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老蔣創立南朝的可能性

看板Warfare作者 (無想流流星拳)時間15年前 (2009/01/08 12:06),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17 (看更多)
※ 引述《williamsky (放慢自己的速度)》之銘言: : 完東西徵完稅後,手中還會持有一萬的貨幣,所以政府可以買到九萬一 : 千個單位(用鈔票買的)和一萬塊的貨幣(收稅收來的),民間有流通貨 : 幣九萬和九千單位。這樣看來政府和老百姓都會滿開心的,了不起就是物 : 價漲十倍,民間的商品單位還是一樣多。 :   可是考慮到薪水調漲問題後這樣絕大多數的老百姓就很痛苦了,政府 : 買東西買得很開心,賣東西給政府的商人也很開心,但是拿薪水的上班族 : 和賣東西給商人的農民就很痛苦了。上班族薪水不會因為老闆賺錢馬上調 : 整,也不可能一調整就是十倍。我打工所的所得一小時六十塊漲價成一百 : 塊,但是今天我看到麵包一個漲五塊錢感覺就快瘋了,那如果今天跑7-11 : 跟你說明天起波羅麵包原本一個賣二十元變成賣兩百塊一個,你會不會嚇 : 傻掉。 這個假設是錯誤的, 你不能用你目前處於的通漲情況覺得調薪不會 調十倍, 去假設這在當時不可能. 你身處的是一個資本主義高度發 達的社會, 能夠將生活的一切所需都數字化, 而你的生活也一切需 要錢. 但別說當時的中國, 即使現在的中國, 都還未是一個完全資 本主義化的社會. 簡單一點說, 你在七十一看到麵包漲價到二百元一個會嚇傻掉, 是 因為你沒生活過在超通漲的社會中而產生的反應. 倒過來說, 一個 生活在計劃經濟固定價格的社會中的人, 來到臺灣, 也會被臺灣變 動的物價嚇傻掉, 因為他之前生活的是零變動的社會. 先想這情況, 今天中國大陸某些地區的薪資平均也不超過二千元人 民幣, 但房地產的價格是數十萬元起跳, 即使全薪儲起, 也要三十 年以上才能置業. 這個價格和勞動力價錢相比, 也一樣可以說是嚇 死人, 這卻正是大家生活的現實. 大家還不致於露宿街頭. 人民還是可以生活的, 因為我們要理解, 重心是, 生產和消費都不 一定會經過市場. 如果不經過市場, 就不涉及貨幣. 在一個資本主 義未發達的社會, 經濟活動大部份都不使用貨幣或不用貨幣計算. 為何樓價與薪資價格脫節也不會露宿街頭? 這便是答案, 事實上, 在當時而言, 工作本身的報酬, 並不見得就是貨幣, 而大家的民生 , 也不是靠貨幣去解決的. 很多時工作本身就是為了包伙食, 也就 是老闆管吃管住, 這些是報酬的大部份, 剩下來的零用才是貨幣. 這樣, 貨幣對於僱員來說就不是關鍵性的, 因為民生需要, 從衣食 住都是由工作提供的. 而這些物資的流動, 也不見得是貨幣交易, 米鋪和布鋪可以直接以布換米, 則貨幣價值對於交易就無影響, 這 樣非數字化的經濟是很常見的. 喪失對貨幣的信心並不會使經濟立 即停擺, 只是我們現在的生活太過依賴貨幣, 才會使我們忘卻了這 些基本流動. :   農夫也是一樣,今天大盤商跟農夫收購他們的農產時,農夫會用原來 : 的舊價格去賣(他並不會知道市場價格已經變了,今天政府和外國政府簽 : 了什麼合約農夫先生不會發現的),也就是一單位一塊錢,可是明天他要 : 去買東西時,什麼一單位要十塊錢唷?!(因為商人賣東西給政府他們知 : 道價錢)農夫的財產馬上就縮水十分之一,因為他賣掉了他的農產換鈔票 : 了,他只能用當時換到的鈔票去購物了。 同樣是農夫, 農場和農村是不同的. 前者是資本主義發展的產品, 而農村則是自然經濟的產物. 為何同是農業會有不一樣? 農村是農業集合體, 一群農村當中由蓄 養, 耕作, 種樹等都包辦, 農村本身先講求的是自給自足. 先在農 村裡透過直接交換或共享, 解決溫飽的問題. 剩餘的產物再放到市 場流通. 因此, 對於農村來說, 貨幣是可以完全不存在的. 他們吃 自己種的東西, 燒的能源是附近採集的柴. 農場卻是大量生產自己不能消費的農作物, 而自身的民生需要也不 會自給自足, 比方說, 甘蔗園即使種大量的蔗, 食物和能源等問題 都不會在農場裡解決. 他們的經濟方式是大量銷售自己的農作物, 轉為貨幣再購入消費品. 你說的是農場的情況, 中國卻由農村組成. 經濟混亂當然會引致他 們在市場交易中大虧蝕, 但是, 當貨幣被證實會迅速貶值, 交易者 也會立即的買物去停止貶值. 或者要求以物易物. 市場和消費者不 是機械人, 他們也會因市場情況而改變貿易方式. 他們的財產本來 就是地產, 農田, 耕牛, 而不是貨幣. :   這邊我不知道您原本所假設的(如果資源的總量增加了一倍, 不管是 : 用甚麼原因, 政府會得到的資源則是 12100, 市場剩下 9900, 則雖然有通 : 漲的存在, 但大家折損的財富其實只有 1%. 當然政府得到的是之前的十 : 倍, 可是市場還是承受得起來.),這些增加的產出如何分配的國民身上, : 那如果不分配到國民身上,那該國民收入的鈔票就不會增加,鈔票不增 : 加那他的財產就會硬生生的被通膨吃掉百分之九十。當然如果今天上面的 : 一切狀況有兩三年來做緩衝,我相信薪資所的和原物料價格會調漲來反映 : ,但當時的政府似乎需要立竿見影的效果,並沒有兩三年可以反映。所以 : 我想請問您的是,您如何讓援助物資在短期穩定物價,這對普羅大眾來講 : 我想是重要且必須的。 我們看到通漲能夠立竿見影, 物價立即上升十倍, 卻覺得物資的流 入影響物價需要兩三年. 倒過來說, 為何我們覺得現在收入調整要 兩三年, 又怎去理解物價一年上升十倍的世界? 我們今天物價沒有 一年上升十倍, 經濟的情況完全不一樣, 拿現在的經驗去看不同的 世界, 當然不通用. 記著, 市場決定商品價值, 鈔票也是商品. 若官方能得到無限的糧食供應, 只要劃一價格去發售, 比方說十元 一斤米, 就算通漲變成怎樣. 價格就會立即受這動作影響. 如市場 上有米一斤賣一百元, 那米立即就沒了買家, 有人擁有半斤米, 能 夠在某處賣到十元, 而這十元能夠從官方買回一斤米. 則鈔票的價 格與米的比例立即就上升回「10:1」. 只要官方能穩定供應十元一 斤的米, 這價格就不會有大波動. 當然重心就是官方能承受多少次「十元」, 那就是物資供應的問題 , 只要能保證十元貨幣可以買到一斤米, 你一張十元就是一斤米, 自然有人會用相當於一斤米價值的其他商品跟你換十元. 物價則因 此而穩定. 供求才是市場的基本, 其他你看到的增減幅度全只是結果. : 能是茶葉或瓷器等方便出口賺外幣的商品。 :   那接下來出現問題了,因為拿茶葉去換糧食的不會是茶農,而是購買 : 茶農茶葉的批發商(前面所說比較不有錢的小商人),這些批發商拿到糧 : 食後因為貨幣價值看貶,所以不會馬上賣掉而會囤積在倉庫中,等待到他 : 覺得貨幣價值穩定了再賣出,所以糧食還是不會回到老百姓手中。不論今 : 天我們可以利用以物易物轉手多少次,最後還是要有人去接收貨幣,老百 : 姓誠如您所說的沒有什麼選擇的空間,所以他一定要拿手中有的鈔票去買 : 東西,但是商人他為了預期的貨幣貶值,所以越早賣出去他的財產就虧越 : 多,所以在忍耐的範圍內,他們會屯貨延後售出。這樣一來糧食的流通量 : 本來就不足,加上商人的屯貨,老百姓會搶購糧食搶得更兇,物價仍會上 : 漲。 但歷史現實就明顯地指出, 物價最後沒穩定下來, 反而繼續漲下 去, 而你所說的那個囤積的商人, 做這種行為只會虧蝕, 如果他 面對一年的超通漲還去囤積, 等幣值穩定, 這個商人明顯地是投 資失敗, 他的結局不是早就破產, 便是日後囤積的糧食 (如果還 能吃的話) 被共產黨給充公了. 商品放置不賣就會貶值, 糧食不吃就會腐爛, 把糧食購入, 然後 囤積一年是甚麼結果: 他浪費了倉庫得回一貨櫃有機垃圾. 為何 要囤積在倉庫中? 今天拿到一百元, 跟明天拿到貶值了九成的一 千元, 看起來你多了九百元, 但你不是賺了是虧損了. 你失去了 一天的時間. 覺得越早賣出去虧得越多, 是錯誤的, 貨幣貶值更應該盡速流轉 貨物, 貨物本身並不是財富. 經濟本身並不是擁有貨物. 而是換 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你擁有一千噸蔗然後腐爛, 你一無所得. 做 生意的基本是貨如輪轉, 盡速將貨幣換成商品, 然後再將商品換 成貨幣, 擴張自己實際擁有的資源量. 囤積而售的情況剛好相反, 不是貨幣貶值時出現, 反只會發生在 貨幣升值的情況上. 反對屯積居奇本來就是農業社會的看法, 商 業社會則是, 流通的市場, 只會令屯積中虧損. 你不賣, 別人會 賣, 把糧食留下來腐爛根本毫無好處. :   當時中國國內商人都預期貨幣會貶,屯貨屯到要政府下令屯貨者抓去 : 關也沒用,在上海打老虎就是去抓屯貨,好死不死屯貨的大盤商其中一人 : 就是媽媽的親戚,想必說到這邊大家都知道是誰了。 剩下之後回. -- 基於飲水思源的理念, 還是該打的廣告, hkday.net --- 碩果僅存還願意和其他地區轉信的香港 BB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4.214.37.254

01/08 13:19, , 1F
市場決定的是價格
01/08 13:19, 1F

01/08 13:33, , 2F
價格的本質是貨幣與商品的相對價值.
01/08 13:33, 2F

01/08 13:52, , 3F
那只能說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形式
01/08 13:52, 3F

01/08 14:03, , 4F
信用通貨屬於市場上的商品. 這樣看就行.
01/08 14:03, 4F
文章代碼(AID): #19PNk-g3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2 之 17 篇):
文章代碼(AID): #19PNk-g3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