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內戰初期,如果華北國軍不接收,一樣投 …

看板Warfare作者 (lvye)時間14年前 (2010/08/28 09:29), 編輯推噓0(004)
留言4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 引述《calebjael (calebjael)》之銘言: : 怎麼算也就20幾萬﹐怎麼變個50萬出來﹖ : 事實上詭異的就是﹐國共內戰中各戰場都是國軍多於共軍﹐ : 唯一例外的就是東北戰場﹐一直都是共軍更多。 : 杜聿明認為﹐東北至少需要國軍10個軍﹐可是現實隻有7個﹐其中還有 : 2個必須留著守沈陽守錦州。杜聿明生病離開東北的時候﹐熊式輝接手﹐ : 熊更進一步認為﹐東北國軍必須要12-15個軍。 這筆賬要看怎麼算。 四平大戰前後﹐土鱉炮黨在東北的兵力都是三十萬出頭﹐ 炮黨的正規軍數量和兵器都遠遠超過土鱉﹐不過土鱉那 邊守備任務都用非正規軍﹐國軍卻得把不少正規軍派在 這個事情上﹐能拉出來野戰機動的軍力就少很多了。 東北停戰期間﹐國共雙方都在整補主力﹐組建地方團隊等﹐ 土鱉是32 -> 34萬人﹐炮軍則是 32 -> 40萬人﹐擴充 速度還稍快於土鱉。之後一年東北炮軍的人頭數都多於土鱉﹐ 要到47年秋季攻勢期間﹐東北土鱉的人頭數才超過炮黨… 當然戰區主動權是47年春就有了﹐部隊質量是47年夏就超 過了~ : 傅作義的地盤在綏遠﹐不會北上的﹐ : 還有閻錫山﹐要他放棄山西是不可能的。 Mmm﹐如果老蔣許諾讓把熱河、興安各省的主席以及軍政大權 交給傅作義系﹐傅也不是不肯出來啦﹐內戰初期老蔣中央軍 打得不順﹐就把察哈爾地盤整個交給傅作義經營﹐傅作義就 很起勁地把聶榮臻從張家口打跑自己佔上地方~ 問題是﹐放棄華北塞八十萬國軍去東北﹐恐怕前面還在亂糟糟 地整理後勤﹐後面共軍已經從完全掌控的晉冀魯豫四省暴兵 五十萬﹐和林彪一起前後夾擊國軍了。這種架空就不必討論了 : 前面共軍那麼弱﹐要華中國軍固守......太委屈了。 : 如果國軍能夠沒有軍閥派系互相扯後腿就行了﹐ : 就完全能夠在其他戰場抽5-7個軍去東北。 : 也就是說﹐國軍至少有5-7個軍是消耗在互扯後腿上。 呃﹐扯後腿的不是派系鬥爭。老蔣本來有陸海兩路進軍東北的 計劃﹐陸路上本來想讓離東北最近的30軍(孫連仲系)和32軍 (閻錫山系)先過去的﹐結果在邯鄲被劉伯承痛擊﹐陸路進不了﹐ 隻有走海路﹐海路還被蘇聯人作梗﹐不能在大連登陸﹐隻能 從秦皇島上﹐從山海關一路打起。還是蘇聯和共黨作梗啊 :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軍令部長徐永昌所說的﹐ : 怕蘇聯翻臉。(徐永昌日記﹐1946年4月21日) : 1946年3月開始﹐南京國府跟蘇聯的關系迅速惡化﹐ : 所以國府怕國軍一旦深入江北﹐萬一蘇聯突然變臉軍事入侵﹐ : 那國軍就跟關東軍一樣﹐會連一匹馬都不能回到關內了。 徐永昌的腦袋進水了﹐當時國府要顧慮的事情很多﹐唯獨不必 擔心蘇聯軍隊大舉殺回來~ 上一年蘇聯大進軍﹐背後是靠米國 海量租借物資支撐才能發起這個快捷行動﹐46年中蘇聯連續撤 出中國、伊朗北部﹐吵著要土耳其割讓北部兩省也隻是放了半 年嘴炮﹐沒有一個大頭兵出境…還是我之前說的﹐當時美蘇爭 奪天下﹐不僅爭軍事經濟勢實力﹐還要在廣大亞非拉殖民地面 前爭民主自由的大義名分﹐牌坊還是要的~ 米國搞調停不是怕刺激到蘇聯﹐也是在世界面前爭這個大義名分~ 45-46年美蘇在很多事情上吵架﹐倒是在中國事務上表面沒那 麼緊張﹐而且還是蘇聯讓步更多些﹐45年12月的三國外長會﹐ 莫洛托夫要求蘇聯從東北撤軍的同時美國從華北撤軍﹐貝爾納 斯不肯答應﹐到第二年春蘇聯全部撤光了﹐米國還留了幾萬兵 在華北﹐蘇聯也沒太吭聲﹐隻是默默地給中共撐腰折騰國府 : 為什麼國軍沒辦法趁關系好的時候先搞定東北大勢呢﹖ : 所以﹐搶佔東北的最佳時機﹐是1945年底﹐對於國共來說都一樣。 : 共軍靠自己兩條腿﹐愣是佔了幾乎所有東北農村﹐而國軍本來就來得晚﹐ : 雖說蘇聯人不肯讓出大城市(對國軍共軍都一樣)﹐ : 但是國軍軍隊又不願意學共軍主動去佔據中小城市和鄉鎮﹐ : 國府又不願意學延安派出更多的得力的黨政工作人員去建立基層政權發展民團﹐ : 反而接收大員跟反正的偽軍土匪打著國軍旗號欺負了一大堆東北人。 : 就算蘇聯立即把大城市讓給國軍﹐國軍還是改不了在東北同樣要困守大城市的結局。 : 所以可以說﹐國軍最大的敗因﹐就是自己。 : 就是自己不能搶先在1945年發展東北﹐才會導致後來自己力量不足﹐ 呃…一開始中共冀熱遼先遣部隊往東北進軍﹐蘇軍還隻是接濟 點糧藥軍械之類﹐不敢讓其接收地方政權﹐米國拒絕蘇聯參與 對日管制﹐並且佔領秦皇島以後﹐蘇聯態度大轉彎﹐不許蔣軍 在營口和大連登陸的同時﹐積極鼓勵中共大舉進兵東北﹐並且 在蘇軍庇護下﹐縱容中共進入各大城市建立政權﹐彭真那幫人 在大城市裡過得爽翻了﹐嚴重忽視了對農村的掌控~ 45年底 中共對東北農村的掌握還很薄弱﹐四下土匪亂起﹐要到46年四 平長春大敗以後﹐才痛下決心剿匪、土改﹐切實掌握農村。 但一個月後﹐老蔣以退為進﹐宣布撤退東北行營後﹐蘇聯外交 被動﹐為避免和美國的公開沖突﹐要求中共撤出中長路沿線的 城市﹐國府即空運接收人員進入沈陽、四平、長春、哈爾濱、 齊齊哈爾等主要城市。 但46年2月﹐美蘇關系又惡化後﹐蘇聯又和中共打招呼﹐於是 四平以北就是﹕蘇聯先等中共在城市周圍布好陣勢﹐然後前腳 撤軍共軍後腳就殺進去解決掉國府黨政軍…再往北國府官員 就學乖了﹐蘇軍撤退時就卷舖蓋和蘇軍一起走 XD : 處處要看蘇美的臉色做決策。 : 後來的東北戰局都是在還債。╮(╯_╰)╭ 相當程度是還美蘇矛盾的債 :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135.192.84

08/29 23:41, , 1F
"米國搞調停不是怕刺激到蘇聯﹐也是在世界面前爭這個大義名分"
08/29 23:41, 1F

08/29 23:55, , 2F
完全不同意這種說法.要爭大義,東京+廣島這種針對都市的核攻擊
08/29 23:55, 2F

08/29 23:59, , 3F
根本不可能成為決策. 我寧願相信季辛吉《大外交》當中的觀察
08/29 23:59, 3F

08/30 01:52, , 4F
簡單地說,還是在於對蘇政策+對華內戰參與度,兩者考量的結果
08/30 01:52, 4F
文章代碼(AID): #1CU6PcdI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U6PcdI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