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鑄幣權與涼州棄保論、黃巾之亂搶先看

看板Warfare作者 (K神我們巴西見)時間9年前 (2015/08/02 11:41), 9年前編輯推噓4(405)
留言9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age317 (望斷天涯)》之銘言: : 個人對東漢的貨幣政策及貿易政策了解甚少,重翻了《劍橋中國秦漢史》中東漢 : 的經濟和社會史部分,勾起了以前讀東漢經濟的記憶,那就是各家學者的說法多 : 有不一,根源於東漢史料的不清晰和不明確(因《後漢書》沒有食貨志),算是史料 : 交代不清的結果。譬如王仲犖認為從東漢的黃金使用大幅減少來看,東漢的商品 : 貿易比西漢大幅萎縮,自然經濟隨著社會危機加深而擴大,最終於黃巾亂後的漢末 : 占主導地位;余英時則提出幾乎相反的意見和結論,認為東漢對貿易的自由放任政策 : ,對商業發展有利,而《劍橋中國秦漢史》較偏向這一論點,認為銅錢的貨幣使用 : 深入下層百姓。(我個人沒那麼贊同) : 我個人推崇日本學者宮崎市定,所以宮崎市定認為東漢逐漸進入黃金流出(流到西亞、 : 歐洲)的"不景氣時代"的論點,我頗能贊同,這種說法似乎也對應許倬雲在《萬古江河》 : 強調,西漢中期因為漢武帝大力打擊城市作坊生產的工商業,使得多數中等規模以上 : 的城市工商企業破產,再加上西漢後期代田法等精耕細作制的推行,鄉村的農舍手工業 : 因運而生並填補了市場的需求(城市工業衰落、農舍工業取代而大肆流行)。加上聽說 : 學者鶴間和幸的考證,就指出東漢民間貿易的"小節點"(接近草市那樣的交易據點)大量 : 消失,因為豪族吞併或吸納了鄰近大範圍的小農成為依附民,讓依附民在其指導與分配 : 下互相交換其所需,如此內部就不需要以銅錢為媒介來交易,西漢原來存在的大量交易 : 據點因此消失。 內部不需要以銅錢為媒介,那出土的墓葬跟窖藏的東漢五銖都是那來的? 我直接引陳彥良先生的〈中古貨幣的流動性特徵〉計算出的洛陽燒溝漢墓表墓葬平均 出土錢數 http://goo.gl/gLYtpD 東漢末期爆增是因為政府控制力漸弱和寬鍥薄之禁的影響 這是大規模的考古出土報告 如果是較小規模的考古報告會更多 這還不夠直接的話 我引湖南長沙五一廣場目前公布的幾支簡牘來說明 謁舍,以錢四萬寄次元。柱暴病物故。少從次元來,柱錢不可得。書到,亟實核次元應。 當以柱錢付少不?處言。興叩頭死罪死罪。得書,輒考問。少及次元辭皆曰:次元, 縣民,都。(J1:325-1-12A) 這是一則債務糾紛的司法文書 裡面還有不少物價簡,如:牛肉五斤,斤直七七;鯰三斤,直錢卅;胃三斤,直卅; 胡果一斗,直七五;蔥五把,直七五。(沒有明確寫出簡號,簡報提要內容) 還有許多經濟犯罪簡報只有提要,沒有內容如 盜、墨盜、墨發錢、奪衣物、劫、奪田財物、通財、在部受取錢、罪狼藉、 詐賣、略賣、不當得田 還有益陽兔子山漢簡也有關於錢的物產跟賦稅記錄,報告只有提要連內容都沒有...... 這兩個簡牘的出土量都不算小,都有上萬簡,想必之後會跟吳簡一樣是研究東漢經濟制度 的寶庫 從物價簡我是看不出來銅錢退出流通圈,就跟去菜市場買菜一樣啊 : 以上所述是個人讀書上課的心得,結論是認為東漢的對外貿易與互市並未給國家帶來 : 足夠的財政利益,讓東漢因此決心去保存涼州等邊地。asdf95板友舉例漢末幽州的劉虞 : ,以及曹魏的涼州刺史徐邈(228-240在任),兩人都在發展經濟政策同時開互市之利, : 以此證明對外貿易的利益可提供財政支持,非如我以前文章所說的那樣無利可圖。 : 我對東漢的貨幣與經濟可能沒有asdf95板友那麼熟悉,了解各種學界新論點,但我認為 : 從劉虞和徐邈的例子反推東漢的外貿之利,很難是充分的論據。我個人從學界對中古 : 社會經濟史的論點或原理去看劉虞、徐邈,我認為劉虞成功的原因是因為掌握了大量 : 流民的人力,因為從東漢到隋唐前期的通則是──有人斯有財(而非"有土斯有財"), : 因為流民是他可以直接掌控的人力,因此如果劉虞以自己的德行權威來招誘豪族、 : 強胡,再用流民組成的兵力來打擊不服從的豪族、強胡,我覺得是很可以想像的恩威 : 並施手段(至少公孫瓚在前期幫他打掉許多強胡),所以史書記載劉虞"勸督農植"、"開 : 上谷胡巿之利"、"通漁陽鹽鐵之饒",只是說明劉虞替流民進行農工商業的必要性發展 : ,開胡市到底是胡漢雙方互利的買賣,還是劉虞脅迫歸屬的胡族只能向他的流民集團 : 購買手工商品(獨占市場),而不准許胡族向其他豪族購買手工品,我覺得都是史料沒 : 說清楚的東西,至少不能認為說,以前的幽州刺史就有劉虞這樣的外貿利益。 劉虞以什麼讓士兵去打? 要怎麼脅迫外族? 以流民組成的兵力打掉不服的豪族、強胡?那劉虞就跟孫策、劉焉的評價沒兩樣了 要用兵力打擊外族不是不行,孫吳就是個好例子 山越問題難道孫吳不夠用力打嗎? 請問孫吳的外族問題有因此解決嗎? : 再說徐邈的狀況,同樣可以用劉虞可能的流民軍力來類比,是徐邈有涼州魏軍(由雍涼 : 都督管控)的強力支援,在當時"經常性戒嚴令"的軍政府狀態下(宮崎市定語),他必然 : 是靠軍隊"上脩武威、酒泉鹽池以收虜穀",然後才"廣開水田,募貧民佃之"。等到州 : 政府所在的主城市有盈餘的糧食之後,才"支度州界軍用之餘",也就是這時雍涼都督 : 大概才不用將長安三輔的稅糧,轉輸供應涼州的魏軍。那麼此前長安等地的糧食從何 : 而來,因為曹操父子已將長安打造成大兵站之一,屯駐數萬或十萬以上的士家(世兵制) : ,據唐長孺考論,士家平時為國家耕田聚糧,這是糧源之一;糧源之二是曹操訂立的 : 屯田制(主要指民屯),也就是將各地招集的流民就地耕種並借與種子或耕牛,官府抽 : 一半以上收穫,這些耕地的流民其實就是曹魏的直屬人力(代稱"奴力"),而長安的"奴 : 力"來源有不少大概來自漢中,乃是曹操"拔漢中民實長安三輔"的結果。 : 總而言之,我還是認為東漢、三國是"有人斯有財",這跟我之前論涼州以人口買賣 : 為生利要道的論點,前後呼應。 先給提要好了 查查漢佉二體錢、龜茲小五銖的相關研究 我之後才會談這些西域貨幣體系 涼州的互市絕不是單純的人口買賣 是貨真價實的貿易 我絕不會說人力資源不重要,就算是現在的經濟體系,人力資源一樣占很重的比例 人口紅利一樣是推動經濟的重要動力 但不代表問題可以單純的用人口帶過 東漢的商業貿易並沒有消失,我只是強調政府並沒有從中獲利 東漢跟魏晉南北朝也不是單單講莊園經濟的經濟體 貿易體系一樣占著重要的地位 崔寔的莊園經濟一樣有貿易 〈四民月令〉 二月......可糶粟、黍、大、小豆、麻、麥子。收薪炭。 三月......可糶黍,買布。 四月......可糴[麥廣]及大麥。收弊絮。 五月......糶大、小豆、胡麻。糴[麥廣]、大、小麥。收弊絮及布帛。 日至後,可糴[麥孚][麥肖]曝乾,置甖中,密封塗之,則不生蟲,至冬可以養馬。 六月......可糶大豆。糴[麥廣]、小麥。收縑縳。 七月......可糶大、小豆。糴麥。收縑練。 八月......糶種麥。糴黍。 十月......賣縑帛、弊絮。糴粟、大、小豆、麻子。收栝樓。 十一月......買白犬養之,以供祖禰。糴秔稻、粟、大、小豆、麻子。 只是史書不會強調這方面的記載 只會簡略的帶過,如果對經濟史沒有足夠的理解就會誤以為東漢已經變成莊園經濟了 還好現在出土史料可以彌補史書失載的部份 過去由於受限於史料的記載 很多學者對東漢的經濟體系了解並不清楚 因為很多考古資料是在他們過世後才出土 而外國學者更受限於地域跟語言,不太容易直接取得資料 像日本學者做吳簡研究有些還要自費來中國 這些都是漢代與魏晉南北朝經濟史很多都是延襲舊說的原因 像田制就受到出土文獻的挑戰 如臨澤晉簡的〈田產爭訟爰書〉中的占田制跟史書所寫的占田制差異就頗大 如果有更多考古史料的出土,可能田制史要整個改寫 人口史、財政史、貨幣史很多跟經濟史相關的理論近年來都因為出土簡牘改寫 由於中國有地利之便,這方面的資料只有中國部份學者掌握 其他地方的史學界如果沒有主動接收新知 自然課堂上就是過去的理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3.11.2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38486883.A.489.html ※ 編輯: asdf95 (111.253.11.237), 08/02/2015 13:35:00 ※ 編輯: asdf95 (111.253.11.237), 08/02/2015 13:42:10

08/02 14:19, , 1F
四民月令的買賣紀錄,明顯不是莊園或豪族經濟體內部的貿易
08/02 14:19, 1F

08/02 14:22, , 2F
要比東漢經濟史和簡牘專業,我大輸asdf板友,無力就此對話
08/02 14:22, 2F

08/02 14:24, , 3F
我只能就我看到楊聯陞、唐長孺、宮崎市定、川勝義雄等名家
08/02 14:24, 3F

08/02 14:26, , 4F
的"過去理論"作回應,到底目前新知改寫到如何,拭目以待
08/02 14:26, 4F

08/02 14:36, , 5F
但我說的主要是"整體的勾勒",而asdf大著重"細部的翻新",
08/02 14:36, 5F

08/02 14:37, , 6F
兩方要交集對話似乎難有著力點
08/02 14:37, 6F
其實只要把過去中國史觀裡面特別重的政治因素稍為調降一點 把經濟因素拉高 就可以看到以前用政治觀點無法解釋的新大陸 經濟本身受限於政治 但政治也被經濟所束縛 一個國家的政治格局會形塑經濟樣貌 相反的經濟侷限也能綁架政治管理 ※ 編輯: asdf95 (111.253.11.237), 08/02/2015 16:16:47 ※ 編輯: asdf95 (111.253.11.237), 08/02/2015 16:26:42

08/02 20:39, , 7F
:
08/02 20:39, 7F

08/02 21:44, , 8F
三國的確有一部分地方退化成自然經濟(物易物),但可不是
08/02 21:44, 8F

08/02 21:45, , 9F
銅失去貨幣地位這種程度
08/02 21:45, 9F
文章代碼(AID): #1LlP5ZI9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LlP5ZI9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