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西瓜哲學家的誤解

看板W-Philosophy作者 (My Name)時間15年前 (2009/08/09 12:1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9/26 (看更多)
※ 引述《playskin (上山下海香蕉皮)》之銘言: : 當然啊,按照上一篇給的定義,類比概念缺乏吻合的對象, : 因此沒有一個可以被經驗的「智慧」這個對象, : 原文我舉例另一類比概念「水果」,目的就在此: : 我們經驗過西瓜、蘋果、香蕉,但是沒有經驗過「水果」。 : 按照定義,「水果」是一個超感官的概念,它和西瓜不同的是, : 西瓜這個對象本身和西瓜的定義,經過認識過程,會吻合為一, : 因此可以檢驗一顆西瓜,來印證西瓜的定義。 : 水果的定義無法透過檢驗西瓜、橘子、葡萄、芭樂......等,而週延。 : 所以水果和智慧的概念,無法通過窮舉它們各不相同的外延而被印證, : 原因很簡單,無法窮舉。 西瓜如何窮舉?請示範。 : 所以智慧的「下端」的途徑無法讓你知道「有一個智慧的概念」或 : 「有其中一個智慧的概念」這件事。 : 你出錯的地方是類比概念沒有明確的經驗對象, : 它的定義和它的對象沒有相互取代的可能。 : 簡單的講法是,拿原意概念來比喻類比概念,根本是錯的。 : 結論剛好是對的,但前提錯。 我在原論證何處主張過「智慧(或水果)有明確的經驗對象」? 你現在主張,「我出錯的地方」是「類比概念沒有明確的經驗對象」(言 下之意即宣稱原意概念有明確的經驗對象)。這個關鍵的差異使得我的類 比是錯的。 我的類比是這樣做的: 〔~(人了解西瓜概念的歷史起源→人了解西瓜概念的定義)              &  ~(人了解西瓜概念的定義→人了解西瓜概念的歷史起源)〕              │              │              ↓ 〔~(人了解智慧概念的歷史起源→人了解智慧概念的定義)              &  ~(人了解智慧概念的定義→人了解智慧概念的歷史起源)〕 值得注意的是,整個論證所使用的前提都是條件句的形式,意即,我並不 主張人能夠了解西瓜的概念定義或人能夠了解西瓜的概念歷史起源;我也 不主張人能夠了解智慧的概念定義或人能夠了解智慧的概念歷史起源。 現在你說,因為西瓜是原意概念,具明確的經驗對象;智慧的類比概念, 不具明確的經驗對象。所以西瓜和智慧兩個概念不能類比。 可是我們不會只因為兩個東西不同就不能類比,因為拿來類比的兩個東西 必然不同(否則就不叫做類比),如果只要因為不同就不能類比,那所有 類比都必然是錯的(根據定義就是錯的)。 如果我們都同意,在某些情況下,類比依然是合理的推論方式,那麼就必 須整理出一個更精確的判準,用來判斷類比對象的差異在什麼情況下會使 得類比是錯的或對的。 我提供我自己的判準: 在脈絡A中用B與D的關係類比C與D的關係是好的(對的)類比,當且 僅當在脈絡A中,B和C的差異不使B和D的關係在C和D之間不成立。 所以,在脈絡A中用B與D的關係類比C與D的關係是不好的(錯的)類 比,當且僅當在脈絡A中,B和C的差異使B和D的關係在C和D之間不 成立。 將以上判準挪回你對我的類比失敗的判斷中來看。你要宣稱西瓜概念和智 慧概念間的「概念類別的差異」使得我的類比失敗,即意味著,你主張的 西瓜概念和智慧概念間的差異,會使我在類比中,用西瓜概念企圖得到的 結論,在智慧概念上不會成立。 那麼我企圖用西瓜概念得到的結論是什麼? 是「~〔了解(西瓜)概念的歷史起源→了解(西瓜)概念的定義〕   &~〔了解(西瓜)概念的定義→了解(西瓜)概念的歷史起源〕」 然後類比為:  「~〔了解(智慧)概念的歷史起源→了解(智慧)概念的定義〕   &~〔了解(智慧)概念的定義→了解(智慧)概念的歷史起源〕」 所以如果你打算宣稱我忽略的那個類比對象間的差異,使我的類比失敗, 你必須先論證,因為智慧概念是類比概念,沒有明確的經驗對象,所以會 得出:  「~〔~(了解智慧概念的歷史起源→了解智慧概念的定義)     &~(了解智慧概念的定義→了解智慧概念的歷史起源)〕」 De Morgan's Law  「(了解智慧概念的歷史起源→了解智慧概念的定義   v(了解智慧概念的定義→了解智慧概念的歷史起源)」 但是,根據你的說法,我的論證「結論剛好是對的」,可見得,即使類比 概念不具有明確的經驗對象,而原意概念有,這個差異也不會使對原意概 念而言成立的「概念歷史與概念定義之不可取代性」,在類比概念中就不 成立了。 那麼,再根據我對類比對錯的判準,可見這個類比是對的(好的)。所以 如果你一方面認為結論是對的,也就是認為類比概念與原意概念之間的差 異,不會使「概念歷史與概念定義之不可取代性」對後者成立對前者不成 立;另一方面又認為我的類比是錯的,唯一的可能就只剩下你所持有的類 比對錯的判準不同於我在此提出的。 那麼,你的判準是? : : 換個方式問,請問因為智慧是類比概念,所以只要了解了智慧這個概念的 : : 發展歷史就能了解智慧這個概念的意義?還是只要了解了智慧這個概念的 : : 意義,就能明白智慧這個概念的發展歷史? : 你可以分別增強你 : 了解智慧這個概念的發展史(人為的) : 和 : 了解智慧這個概念的定義(變動的) : 但你不可能了解智慧,就像你不可能了解水果 請問我在論證中何處宣稱過「人可能了解智慧(或人可能了解水果)」? : : 如果區分西瓜和智慧兩個概念的類別差異,並不能使「概念的歷史解釋與 : : 概念的意義解釋不可相互取代」對前者而言為真,對後者而言為假。那麼 : : 你引用我這段以西瓜為例來說明kris的「不可相互取代說」,要如何歸謬 : : 出我是混淆了原意概念和類比概念的結論呢? : 在你來看,兩方導出的結論是相同型態的,但推論本身不是相同的型態。 : 你混淆的是原意概念和類比概念本身,你認為它們是同一件事物, : 一如我上篇開宗明義說的,你以為概念只有一種。 「概念有歷史」和「概念有定義」,我相信這兩個宣稱無論對類比概念還 是原意概念,或者單義概念或複義概念(雖然這些分類的理論出處我都沒 概念)都為真。 倒不是我認為概念只有一種。而是我認為這兩個概念的差異不足以使我得 到的結論改變。 -- 謝遜提起屠龍刀,恨恨的道: 「還是讓你到龍宮中去,屠你媽的龍去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96.190
文章代碼(AID): #1AVavMgf (W-Philosop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VavMgf (W-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