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發問] 大台北地區堤防的高度及需求?

看板Urban_Plan作者 (recta sequi)時間15年前 (2009/02/17 00:37), 編輯推噓4(403)
留言7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1998.10.23 中國時報 水災、坍方、山崩責任何在 高玉樹(作者為前台北市市長) 前幾天各大報都以大題目熱鬧報導這一次颱風水患,如汐止、內湖、五股的災害等,也提 及我國政府經濟部水資局長徐享崑轟責陳水扁市長,舉出中山橋不拆為其主要的原因,筆 者感覺頗為奇異之談。 玉樹從省轄市到院轄市,前後擔任十一年的台北市長,對大台北地區防洪治水自覺負起重 責,因事關人民的生命財產,在職中都不敢疏忽也不逃避責任,可說對大台北地區防洪治 水是漩渦中出身的大專家,這一點與政府水利單位官僚或專家的空虛的理論講話,甚至舉 出兩百年頻率等顯有不同,事實上向來都不逃避責任。我們的祖先大禹以「治水治天下」 理念,在老時代是第一位治水成功的統治者,其留下寶貴的治水教訓「不要與水爭地」, 迄今仍是正確的道理。 大台北地區四週山圍的大盆地,颱風雨水只有一個關渡的出口流出外海,所以雨量過大時 ,台北盆地必有淹水地區,水淹一段時間之後慢慢由關渡的出口流出。我國的中央水利單 位經濟部水資局(前水資會)及省水利局不知何種根據,前先開闢二重疏洪道之後,自認 台北平原治水已有成果,而把五股、泰山地方原有的大面積淹水區改為建築用地似圖利地 主,現大樓林立。二重疏洪道開闢至今,其廣大河川地都沒有淹水過,現變菜園。而台北 市區的社子島及廣大的關渡平原被保留為大台北盆地唯一的淹水區迄今不能建築。同時陽 明山管理局根據當時省水利局的提案,為防止士林地區淹水,把基隆河的士林地區河道改 道,在百齡橋地區強制徵收民地,開闢一條新河道流出社子島連接淡水河,而士林地區河 川公有地填河之後部分出租給官邸一批人員圖利。百齡橋強制徵收的民地部分現變為足球 場。再在基隆河內湖段本來是兩個大轉彎的長河流,兩邊都是河川地淹水區,面積很大, 在黃大洲市長時代受上級水利單位點頭,以「截彎取直」大大縮短河流,把大面積的淹水 區河川地及廢河地以築堤防改為建築用地,也是不無圖利地主之嫌,其後果基隆河上游就 是汐止地區排水受阻造成此次水災。以上三個實例可證明我們中央水利單位明顯地違背大 禹留下教訓「不要與水爭地」,即開闢二重疏洪道及內湖的基隆河截彎取直來消除超大面 積洪水淹水區,造成此次災害難免被指為圖利地主之嫌。 這一次經濟部水資局長徐享崑開口指責台北市長陳水扁其不拆中山橋所引起的大水災。中 山橋從開始到現在包括最近的大洪水都沒有淹水過的紀錄,如這次橋下還有兩公尺空間, 怎麼會引起汐止、內湖的水災呢?這是天下奇談。中山橋雙邊河中都有高速公路及新生北 路高架道路巨大的橋墩明顯地阻礙水流,但水資局向來隻字不提。我們政府聰明的官僚一 碰到災害時,都是抓一個題目來推諉責任。本人市長任內有兩次台北市市區部分淹水過。 一次是堤防內圍地區下大雨時抽水站的能力不夠,致部分市區淹過水,但不嚴重。還有一 次在東區撫遠街通過中山高速公路下面的空洞,因深夜開始下大雨,水門管理員沒有及時 關閉,致洪水流進東區,所有的大樓地下室都淹水過,受災相當慘重。 再說這一次基隆河的汐止段為什麼淹水那麼嚴重?其主犯是台北內湖地區的基隆河截彎取 直,把大面積原來的淹水區建堤防改為建築用地,應是主要的原因。同時南港及汐止河川 地也被亂開發填土建築等,這種事實都沒有聽到經濟部水資局提起,省府的水利單位也沒 有文章,而主管地方單位台北縣政府事實上拱手旁觀,這種情況不提,單挑出中山橋不拆 為題目來矇騙社會,這個真是滑稽之談。 茲本人鄭重建議: 1.基隆河截彎取直地段應研究部分堤防拆除恢復淹水地區。 2.二重疏洪道及百齡橋下基隆河的大面積河川地應該再挖深增加貯水容量。 3.社子島新建初中及海事專科學校可大規模建築校舍而禁止民房改建頗為不公。 4.台北市所有下水道系統多年來沒有全盤清理,應大規模動員所屬單位大大清理以求暢通 。 5.台北市抽水站應增加抽水機而嚴格管制看管人員及時關閉水門後開動。 6.內湖至汐止山區原由軍方擅自開闢十八洞高球場,因冬天雨水太多後來移到桃園改為靶 場及軍方公墓,嚴前總統葬在此地。因軍方一向做事霸道,其留下山坡地保護及排水系統 恐有問題。因附近山區已大規模發展為現代化社區,故建議縣市政府迅速調查辦理。 以上以八十多歲的老人講話不保留,請多多原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1.250

02/17 00:53, , 1F
結果百年古蹟中山橋還是落得被拆除的命運,但問題未解,最後還
02/17 00:53, 1F

02/17 00:53, , 2F
不知道他的建議到了幾個? 中山橋還在曝屍中
02/17 00:53, 2F

02/17 00:55, , 3F
是靠花大錢蓋的員山仔分洪道把基隆河洪水排掉,中山橋白犧牲了
02/17 00:55, 3F

02/17 01:00, , 4F
分洪道旁邊是瑞芳國民黨票倉 當時市議會強烈反對分洪
02/17 01:00, 4F

02/17 01:00, , 5F
帶頭的議員叫林晉章
02/17 01:00, 5F

02/17 02:02, , 6F
這種事情台北人是不想知道的XD
02/17 02:02, 6F

02/17 10:37, , 7F
高市長見解的確乃中肯之言
02/17 10:37, 7F
文章代碼(AID): #19cPPWOZ (Urban_Plan)
文章代碼(AID): #19cPPWOZ (Urban_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