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關於理性與非理性的問題?

看板W-Philosophy作者 (beings)時間19年前 (2005/04/22 15:40), 編輯推噓-1(01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7 (看更多)
※ 引述《A1Yoshi (寬廣 無際)》之銘言: : ※ 引述《ssnoww (beings)》之銘言: : : 從唯物論觀點看不到的意義上找。 : 呵呵,你總愛這樣回答問題。我只希望你自己回答自己這個問題的時候不 : 要這樣回答囉~~~~ : 因為這種回答實在很糟。 我只是引導你警覺自我判斷力侷限外的現象。 : : 的確不是所有人都能。 : 是沒有人能吧?否則舉個實例出來,誰可以只透過內省以及先驗推理知道 : 神經元和神經元之間有gap? 這不只是針對知性決定理性因果的問題(但我承認這種可能的情況)。 : : 那是醫學上為了治療生理上的缺陷或可能強化某種功能的知識。並非由它的運作本身來 : : 決定心理上的運作意義。說到認知神經科學,有興趣可以看看愛因斯坦的腦分析報告及 : : 牛頓雜誌關於腦神經膠質細胞的研究進展之間的關聯。 : 挖賽,推薦神經科學讀物給我哩~~~~ : 關公耍大刀也不是這樣個耍法。話說回來,你真的知道什麼是神經膠細胞 : 嗎? 從發現得知它可能是負責化學變化的思維介質。 : 另外,認知神經科學和醫學可以不相關,認知神經科學基本上不以治療為 : 目標。認知神經科學希望瞭解大腦如何運作,並以此解釋關於心靈的問題。 但它必然得面臨侷限,最後將停留在解釋的一端。而心靈運作的未來,必然得靠「時間」 及哲學上的量子化狀態做為判斷條件(理論假設)的搭配。從科學結果來解釋哲學是一種對 的向度,這也是理性反思時對知性經驗必不可或缺的尊敬態度。但這不是一切,最好從整 體多向度出發,將世界、現象與物自身進行本質串連(經過理性現象直觀及科學結果辯証 的過程),並以其為基礎,以一時的或可能形式的界限區分環節。避免單面武斷的由理性 沉思或經驗事實來決定因果。前者落入某種現象形式或壓抑現實的侷限,後者落入缺乏統 一而寬廣的觀念及壓制創意的侷限。 愛因斯坦之意義整體論的設想為:「每一個可接受的科學術語作為它的由感覺要素構造的 因果必然有它自己的單個的經驗內容←太狹隘了,根本難以容納深刻的理論,其實只要 它所屬的理論整体具有經驗內容就可以了。」 -- 我思故我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85.211 ※ 編輯: ssnoww 來自: 218.162.85.211 (04/22 15:55) ※ 編輯: ssnoww 來自: 218.162.85.211 (04/22 15:56) ※ 編輯: ssnoww 來自: 218.162.85.211 (04/22 18:47) ※ 編輯: ssnoww 來自: 218.162.85.211 (04/22 19:05)

218.166.210.211 04/23, , 1F
看不懂。
218.166.210.211 04/23, 1F
文章代碼(AID): #12QAfvcg (W-Philosop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2QAfvcg (W-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