 11:43), 7年前編輯推噓47(470302)
留言349則, 1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這個部份就比較麻煩了 我認為的點就只有一個,美國陸航認為需要用P51-B/C或P-51D自然會換裝這些飛機,而改 變這些的主要原因是在作戰時戰術需求與環境需求。同樣的道理也是英國作戰時的需求也 許不同,所以分開來探討自然合理。 至於理面要爭的梅林裝不裝、訂購多少我只針對幾個點作結論: 1. 美國陸航本身規劃的是P-47,就原本戰術也符合這個道理,單位換裝換裝P-51B/C、P- 51D也有他的原因,主要還是因應作戰環境需求以及飛機(型號)的特性去做更動,這個從 裝備的單位以及運用的環境可以明顯看得出來,作戰高度、航程都是主要因素。 我這一句話,是我自己的結論,有人還有要去討論就去討論吧~ For the US, the very concept of self-defending bombers was called into questio n. But instead of abandoning daylight raids and turning to night bombing, as t he RAF suggested, they chose other paths; at first it was believed that a bomb er with more guns (the Boeing YB-40) would be able to escort the bomber format ions, but, when the concept proved to be unsuccessful, thoughts then turned to the Lockheed P-38 Lightning. In early 1943 the USAAF also decided that the Republic P-47 Thunderbolt and P- 51B be considered for the role of a smaller escort fighter and, in July a repo rt stated that the P-51B was "the most promising plane" with an endurance of f our hours 45 minutes with the standard internal fuel of 184 gallons plus 150 g allons carried externally. In August a P-51B was fitted with an extra internal 85 gallon tank and, althou gh there were problems with longitudinal stability and some compromises in per formance with the tank full, it was decided that because the fuel from the fus elage tank would be used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s of a mission, the fuel tank would be fitted in all Mustangs destined for VIII Fighter Command. 來源: Boylan, Bernard. Development of the Long Range Escort Fighter. Washington, D.C : USAF Historical Division, Research Studies Institute, Air University, 1955. Retrieved: 15 July 2014. p.154-156. 2. 美國不是沒有液冷機的二級增壓技術,尤其針對P-51換裝梅林發動機這件事情,實際 情形是,如果要針對P-51去換裝梅林,換裝期程會推遲一年之後。 補註,說手邊現有梅林這個說法算是籠統就是了.... 本來針對P-51改裝二級增壓機,若是美國的發動機的話,機體改裝幅度會很多....大到無 法接受 3. 想要換裝梅林的是英國,對這時的P-51而言他是低空霸主,但高空作戰符合英國在高 空作戰上的需求。 4. 其實是第三點及第一點的延伸,決定P-51換裝發動機的推手是英國為主,只是北美與 英國同時研發換裝梅林,美國陸航並非換裝的推手。 5. 我認為,美英的關係並不能簡單分開去看,從美國動用租借法案後就多少與英國 有關,我特別強調一下這是美英關係因為美國陸航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 因此,若是單以美國陸航做為美國政策,無法將真正的政治、政策正確表達,尤其是美國 沒有自己投資這個觀點是有誤的光是租借法案美國就投資了一堆,另外,梅林換裝上P- 51的前提是 i. 陸航同意P-51生產給英國 這要追溯到P-51前身型號NA-73X一開始USAAC(USAAF前身)同意出口給英國的 這個決定。(USAAF要到1941才有,這個我猜板友知道) While the United States Army Army Air Corps (USAAC) could block any sales it c onsidered detrimental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US, the NA-73 was considered to be a special case because it had been designed at the behest of the British. I n September 1940 a further 300 NA-73s were ordered by the MAP. Delve, Ken. The Mustang Story.London: Cassell & Co., 1999. ISBN 1-85409-259-6. p.11 ii.美國同意讓P-51裝上梅林測試,其實也就是第一個問題的延伸,這又要回到N AA、USAAF(USAAC的接續)、英國之間的關係。 註,其實這裡單指英國也不正確,畢竟美國都細分美國陸航跟北美之類的單位了,英國不 分英國皇家空軍跟勞斯萊斯怎麼行? 所以我才說要追溯回租借法案或是盟軍這樣的關係比較明朗且正確一點,從一開始美國就 有參與(陸航前身USAAC就算不是主導,但是光同意出口飛機這件事情就算主導之一了), 生產一樣有參與(北美,NAA),最後訂單也參與(USAAF)。 6. P51-B是作戰高度(英國要求),P-51D則是航程(遠程轟炸護衛) 若是沒有前者作戰高度的更動,即便有後者的改進也不能符合戰術需求.... 7.第一點的延伸(很長 要耐心讀), 就歷史發展而言,單論戰鬥機的戰術運用層面,就會因為對於戰術觀念的不同,機種的設 計理念也會不同。 舉雙發動機為例,1930年代美國的戰術層面並沒有考慮為轟炸機護航的問題,因此戰機的 設計理念也不一樣,但是德國因為西班牙內戰發現原本轟炸機至上的理論有誤,因此發展 導向不同。 此時, 美國P-38的戰術運用是長距離戰鬥機, 德國Bf-110的戰術運用則是打擊轟炸機外,為自己的轟炸機護航為主 轟炸機的巡弋高度動輒八千、九千公尺,若單純戰鬥機對戰鬥機的作戰環境通常不會這麼 高(強調一下,要看作戰任務...), 註,巡弋指得是飛機的出發點到目的間飛行的高度 另外,戰術轟炸及戰略轟炸的航程距離也有天大的差別...(一樣強調一下要看任務) 這都都會影響戰機設計及測試的結果。 P-38即便在經歷晝間戰略轟炸失敗之後改做為護航飛機,以往作戰時沒有經歷的高空問題 就會浮現出來,例如駕駛艙的供熱不足問題、火星塞以及冷卻器導致的高空時出力下降的 等問題。 而火星塞等這類問題則得等到P-38J型才解決,但是這時P-51已經換裝服役 那麼在美國經歷轟炸問題後有沒有為了類似護航導向而發展的發飛機呢? (補註:之前誤植成雙發動機,所以在此特別標注,是發動機才對) 有,這台飛機的名字是YB-40,其實是從B-17修改而來的,此時的P-51正在測試階段。 最後這台YB-40生產的數量是25台左右... 綠字則是表明這台生產數量的直接原因。 (補註:當然,當時同時有P-38及P-47等支援坑人的護衛任務) 這裡附上P-51性能數據 (網址及短網址附上) http://www.spitfireperformance.com/mustang/mustangtest.html https://goo.gl/755tuR 要提及作戰環境以及準確的兵器型號,才能把不同的武器互相比較。 單純介紹飛機時可以很簡略,但是詳細要探討則牽涉歷史原因及因果關係,不能單以一個 型號或是單獨幾個事件做為舉例。 有問題的話我會再改 好了,大致是這樣,就我確定的部份作結,有問題再做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130.23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90672586.A.7B5.html ※ 編輯: eszerfrm (101.12.130.230), 03/28/2017 11:47:54

03/28 11:48, , 1F
液冷技術?
03/28 11:48, 1F
液冷機的增壓技術 我說詳細一點以免誤會... ※ 編輯: eszerfrm (101.12.130.230), 03/28/2017 12:48:56

03/28 12:47, , 2F
在要換梅林那當時,美國沒有液冷機的二級增壓
03/28 12:47, 2F

03/28 12:48, , 3F
但有液冷+渦輪增壓以及海航的氣冷+增壓
03/28 12:48, 3F
是的沒錯,所以若是單以技術不成熟來論斷不妥,應該改以此時的二級渦輪增壓很不適用 野馬的機身才對唷~ 較適用機身的選項是二級機械增壓的梅林發動機~ 題外話,氣冷又是另一大塊主題..... 我知道的是,二戰初期幾個論點除了轟炸機護航問題外,另一個關鍵論點是氣冷的截面積 問題... ....當然還有很多,我提這個是順便而已.......

03/28 12:50, , 4F
但氣冷在高空性能下降比較多,截面積又大,所以梅林還是當時
03/28 12:50, 4F

03/28 12:50, , 5F
有急迫性下的唯一解
03/28 12:50, 5F
哎呀你要說最佳解才對 因為有個不好的解決方式是都不動xD ※ 編輯: eszerfrm (101.12.130.230), 03/28/2017 13:02:35

03/28 13:05, , 6F
不,液冷機+二級機械增壓在當時的確是英國領先,這是事實
03/28 13:05, 6F

03/28 13:06, , 7F
在當時候要得到最好的野馬,就得裝梅林
03/28 13:06, 7F
恩恩 ※ 編輯: eszerfrm (61.61.225.10), 03/28/2017 16:45:52

03/28 19:11, , 8F
氣冷在高空下降比較多!!哈哈哈
03/28 19:11, 8F

03/28 19:52, , 9F
P-47M:
03/28 19:52, 9F

03/28 19:58, , 10F
原來物理常識遇到液冷會轉彎的,不懂亂套,這個系列下
03/28 19:58, 10F

03/28 19:58, , 11F
,幾次了,真歡樂啊
03/28 19:58, 11F

03/28 20:12, , 12F
高空空氣稀薄 進氣量較少 所以氣冷性能下降 是這樣嗎?
03/28 20:12, 12F

03/28 20:15, , 13F
要請專家講解一下 利用增壓提高進氣壓力後 連帶的負面影響
03/28 20:15, 13F

03/28 20:15, , 14F
是否不再那麼重要?
03/28 20:15, 14F

03/28 20:21, , 15F
液冷用冷卻液把廢熱帶到交換器 那什麼把廢熱從交換器帶走
03/28 20:21, 15F

03/28 20:21, , 16F
03/28 20:21, 16F

03/28 20:27, , 17F
Jumo 210在一些記錄上會提到不太適合用在戰鬥機上,因
03/28 20:27, 17F

03/28 20:27, , 18F
為操作高度的關係,他可是液冷哦,所以才說歡樂嘛
03/28 20:27, 18F
該不會是氣流問題...? 我查到是說這個Jumo 210G是裝在Bf-109或Bf-110上面,但不能裝到Ju87上 這塊我不熟... ※ 編輯: eszerfrm (61.61.225.10), 03/28/2017 20:50:44

03/28 20:48, , 19F
呵呵 不要又在那邊模糊焦點 氣冷在高空散熱差 而且美國當時
03/28 20:48, 19F

03/28 20:49, , 20F
的氣冷發動機 正面截面積比液冷大多了 所以英國不想用氣冷
03/28 20:49, 20F

03/28 20:50, , 21F
哈哈 就知道有人要說P-47M 看看P-47M甚麼時候才進入戰場吧
03/28 20:50, 21F

03/28 20:51, , 22F
P-47M到歐洲時 戰爭都快結束了 想在1942年代替梅林??
03/28 20:51, 22F

03/28 20:55, , 23F
液冷就不需要散熱器靠空氣散熱?大家幹嘛要和一個機械白癡
03/28 20:55, 23F

03/28 20:55, , 24F
吵那麼久啊?
03/28 20:55, 24F

03/28 20:56, , 25F
P-47M那顆氣冷 除了增壓器外 還有注水系統 就是要補償在高空
03/28 20:56, 25F

03/28 20:56, , 26F
下降的性能
03/28 20:56, 26F

03/28 20:57, , 27F
好哇 那請ewing大說說為何當時不用氣冷而要用梅林???
03/28 20:57, 27F

03/28 20:58, , 28F
當然體積過大是一個原因
03/28 20:58, 28F

03/28 21:00, , 29F
P-47是二戰時最快的活塞引擎飛機,高空性能差的是高空中飛
03/28 21:00, 29F

03/28 21:00, , 30F
最快的,結果你說性能下降?不只是機械白○,恐怕邏輯也有
03/28 21:00, 30F

03/28 21:00, , 31F
問題了
03/28 21:00, 31F

03/28 21:02, , 32F
為啥野馬要裝氣冷?這種白癡問題就像在問機車為啥不裝V8引
03/28 21:02, 32F

03/28 21:02, , 33F
擎一樣愚蠢
03/28 21:02, 33F

03/28 21:02, , 34F
氣冷高空散熱差 果然打完不久馬上就出現了
03/28 21:02, 34F
還有 281 則推文
還有 19 段內文
03/29 22:56, , 316F
不過日本不是有推力式排氣管? 速度印象中可以多跑個10~20
03/29 22:56, 316F

03/29 22:56, , 317F
不過詳細原理我搞不懂...
03/29 22:56, 317F

03/29 22:57, , 318F
(10~20公里的時速 不是多10~20馬力)
03/29 22:57, 318F

03/29 23:00, , 319F
減重 氣動外型改善
03/29 23:00, 319F

03/29 23:01, , 320F
零戰52也改了不少地方,其他地方的貢獻也不少。甚至只是因
03/29 23:01, 320F

03/29 23:01, , 321F
為排氣管排列較好,引擎罩改變,讓機身流場阻力變小,速度
03/29 23:01, 321F

03/29 23:01, , 322F
都會加快
03/29 23:01, 322F
不過五二型的武裝太多,反而讓飛機跑得吃力了.... 就當時而言好像快榨乾該顆引擎的科技了 (錯了可以說,哈哈)

03/29 23:03, , 323F
R-2800後來馬力大的誇張 結果飛機性能有比英國人好嗎 呵呵
03/29 23:03, 323F

03/29 23:04, , 324F
機械白癡又來亂嘍
03/29 23:04, 324F

03/29 23:11, , 325F
誰在亂?? 我幾個字講完的東西 你看你寫幾行 呵呵
03/29 23:11, 325F

03/29 23:11, , 326F
利用排氣的方式,與利用壓力差的其他設計類似,究竟是
03/29 23:11, 326F

03/29 23:11, , 327F
排氣本身增速,或者是排氣或壓力差產生的氣流減阻,說
03/29 23:11, 327F

03/29 23:11, , 328F
法都有
03/29 23:11, 328F

03/29 23:12, , 329F
幾個字講完亂套硬拗的,當然簡單
03/29 23:12, 329F

03/29 23:13, , 330F
總比有些人硬凹了幾天還是凹不過去好呀 呵呵
03/29 23:13, 330F

03/29 23:14, , 331F
謝cobra大
03/29 23:14, 331F

03/29 23:15, , 332F
因為日系後期大多都有掛這個 所以才想說是怎麼辦到的
03/29 23:15, 332F

03/29 23:16, , 333F
機械白癡大概還不曉得P-47M的極速和升限都屌打P-51,還自
03/29 23:16, 333F

03/29 23:16, , 334F
己腦補幻想P-51強到爆
03/29 23:16, 334F
其實除了增壓器的問題外,我默默不提那個氣冷跟水冷的維修問題xD

03/29 23:19, , 335F
哈哈哈 我有說P-51呦???? 知道你戰史不熟拉 多去查查拉 呵
03/29 23:19, 335F

03/29 23:20, , 336F
就像高爾夫球表面凹洞減少阻力一樣,機體排氣設計也會改變
03/29 23:20, 336F

03/29 23:20, , 337F
機身氣流使阻力變化。當時也沒有適當的分析工具可用,若剛
03/29 23:20, 337F

03/29 23:20, , 338F
好誤打誤撞讓速度變快,也就會讓人覺得好像有很好的作用
03/29 23:20, 338F

03/29 23:23, , 339F
咦?我在打臉機械白癡前面抹黑P-47的發言,怎麼它又自己腦
03/29 23:23, 339F

03/29 23:23, , 340F
補要栽贓別人了
03/29 23:23, 340F

03/29 23:25, , 341F
好了拉 不熟就去念書念資料 人身攻擊沒用啦
03/29 23:25, 341F

03/29 23:25, , 342F
還抹黑P-47勒 笑死!
03/29 23:25, 342F

03/29 23:29, , 343F
缺乏常識與知識的機械白癡叫人唸書,哈哈哈
03/29 23:29, 343F

03/29 23:32, , 344F
缺乏常識 結果幾個字把你要說的說完了 呵呵
03/29 23:32, 344F
別爭執了,我想知道引擎的更多知識! 例如三級增壓、二級二速之類的事情 (抱歉這個我真的只知道名詞,想來科普) ※ 編輯: eszerfrm (115.82.67.68), 03/29/2017 23:53:58

03/29 23:48, , 345F
這串,凹最多要跳針的,除了hgt,誰敢說第一啊
03/29 23:48, 345F
那個e大、hgt大 你們如果願意和解就好了 上面我能幫你們刪去跟修正語氣不好的部份 雖然我的文章可能沒什麼價值,但是推文內容的價值算高的,要不要看妥協一下讓版面好 一點? ※ 編輯: eszerfrm (115.82.67.68), 03/30/2017 00:23:22

03/30 00:27, , 346F
你若真的想要知道二戰引擎更多知識,煩請去多看看蛇大
03/30 00:27, 346F

03/30 00:27, , 347F
的文
03/30 00:27, 347F
謝謝你, 老實說任誰都看得出來我真正說那些話的目的不是伸手要資料這麼簡單就是了.... ※ 編輯: eszerfrm (115.82.67.68), 03/30/2017 00:43:58

03/30 00:43, , 348F
你要修就修吧 我不破壞你的文章
03/30 00:43, 348F

03/30 02:50, , 349F
感謝各位的解說~~
03/30 02:50, 349F
我也是,感謝各位的解說 ※ 編輯: eszerfrm (61.61.225.10), 03/30/2017 13:53:47
文章代碼(AID): #1OsTlAUr (Warfare)
文章代碼(AID): #1OsTlAUr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