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有人對哲學、人工智慧、知覺心理學都有꼠…

看板W-Philosophy作者 (讀者)時間18年前 (2006/07/06 14:28), 編輯推噓0(004)
留言4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3/69 (看更多)
※ 引述《reader (讀者)》之銘言: : 3. 智能機器、意向機器與意向立場 : 但在討論意向機器之前,需要先釐清的東西還有許多,例如意向立場就是 : 其中關鍵的問題,人類很容易因為各種因素而相信某物具有意向,特別是 : 竉物就是,在什麼情況下才能客觀地決定意向,就是需要回答的問題。 : 因此,人類是否因為物體的構成、外型或什麼非關結構性的問題,而傾向 : 以此決定意向性,正是意向機器的一個障礙。 : 例如你如何知道你所面對的是一個人? 你是不是因為它的外型而決定它是 : 具有意向性的? 是不是因為你知道它跟你有著共同的系譜關聯性而決定? : 有哪些是人類中心論立場,哪些比較有客觀性? : 當你面對一個外星生物時又該怎麼判斷? 我們發出訊息到外太空,然後在 : 某一天收到明確的回音了,這跟圖林測試又有什麼不同? 但只怕全世界都 : 不會在乎對方有沒有心靈,或者說預設對方有心靈,而這就是意向立場的 : 問題。 : 如果不去仔細解決這樣的問題,意向機器根本沒有實作的可能。沒有辦法 : 處理意向機器的問題,單就智能機器的研究,一直在講它沒有心靈,根本 : 就缺乏意義。 : 更何況一個智能機器加上情緒表現加上美麗的人類外貌,就足以讓許多人 : 願意相信它有心靈,而全然拋棄任何知識上的認定了。不解決意向立場的 : 問題,心靈哲學恐怕會有自我邊緣化的危機。 補充一下這個部分,其實 Paul Churchland 的 Eliminative Materialism 就已經頗有這個意思了。 不過我不喜歡談這個部分,只是提供參考。就個人意見而言,Eliminative Materialism 是有一些太過極端的論點,人類做為地球生物演化過程的最終 生存者之一,必然內建著反映現實、利於生存的系統結構,我們不可能輕易 論證存於人類心中的概念是虛假的。 所以我並不贊同那麼極端的說法,但這類說法的出現,已足以證明心靈哲學 開始受到質疑。只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應該會見到許多詞彙的意義逐步 往著利於電腦可以有心靈的解釋浮動。 這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在心靈問題上,哲學就像是訂製產品的客戶,必須要 開立清楚的規格書,讓廠商(電腦科學)製作出符合規格的產品,如果規格 開得不好,可以隨人解釋的話,不是發生爭議由公正第三者(社會)認定, 就是廠商偷工減料隨便做,或是根本就不接訂單。 現在的問題就是,似乎這個客戶有很多想法,卻不想認真開立規格書,許多 東西都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甚至有些任性地指定作業系統(人類大腦), 加上這個客戶可能有付款問題(社會影響力式微),實在不是一個好 case. 所謂自我邊緣化的危機,就是這個客戶若不面對現實,例如好好了解技術的 進展而不是只知道指定作業系統,把想法規格化而不是只想看到產品然後說 合不合自己的意思,製定階段性發展目標(智能機器、意向機器、心靈機器 等等較細緻的區別)而不是想要馬上看到成熟的產品,或是最起碼的要能夠 付出令人滿意的價格... 一些該做的事情都不做,最後就是沒有廠商理會, 想法再多再好也沒用。 我知道很多人其實是想做產品比較評論,但現在的問題是沒有產品。很多話 說起來就像是在說一台滑板車沒有動力系統不是一台好車一樣,問題是對方 本來就是在做滑板車而不是頂級跑車。但若說滑板車廠商永遠也做不出跑車 也可能說得太快了,未必是滑板車廠商哪天改做跑車了,最可能的狀況是, 廠商做了有動力系統的高速滑板車,而社會對於跑車的觀念於是產生變化, 例如若出現一台有 180 公里時速並有外殼的四輪 Segway 又算是什麼呢? 最終我們都會面臨一個人與機器的界限逐漸模糊的時代。對於這樣的未來的 想像,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分法就可以解決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6.17.19

07/06 16:16, , 1F
哈哈哈....
07/06 16:16, 1F

07/06 16:23, , 2F
我突然覺得之前的討論都在浪費時間說。
07/06 16:23, 2F

07/06 16:23, , 3F
你其實只是想要重複你對未來的某種想像而已。
07/06 16:23, 3F

07/06 16:28, , 4F
我是覺得,哲學是不會死掉的。不過可能一直在邊緣是真的。
07/06 16:28, 4F
文章代碼(AID): #14hArzT7 (W-Philosop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3 之 69 篇):
文章代碼(AID): #14hArzT7 (W-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