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justification內在論與外在論的問題

看板W-Philosophy作者 (realove)時間19年前 (2005/06/29 15:0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久沒讀知識論了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Gettier Problem說明了Justified True Belief不是知識的充分 條件 但至少一般人對知識的要求至少必須是Justified True Belief對吧?(嗯 應該 也會有人對這點感到懷疑 知識需要被證成嗎) anyway,先撇開這些人和認同gettier problem的人不管 到底什麼是justification? 主要有外在論和內在論兩種看法 大致上 內在論者認為 我們要能說一個人知道某件事 除了那個人必須不僅僅要相信 某件事為真 他的信念也確實為真 而且他還必須掌握足夠的證據相信他的信念為真 但外在論者則認為 只要那個人獲得信念的過程是可靠的 而且那個人的信念確實為真 那麼即便他不知道他自己獲得信念的過程是可靠的 這時候仍然可以說他知道那件事 但內在論與外在論的爭辯或許會遇到一個兩難: 如果兩者所爭辯的問題是規範性的 也就是說 內在論者會認為在內在論justification 標準下的justified true belief才有可能是知識 然後外在論者會認為在外在論 justification下的justified true belief才有可能是知識 那麼兩者間的爭辨只是語言上的爭辯(verbal disputes) 換句話說 即便外在論者 與內在論者 對於某一個案例中的事實陳述都同意 他們還是有可能對於一個人有沒 有知識 這件事上意見分歧 舉例來說 有一個人 他所相信的事 總是為真 但他不知道 為什麼會這樣 這時對外在論者而言 會認為這個人對那件事有知識 但對內在論者而言 他對那件事則沒有知識.. 解決這種語言上的爭辯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就是說 那個人在外在論的標準下具有知識 在內在論的標準下則不具有知識 但這種解決方式 恐怕不是知識論學者能夠滿意的答案 因為他們所想知道的是 那個人到底有沒有知識.. 而如果是這樣的話...仲裁外在論與內在論孰是孰非的問題的解決方式 無非就是訴諸我們 在該例子中的直覺 如果我們在剛剛舉的例子裡覺得那個人有知識 那麼這就表示 外在論是比較站 得住腳的理論 反過來說 如果我們覺得那個人沒有知識 那麼這就表示 內在論是比較 站得住腳的理論 但如此的話 內在論與外在論所爭辯的問題就不再是規範性的問題 而是描述性或解釋性 的問題 換句話說 兩者所爭辯的是 哪一個理論最能夠捕捉住我們對於知識的直覺判斷 我們對於一個人有沒有知識 會有很多個別直覺上的判斷 例如在A1,A2,A3,A4裡的例子 裡 我們認為一個人具有知識 在B1,B2,B3,B4的例子裡,我們會認為一個人不具有知識 而最能符合以上對A1A2A3A4B1B2B3B4的判斷的理論 就是比較好的理論 但如果是這樣的話 大概不禁會懷疑為什麼我們需要知識論 如果我們在個別案例中可以很 清楚地知道一個人有沒有知識 我們為什麼需要理論來告訴我們一個人有沒有知識 的確會有一些hard cases 在這些hard cases裡 我們的直覺不是很清楚地告訴我們 一個人是不是有知識 但在這些hard cases裡 給出兩個相反答案的理論 哪一個才 可靠呢..(似乎還是要訴諸直覺對案例的判斷 否則無以解決..當然這裡我以經預設了 理論沒有內在的不融貫 像外在論與內在論兩個都是融貫的理論) 在這些hard cases裡 理論似乎不能提供比直覺更好的答案 有人或許會說 hard cases是特例 理論在非hard cases的案例裡還是很好用壓 但同樣 地 直覺在這些非hard cases裡也很好用 理論也不是憑空想像來的 而是根據這些非hard cases裡的直覺判斷 generalise 而來的 所以 總結來說 如果知識論從事的是一種規範性的探討的話 那麼對於一個人有沒有 知識 往往就只是看你怎麼訂定"知識"的意義,這樣的話 知識論就沒啥好做的了 每個人都可以說他在某種意義下擁有知識 而如果知識論從事的是一種解釋性或描述性的探究的話 那麼知識論本身的用途或許會 讓人感到懷疑 它必須要說明它如何好過在個別案例中訴諸直覺的作法 anyway..前幾天聽完演講後的一些感想 隨手寫了下來 寫得有點雜亂 很多地方可能也有漏洞 請多指教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50.203.155.84
文章代碼(AID): #12maYrZv (W-Philosophy)
文章代碼(AID): #12maYrZv (W-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