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電影《三皇會戰》

看板Warfare作者 (折翼的企鵝)時間8年前 (2015/12/30 11:48), 編輯推噓12(1208)
留言20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 → Schopenhauer: 回chungrew,你說拿破崙鼓勵部下跟舊貴族通婚,我想 12/29 21:30 : → Schopenhauer: 補充一下,拿破崙的弟弟呂西安不願意跟舊貴族通婚, 12/29 21:31 : → Schopenhauer: 拿破崙氣得跟他斷絕兄弟情誼好幾年!這事吵了好多年 12/29 21:32 : → Schopenhauer: !每個兄弟姊妹的婚姻都要被他干涉! 12/29 21:34 : → Schopenhauer: 幾百萬法軍死在戰場上,為的只是拿破崙可以攀附歐洲 12/29 21:36 : → Schopenhauer: 皇室,讓波拿巴家庭成為超級貴族,民族主義是被利用 12/29 21:38 : → Schopenhauer: 了。 12/29 21:39 : → Schopenhauer: 那勞師動眾的征俄是多麼沒必要,開戰理由可能都是 12/29 21:41 : → Schopenhauer: 找來的,真正原因似乎是俄皇拒絕跟拿破崙聯姻,使他 12/29 21:43 : → Schopenhauer: 內心受到傷害。 12/29 21:43 : → Schopenhauer: 如果要用四個字來總結拿破崙,那就是「攀附權貴」。 12/29 21:52 : 推 qlz: 百日皇朝時,手上的人才只剩富歇和達武=>絮歇在防守Alps... 12/30 00:17 : 推 reddevilkc: 征俄的主要原因還是在大陸封鎖吧... 12/30 05:49 : 推 jimmy5680: 征俄的主因是大陸封鎖+波蘭政策,和聯姻無關好嗎... 12/30 09:42 在討論拿破崙的宏觀戰略思維與私人因素時,應理解這兩個要素互相影響,但絕非由 後者主導前者。 拿破崙的人格有許多研究,他是個複雜的人物,但有一個核心的趨向,那就是以實力 和成就去驅使他人,據稱在1812年他與屬下討論時,與會者和書信間都曾流露出要以 軍事力量強迫俄羅斯臣服之意。 這並不代表拿破崙厭惡他人,這點可以從他和兄長約瑟夫的關係去觀察,約瑟夫就是 他幼年時於家中的對比與造就他人格的因素之一,拿破崙對約瑟夫有著競爭意識,在 很多時候甚至有些誇耀地傲視兄長,但他依然表現出對兄長的友愛,這種又愛又恨算 是他人格的一個特性。 在此一人格特質之外,還應考量外交環境的背景,當時的外交體系是一個詭譎而缺乏 充分的誠信的時代,即使是大國也有不宣而戰的案例,內閣戰爭(Kabinettskriege) 時期才剛結束,但外交的思維並未改變。 拿破崙的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吻合了這種環境,但也有著一些特點,他的國策充滿侵略 性,迅速而彈性,一如其用兵風格。拿破崙最喜歡用來形容的字彙是「靈巧」。他的 大戰略保持各線地緣戰略的攻擊潛力,但他太過偏執。 偏執是一個很多梟雄都有的毛病,拿破崙為此賠上太多代價。他夢想稱霸全歐,但是 他面對多線作戰,因此他越來越努力重塑國際體系,表面上他確實改變了生態,大小 不等、面貌不同的附庸都稱臣於他,但是他的偏執也正逐漸把他導向所有人的對立面 ,最遲在1810年的時候他已經變成一個傳統的好大喜功的君主了。 回到原本的問題,拿破崙為何要進攻俄羅斯?因素很多,但需要注意的是,拿破崙在 俄羅斯打破大陸封鎖政策之前就已經在中歐增兵備戰,他要用於對付英國的大陸體系 是他心目中各式各樣的任務中最重要的一件,俄羅斯若不接受,他就必須證明歐洲的 外交現況是法國獨強。 這也可以從地緣來看,法國和俄羅斯在史上結盟時通常都是中歐有個強權在力抗兩端 ,既然拿破崙把普、奧都打殘了,而法國與俄羅斯仍都有擴展勢力的野心,那雙方很 難以避免衝突。 除了爭霸的國策,就直接的導火線來看有二,第一當然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大陸封鎖, 俄羅斯公然宣布開港接受中立國的船隻,形同與拿破崙決裂;第二則大家較無所知悉 ,一旦法俄開戰,則雙方的核心其實位於波蘭,拿破崙扶植的華沙大公國勢力仍較弱 ,他征俄的目標一方面是要重申大陸封鎖,另一方面就是要把華沙大公國的領土東擴 ,以此來進一步削弱並遏阻俄羅斯的東歐霸權,俄羅斯方面同樣也曾計畫過如果戰況 較為有利,則會以大軍剿滅華沙,重奪波蘭。 因此,大陸封鎖與波蘭,實為拿破崙征俄的兩個主要因素,前者是基本國策,後者是 地緣戰略。 至於聯姻,拿破崙的目的有二,一是確保能有子嗣(第一任妻子無子),二是將兩國的 外交關係改善。第一個因素使拿破崙在奧、俄、薩(弗伊)三國公主中反對薩國公主, 因為她已經不年輕了;而第二個因素則使他最後選擇了奧國公主。 確實,俄國在聯姻方面百般設法迴避,但其實最後俄國也已難以輕易拒絕,惟若與俄 方聯姻,則俄方必要求拿破崙允諾在巴黎設立東正教的教會,而雙方在戰略上的雙極 關係亦使兩方的外交聯繫難以維持,導致不僅是俄方不願支持,法國內部也多有官員 表達反對意見。 到頭來,是戰略影響了聯姻,而非聯姻影響了戰略。 參考文章: Why Did Napoleon Invade Russia? A Study in Motivation and the Interrelations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Structure, Harold T. Parker (The 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 Vol.54, 1990) -- 民主本質上只是一種手段,一種保障國內安定和個人自由的實用手段。它本身絕不是一貫 正確和可靠無疑的。我們絕不能忘記,在一個專制統治下往往比在某些民主制度下有更多 的文化和精神的自由——至少可能想見,在一個非常整齊劃一的政府和一個教條主義的多 數民主的政府統治下,民主制度也許和最壞的獨裁制度同樣暴虐。 ~ 《通往奴役之路》,F.A.Haye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5.9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51447305.A.D65.html

12/30 11:52, , 1F
推用心解說
12/30 11:52, 1F

12/30 12:20, , 2F
12/30 12:20, 2F

12/30 12:31, , 3F
是否軍事是拿手上最強力的一張牌,使他的策略太仰賴武力
12/30 12:31, 3F

12/30 12:55, , 4F
12/30 12:55, 4F

12/30 12:58, , 5F
12/30 12:58, 5F

12/30 14:09, , 6F
有趣
12/30 14:09, 6F

12/30 14:51, , 7F
法俄兩國從波蘭到土耳其問題上的看法都是大異其趣,很難不衝突
12/30 14:51, 7F

12/30 14:52, , 8F
然後拿皇一直很羨慕世襲制所帶來的繼承正當性,從建立王朝到
12/30 14:52, 8F

12/30 14:53, , 9F
與約瑟芬離婚迎娶露易絲等等,延續自己統治合理化都是目的之一
12/30 14:53, 9F

12/31 08:45, , 10F
12/31 08:45, 10F

01/01 19:13, , 11F
簽名檔可以解釋一下嗎?說實話我不太能理解F.A.Hayek
01/01 19:13, 11F

01/01 19:14, , 12F
為什麼講這種話?民主本身就是價值,怎會被異化成工具?
01/01 19:14, 12F

01/01 20:03, , 13F
首先要知道海耶克是出身在納粹崛起和蘇聯日昇的年代
01/01 20:03, 13F

01/01 20:05, , 14F
民主本身確實是工具,至少在絕大部分的時間裡,人們只是利
01/01 20:05, 14F

01/01 20:05, , 15F
用呼喊民主來完成他們的目的,納粹如此,蘇聯如此
01/01 20:05, 15F

01/01 20:09, , 16F
值得講的還狠多,不過跟本文和本版無關,建議自己去看,由
01/01 20:09, 16F

01/01 20:09, , 17F
別人轉述的不一定是真的,包括我
01/01 20:09, 17F

01/01 22:13, , 18F
謝謝樓上解說
01/01 22:13, 18F

01/03 12:23, , 19F
再推一次本文
01/03 12:23, 19F

01/07 19:35, , 20F
01/07 19:35, 20F
文章代碼(AID): #1MWrG9rb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MWrG9rb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