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為什麼沒人討論第一次世界大戰

看板Warfare作者 (阿呆￾ )時間19年前 (2005/01/02 13:2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7 (看更多)
※ 引述《ThomasJP (筆劍春秋梁父吟)》之銘言: : ※ 引述《moon0815 (阿呆￾ )》之銘言: : : 小的聽過一種說法 : : 英軍能奪下中東 : : 乃因俄軍把土耳其主力基本上消滅在高加索戰場 : : 此種說法屬實嗎?? : 消滅? : 應該說是牽制比較妥當 : 還有特別的是 : 高加索戰場一開始竟然是土軍主攻俄軍主守 : 也是件奇聞 小人是因為在世界全史看到作者說 1916年俄軍對土耳其軍的攻勢基本上消滅了二十還是三十萬的土耳其軍 並攻下土耳其要塞 連黑海艦隊都來岸轟@@ 使土耳其幾支精銳都被重創 所以才提出此一問題 : : 小人聽說1914年最後幾個月 : : 德軍的魯登道夫進攻華沙 : : 也被俄軍擊敗 : : 德軍也損失不少 : 東線基本上符合一次大戰前各國將領對"戰爭"的概念 : 是以運動戰的型式進行的 : 原因是 : 東線戰場太大了 : 沒辦法建立起沒有側翼的固定防線 : 因此戰略上態勢性的勝利要比戰術上消耗性的勝利要來得有意義 : 魯登道夫那次進攻我認為主要是圍魏救趙 : 為奧軍解圍 : 這一戰略目的是達到了 : 而俄軍在小勝之後沒有繼續原本規劃的大攻勢 : 因此戰略上德軍獲勝 嗯 的確是如此 俄軍本來好像要對東普魯士的工業區 做一次六十個步兵師加輔助部隊得的大攻勢 結果被德軍搶先了 打完之後 我想可能是彈藥被消耗掉了 而且也進入一月 即將要融雪 交通不便吧 不知道俄軍這樣的大攻勢起動 會是給德軍打擊呢?? 還是另一次的坦能堡?? 因為這次攻勢好像是要由俄軍司令來率領的 所以協同應該會比坦能堡好"一點點" 而且槍彈的準備也應該比較足一點 而且那些兵力 基本上是德國戰線 俄軍的大部份兵力 所以還滿想看看俄軍對德軍奮力一搏 能有什麼成績的 : : 還有1915年德軍雖然消滅一百萬 俘虜一百萬俄軍 : : 但是自己也損失五十萬以上 : : 這是真的嗎?? : 除了損失數字外 : 德軍還深入俄國領土 : 原來的波蘭幾乎全被德軍佔領 : 如我說說的 : 單純地計較戰術上的消耗是無意義的 : 一百萬的俄國俘虜只是消耗德軍已經極有限的糧食供應罷了 : 但是像波蘭這些地方的農業提供了不無小補的供給 : 相對的俄國的糧食就吃緊了 : 這也是俄國革命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 而且聽說到了1915年 砲兵每天只有七發砲彈 連空包彈都打出去嚇人了@@ 所以戰略地區的喪失 和 人力不斷耗損所造成社會架構改變的影響來得比較大吧 : : 如果是 那俄軍好像也沒我們想的那麼廢吧 : : 呵呵 畢竟他們跟德軍的起跑點不同囉 : : 肯請賜教 : 俄軍就是我所說過的壓路機戰術 : 以士兵的身體質量跟體積去抵銷一切的火力跟人為/天然障礙 那看來 還好俄國的單兵還夠猛 不然要用身體去抵消這麼大的差距 還真不容易 : 協約國都常有這種通病 : 認為"上天眷顧勇者""帶種是獲勝的關鍵" : 俄國戰前還有論調認為拼刺刀是獲勝的關鍵 滿屌的論調 呵呵 他們也許是拿破崙時代的前朝遺老吧 ^^ : 坦能堡戰役時用的步槍是把刺刀直接固定在槍管上的 : 整枝"槍矛"比一個人還要高...... 這我有聽過 而且聽說部隊其實有抱怨 上了刺刀的槍 命中率會變差 : 德國從一開始就比較重視"科學化"的機動和火力 : 指揮官也比較有個人自行判斷的精神 : (不過這種個人判斷精神跟時間表起衝突時,偶爾也會有些將領想要用屍體堆出勝利之路) 閣下是說法爾根漢嗎 呵呵~~~^^ 他在退役之後是不是有來中國ㄚ??? 補充一點 我不是俄國臥底ㄚ 呵呵~~~~~ -- 只有用真心 才能交到真心的朋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122.125
文章代碼(AID): #11ruQqw8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17 篇):
文章代碼(AID): #11ruQqw8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