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第5回MMD杯本選 部份影片介紹 -1-

看板Vocaloid作者 (WildDagger)時間14年前 (2010/08/29 17:2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C_Chat 看板 #1CUW6b8U ] 作者: hoyunxian (WildDagger) 看板: C_Chat 標題: Re: [閒聊] 第5回MMD杯本選 部份影片介紹 -1- 時間: Sun Aug 29 14:43:47 2010 ※ 引述《hirokofan (笠原弘子 命!)》之銘言: : http://www.nicovideo.jp/watch/sm11819454 : 【第5回MMD杯本選】 ちょっと宇宙行ってくる!SOMESAT PV : 640x360 16:9 30fps 39.23MB : 神PV 稍微補充一下貼在K島中關於影片的小知識+新補充 SOMESAT是什麼? 正式名稱為SOcial MEdia SATellite development project, 簡稱為SOMESAT,中文可以翻成「民間媒體衛星開發計劃」。 這是一個屬於NICONICO技術部的特別企劃, 發案者是NICO上最有名的兩個發展航太科技不遺餘力的超電磁P尻P(野尻抱介) 早期的名字是HAXA(Hachune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 這個名字源自於日本太空總署「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 計劃的目的一如初期名稱所示,是將はちゅね送上宇宙的企劃。 後來計劃更改成不僅僅是はちゅね, 初音未來以及各種角色也都希望能送上宇宙的企劃, 於是改成現在的名字,但目前主要仍是讓はちゅね登上宇宙。 目的之一便是如影片所示, 開發能讓はちゅね在宇宙揮蔥的超小型衛星 (超小型衛星大小通常是如手掌般大,日本不少大學都做過, 台灣則是曾由國家太空中心(NSPO)做了兩個番薯微衛星, 但可惜的是當時政治環境爆差,沒有國家願意借火箭給我們發射, 最終計劃在製造出兩個完成品後於2005年中止) 此外,影片中的SOMESAT完成版和超電磁P提案的衛星有少許差別, 但基本設計目的都是相同的。 影片中的火箭是? 根據NICO網民的研究,是日本JAXA開發的H-IIA204型火箭。 使用四具SRB的機種(Solid Rocket Booster,固體燃料火箭推進器) 雖然尚未搭載過隼鳥號類型的月球、小行星或行星探測器, 但就其他方面的推進而言,應該是足夠將影片中的隼鳥2號和7顆微衛星射到宇宙去 隼鳥號不是在6月13日回來了嗎?怎麼影片中又出現了另外一個隼鳥號? 目前多數NICO網民是將影片中的隼鳥號解釋成「隼鳥2號」 繼承2010年6月13日返回地球的隼鳥號的任務, 同樣是小行星探查和採集樣本,這次由於軌道因素而不去糸川小行星 而是改前往編號為162173的1999 JU3(您沒看錯,這顆小行星還沒定名) 由於隼鳥號的種種問題而更改了一些構造 (實際上隼鳥2號外型未定,故影片中使用的是仍然是隼鳥號的模組) 可惜的是日本政府對於宇宙開發投注的預算過少, (當初據說是台灣過去的蓮舫主導砍掉了不少JAXA的預算, 導致於JAXA相關的影片常常會看到一堆日本網民狂喊「蓮舫去死」) 隼鳥2號的預算也發生嚴重不足 (原本開發預算為15億日圓,後來砍到5000萬日圓, 但是到了目前總開發預算只剩下3000萬日圓,只有最初預算的50分之一), 能否於預定中讓隼鳥2號於2014年升空實際上還是個未定數。 中間為什麼有幾段是停格畫面而且畫質低劣? 這邊是模擬火箭發射實況轉播的畫面。 (http://www.nicovideo.jp/watch/sm10789812 ←這個是破曉號和IKAROS發射升空的轉播) 實際上火箭升空時內部攝影機的畫面就一如我們在影片中看到的那樣, 攝影機拍下的是「靜止的連續動態畫面」。 而且畫質也不會高到哪裡去,因為這些攝影機的畫面基本上是做確認用的。 SOMESAT衛星分離後的那一段畫面看不太懂 由於衛星分離後(尤其是像這樣彈出去的)會姿勢不安定, 因此這邊的畫面主要是呈現姿勢控制裝置的啟動。 首先是使用恆星追蹤器確認星空中恆星的位置, 進而確定XYZ軸方向,最後再行姿勢控制 雖然基本上小型微衛星用不到這麼高等級的三軸飛輪控制裝置就是。 (這一段畫面應該是向隼鳥號致敬的, 因為如此大型的姿勢控制裝置在隼鳥號上裝了XYZ三軸, 但隼鳥號的三軸控制裝置問題越出越多,多到最後回地球時幾乎全部都不能用了, NICO上有網民就懷疑JAXA向美國買的是不是瑕疵品, 但隼鳥號最後透過電腦程式、化學助推引擎和太陽風成功控制了姿勢) 影片快結束時MIKU等人喝的是什麼? 標籤上是寫著ミクペタンA, 不過應該是指日本大正製藥生產的精力補給品リポビタンD (功用類似蠻牛,會把標籤改掉大概是版權問題) 這個畫面也是向隼鳥號致敬的。 隼鳥號2005年著陸採集行動成功後,隼鳥號官網上的「Hayabusa Live」專欄中, 貼出了當時控制室內部的一些照片, 其中某部分的照片是「越來越多的リポビタンD空瓶」, 後來在關注者群中成為了話題。 影片結束時聽到很小聲的怪聲音? 那個正是2010年6月13日21時51分(台灣時間)左右,隼鳥號突入大氣層燒毀後, 由釋放出的樣品艙在21時56分左右發出的無線電訊號聲。 本來這個無線電訊號聲的意思是「減速用降落傘正常打開」。 (因為衝入大氣層時速度接近音速,如果降落傘沒有打開的話, 屆時樣品艙會重重摔在地面上損毀, 2004年美國發射的起源號(Genesis)便是因為降落傘沒有正常打開, 導致樣品艙重重摔在猶他州沙漠中,嚴重損毀, 進而讓樣品艙內的太陽風粒子遭受汙染到差點變成無用廢物的慘況) 但由於隼鳥號故事的緣故,多半NICO網民是很詩情畫意的解釋為 「我回來了」 順帶一提,關於隼鳥號的MMD影片: http://www.nicovideo.jp/watch/sm11819492 【第5回MMD杯本選】カムパネルラ~はやぶさへの想い~PV【めぐっぽいど】 這個也不錯喔。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209.133

08/29 16:26,
長知識了^_^
08/29 16:26

08/29 16:34,
這部太熱血了.....loop中.......
08/29 16:3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209.133 ※ 編輯: hoyunxian 來自: 59.112.208.30 (08/30 07:59)
文章代碼(AID): #1CUYSg_y (Vocaloid)
文章代碼(AID): #1CUYSg_y (Vocal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