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明末養兵多少餉?

看板Warfare作者 (carsen)時間9年前 (2014/11/05 14:13), 9年前編輯推噓4(403)
留言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6 (看更多)
小弟就mshuang板友提供的史料也略作討論~ 第一則侯先春的奏陳,為萬曆二十八年討論原朝鮮駐兵應否撤軍,「戍兵一万 六千歲該餉銀四十八萬余兩」是特指援朝的兵馬。而侯先春在該疏中舉了六項 理由說明應該撤軍,此句的前面說「大司農匱乏極矣九邊糧餉未給者不知凡幾 各鎮請餉之疏且纍纍至老庫所存幾何各邊不支耐欲為朝鮮餽餉計耶」,後面說 「戶部又不接濟不知此万六千人者將甘心餓死于遐海濱耶」,顯然戶部以負擔 過重為由希望撤軍。 第二則徐光啟的疏,按《徐氏庖言》為辛酉年,即天啟元年(1621)所上,該疏 為他重述在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薩爾滸大敗後建議練精兵之議,引述該段為 「如是者器械之費,一人當十;糧餉之費,一人當三。然此時如臣所計,精兵 只須二三萬,役不過二三歲,大略費五六百萬可以竣事矣。乃所造器甲尚留, 為千百年之用,費猶不費也。」因此這五六百萬並非僅指兵餉,也包含造器械 的費用。 第三則徐光啟的疏,按《徐氏庖言》為己未年(1619)所上,是他受命練兵之後 提出的規畫方案,其中所引述的復國要篇乃是萬曆年間援朝經略宋應昌所著的 《經略復國要編》,在第九卷中,宋應昌於萬曆二十一年七月移咨戶部,討論 留兵朝鮮防守的糧餉事宜,他說因為「孤兵為異國遠戍糧餉自宜優厚」,提議 「每名月支糧銀一兩五錢行糧鹽菜銀一兩五錢衣鞋銀三錢犒賞銀三錢共三兩六 錢」,也是特指援朝的兵馬。 http://i.imgur.com/5NG51lD.gif
http://i.imgur.com/eNEpyrm.gif
徐光啟於萬曆四十七年建議以厚餉練精兵六萬,並引述援朝時曾有給餉優厚的 前例,但此議牽涉多方,而熊廷弼又提出要用兵十八萬,糧餉要何處籌措還在 爭論不休,隔年僅同意徐光啟練兵二萬,此二萬人計劃從民兵中挑選,後來勉 強練兵八千人,在天啟元年被裁撤半數。 另外在第三則徐光啟的疏中,議軍資一段有幾處「酌量中等」、「酌量中價」, 都是精打細算之意,《徐氏庖言》在〈兵事百不相應疏〉之後的〈時事極迫極窘 疏〉中尚有「臣之前疏,已嘗再四陳說,所以條列款內開載器甲價值、兵士糧 餉,皆于優厚之中尋求節省,酌量中數。然而計部堂屬茫無以應矣。」據此, 小弟認為第四則徐光啟的疏中,「約量中數」不能以折半來理解之,而是應作 撙節之意為宜。 第五則熹宗實錄中,該條在天啟元年,孫杰「兵議十八萬餉議七百萬」可能是 將馬匹的草料銀和運糧的腳價銀都算進去。若單計算餉銀,神宗實錄中,萬曆 四十七年有一條「熊廷弼敬陳戰守大略疏內分布戰守位置井井合見在併續議召 募征調約用兵十八萬馬九萬匹每兵一名計歲餉銀十八兩共該餉銀三百二十四萬」 ,按此條是每兵月支餉銀一兩五錢。 若對此時期糧餉數字有興趣,小弟推薦崇禎初年戶部尚書畢自嚴的《度支奏議》, 裡頭有許多戶部計算餉銀的奏疏可供參照,下為一例: https://archive.org/stream/02083002.cn#page/n12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09.19.18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Warfare/M.1415168028.A.65D.html

11/05 14:34, , 1F
大推
11/05 14:34, 1F

11/05 14:59, , 2F
感謝解析
11/05 14:59, 2F

11/05 15:40, , 3F
大推 勞您一一辨析
11/05 15:40, 3F

11/05 15:45, , 4F
謝謝大大,沒想到我的推文引出正經文。辛苦!
11/05 15:45, 4F
※ 編輯: carsen (140.109.19.18), 11/05/2014 15:52:02

11/05 17:26, , 5F
感謝m大釣手
11/05 17:26, 5F

11/06 17:26, , 6F
11/06 17:26, 6F

11/08 19:39, , 7F
推 清清楚楚.
11/08 19:39, 7F
文章代碼(AID): #1KMS0SPT (Warfare)
文章代碼(AID): #1KMS0SPT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