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東漢末年兩軍對戰

看板Warfare作者 ((Nomis))時間11年前 (2012/09/03 16:10),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0/20 (看更多)
※ 引述《kobilly (走來走去)》之銘言: : 也是藉由電視劇"三國"作戰場面想問 : 騎兵使槍真實狀況 : 曾從日本戰國版看過說騎兵使用長槍用途只是衝鋒時突刺敵人; : 突刺後顧忌到戰馬依然狂衝,拔槍會反有馬上摔下風險 : 不如丟棄另拿武器作戰。 : 這樣騎兵的槍桿就用便宜木材就行, : 然卻查到有全金屬槍桿的重槍,或是鐵芯插入木桿的訂作槍出現。 : 這兩種特製一插即丟也太浪費吧。 : 還是說騎馬的將領跟電視演出一樣使槍都以槍頭、槍桿劈打為主, : 騎馬突刺再拔出也在馬上牢牢固定? 這是要訓練的。杜佑《通典》卷十五: 「…又斷木為人,戴方版於頂。凡四偶人,互列埒上,馳馬入埒,運槍左右觸, 必版落而人不踣,名曰『馬槍』。(小字注)槍長一丈八尺,徑一寸五分,重八斤。其 木人上版,方三寸五分。」 這是唐代的規定,訓練騎槍時是左右共列四具木頭人,騎兵出馬馳入其中,對準 木人頭上的方板左右連擊;沒刺中或者雖然擊中卻被反作用力給從馬背上頂下去的都 不合格。我們還可以參考15世紀朝鮮的試驗法(《朝鮮世宗實錄》〈武科殿試儀〉): 「…立騎槍之標。(注)以芻人三分,立左右斜對。其左右相距五步,每芻人相距 二十五步,動馬後作左右揮槍勢,疾趨至左第一芻人,變作觸勢,以中其面。又橫馳 至第二芻人,變作觸勢,以中其面,又橫馳至第三芻人,變作觸勢,以中其面,卽變 作左右背槍之勢。失勢者、馬不疾者、棄鞭者,雖中不取。」 實戰中馬槊被奪或是折斷的情形很常見,因此騎槍連續刺人和騎射一樣,有練沒 練差很大;大部分人可能練的不好刺不到一兩下,但不排除真有人能左右連擊三四次 以上的--上述的訓練也只要求能夠連刺三四下,大概實戰上最好的戰績也不過如此 。至於馬上盤槍,如上述朝鮮史料所稱,是在刺到人之前才會這樣做,真要刺人就要 改成預備動作(「變作觸勢」);當然這樣虛張聲勢盤來盤去也是有機會打到人就是。 ﹍﹍﹍﹍﹍ 另外,其實戰國時代的日本很少有騎兵衝峰這檔事,下馬步戰的場合居多。下面 這篇講的很詳細又很有見地,讓他說吧。 http://kagiya.rakurakuhp.net/i_216531.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161.138

09/03 16:54, , 1F
 受訓騎兵:一二三,木頭人! (刺)
09/03 16:54, 1F

09/03 21:57, , 2F
真人一被刺到大概就廢掉了 殺傷力感覺很恐怖
09/03 21:57, 2F

09/03 23:05, , 3F
推! 另外最後那文章似乎很有趣,可惜看不懂日文XD
09/03 23:05, 3F

09/04 00:30, , 4F
如果真練熟了就有辦法在戰場開無雙了......
09/04 00:30, 4F
文章代碼(AID): #1GH6NZuk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H6NZuk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