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關於比賽..

看板Univ_BRDance作者 (生活藝術大師 ￾ N)時間14年前 (2009/11/03 17:23), 編輯推噓4(4021)
留言25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7 (看更多)
有個說法,跳舞的技術,世界級的老師也只敢在教室教學生.沒人敢寫書出書. 這.是有原因的. 因為大家都覺得自己境界不夠,對某些東西可能了解依然不深. 所以沒有資格出書.畢竟寫書寫出來的東西,必須釋聖經,沒人自認有那個本事. 一般看到的書,也多半是步伐方向這種公式化的書,而不會有力量線條這些內容. so...我也不敢在板上PO技術文...沒那個程度壓. 這邊我也只是大概解釋一下這些東西到底在講啥..XD 至於這些東西最好的做法要怎樣做,我在跳舞跳個50年後看有沒有資格在po出來..XD ※ 引述《ritzen (Ritzen)》之銘言: : ※ 引述《ceca (生活藝術大師 ￾ N)》之銘言: : : "跳舞要拉對角線,這可是台北林清煌教的喔" : 說一下為何要有對角線吧~ 我們平常走路時候 身體是放鬆的,可是為何行進間左右腳 : 不斷的交換重心,我們卻可以感覺到平衡? 是因為我們會很自然的用手前後擺盪 來協調 : 身體的單點支撐腳。但跳舞時候可不行,而且尤其是拉丁舞 單腳重心的時間又特別長, : 若你無法平衡自己,那更不要說跳舞了。 身體的對角線主要是在平衡身體重心,想像右肩 : 到左臀 與 左肩到右臀 有一個拉力來維持你移動時候 上半身不會亂晃 可以保持在單腳重心 : 。簡單來說,切換對角線與移動的時間是分開的。這裡是用在WALK~ 但其實對角線的觀念 : 對於任何動作都非常重要,包含轉圈也是,因為這是上半身的平衡。 : 這裡拉丁比較明顯,但其實摩登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個東西聽過很多次,害我有過很多想法. 後來才發現他們真正要講的東西是.身體線條的收放. 原PO講的已經差不多是那個意思了,不過還有一些東西. 舉個例子,Natural turn的第一步右腳前進. 這時是左腳推送,然後力量要透過腳後跟,傳到腰椎劍錐,在發展到頭部以及手架. 這時主要力量的傳遞,就是左腳直通道左手架子,右手架子則是拉開平衡左邊架子. 然後身體的rotation自然就形成,這個rotation不再只是為了做而做,而是有力量的傳遞. (我看過有歪國人用的詞是torque,指身體的扭轉而不單只是整片旋轉) 這大概是所謂對角線的本意.教學生怎樣把身體的扭轉做得更完整以及自然. 只是通常會看到有人練成左邊架子拉太前面,右邊架子拉到後面,然後身體整個歪掉. 因為沒軸心的情況下,身體怎樣轉都只會是歪的. : : "跳舞你的背肌要跑,這可是台北施達宗教的喔" : 這感覺應該是摩登比較明顯,摩登是兩人非常接近的舞蹈。而且過程中兩人的位置其實在 : 不斷交換(轉圈),用背肌的交換來完成換位,比較不會讓你把女生丟出去兩個人所產生的圓 : 不然男生(尤其是跳過拉丁),很容易以自己為軸心,就把女生在外圈甩來甩去。 : 但是拉丁背肌的使用則是另外一種解釋了,應該不會有人跳拉丁要用背肌跑 XD 就如原PO寫的,這個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要做到身體的交換. 使用背肌做到左邊的rotation換成右邊的rotation. 然後進而使用背肌來改變舞姿或是改變腳步,而不是頭手身體腳都分家. 不過其實講這個東西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 讓學生可以更了解最基礎的軸心. 因為太多人跳舞,力量是據集在腹部,腹肌很用力,但背肌是鬆的. 尤其是後背腰部那段,是人類最難練的線條位置,也是很多高手功力強弱潛力與瓶頸的原因. 踢足球要腰馬合一,講的也正是這個背肌的部位,掌握上下半身的連結和控制. so.那邊正是最重要的地方,身體力量是否可以通順,線條是否可以完整. 那個地方剛好是丹田,也是身體內力的總控制中心. 腹肌有好幾塊,負責控制,背肌有兩大條,負責支撐發力. 所以通常腹肌控制feeling,兩人的contact,背肌負責力量的傳遞以及線條的強弱. 但通常都被做成,腹肌把所有工作全包,背肌則是放鬆放爛. 就這樣,摩登軸心抽不起來,身體垮掉,脖子拉不長,架子打不開. 跑起來好像很快,但是線條沒拉身體鬆散.腳跨很大步,但是沒有力感. 跳舞很痛苦,舞伴更痛苦腰會被男生壓得很痛. 所以老師會希望學生走walk,前進後退的發力要從後背兩條肌肉來發,不要是腹肌. 才會說"要move要靠背肌來跑" : : "跳舞轉圈要用頭帶,這可是歪國路卡教的,這是最新的跳法喔" : 嗯 這很屌 不過應該是具備了一些基礎以後再去想這問題。不然很可能看到一個跳摩登 : 的頭在亂轉。 : 對於跳舞的方式,其實每個人都有他的重點跟學習方式。摩登我剛好有上兩間教室的課。 : 一邊叫我 NO Sway, NO SWING JUST MOVE : 一邊一直強調 SWAY SWING,NO move.. : 因為是兩邊幾乎同時開始上摩登的,所以我一直在撞牆,搞不懂他們是不是在跳同一種舞 XD : 一直到半年後,慢慢感覺有些許共通點,一年多以後 才發現他們在講一樣的東西... : 只是出發點不同.. 呵~ 但你現在問我該跟誰學會比較快,我只能說 你自己要去聽聽看才知道 : 有些人習慣把舞講的很複雜(清楚) 有些人覺得越簡單的東西才是越難的 給大家參考 : 我不太會打字~ 應該建議 C大 多發表些技術性的文章。 其實目的只是讓學生力量是要冠到頭頂的. 但是畢竟歪國人來台灣一次大概只能上你一個小時. 軸心力量這些東西,可能要上個50,100個小時才粗有所成. (老師去英國上同一個裁判的課上6年,第五年才自認小懂軸心) 因此,他們只好用比較攏統的辦法點你,看你是不是天才一點就通..XD 舉個例,不太好轉的double reverse第二步. 你要讓女生做根轉,你必須swing up,然後右腳跟上女生的身體領導他跟轉. 這時你的力量一定是抽很高很長,利用往上抽的力量來帶動身體的swing和sway. 而往上抽的最後力量釋出點,就是頭,因此會有一點點頭領導的感覺. 或是換句話講,你要做到頭領導,你就必須把整個身體的軸心都往上抽到很強. 這樣自然會轉得過. 可惜太多人沒聽懂人家真正的含意,然後誤解亂做,轉圈就在甩頭. 至於歪國人,他賺了你的6000塊後回國,其實他也很心安. 至少他點過你甚麼是軸心,甚至還點出延伸意義,用簡單的辦法含括非常多的基礎和學問. 只是有沒有本事領悟吸收,端看你個人資質. 就這樣,仿間流傳太多的小技巧,小技術,當然這些東西背後可能都很有學問. 但是有沒有想過,當你真正有過某門某派正統的訓練. 從軸心,重心,旋轉,移動,線條這樣一路走過來. 這些小技巧,小技術其實是可以很自然都做到的,不需要特別去強調. so...不少老師都講過,跳舞其實沒那麼複雜,跳舞就幾個根本而已. 當然如果你是喜歡複雜的學生,你要多複雜,老師就可以教你多複雜. 一個Natural turn講50個重點算小case... 但是其實老師希望你跳Natural turn時,只需要想音樂,其他都不用想. 畢竟跳舞不是在寫論文,不用一堆公式推導,數據分析,圖表來顯示自己很專業. 南部的老師水準落差太大,和台北的世界不一樣. 有空來南部玩,去舞動人生或是統領國標時間看看. 和雅士達你們可以看到的"老師"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不要怪我在南部瞧不起人,因為....自己看了就知道. 摩登就算了,還沒那麼嚴重,要是看到拉丁的話就更...XD....見識一下甚麼叫職業A組... 然後在想想,要是你呆呆的上這些老師的課一上三年五年十年... 你會不會心寒...=.= 南部每個學過幾年舞的人都掛個老師的頭銜. 然後學生還會問說"通說某某某老師不是職A嗎?" 然後我還在想,他不是半年前還在比業B沒進決賽就吵架說不跳了? 教舞本來就沒要求一個老師一定要是經過大風大浪,或是一定要業5職A冠軍. 但是也請不要太浮報自己的程度,然後還去攻擊那些真正有程度的人. 更嚴重的是,沒那個坎請不要亂當裁判. 以前某場比業餘五項時,旁邊的裁判還有前一場業B還跳輸自己的選手在當裁判. 我看到都一整個冏不知道要寫在哪裡. 南部很常發生舉牌,1~8號碼都有的情況. 是因為不公平媽?...no no no ...他們其實都是很公平的. 小時候不懂,還會以為是買賣成績,後來才發現,這是因為那些裁判根本不懂甚麼叫跳舞. 以至於一堆人只會看速度,只會看誇張,跑最快動做最大的就給冠軍. 除非你是繼跑得快,型又維持的好,音樂又準,動作又漂亮又優美,才會全拿1. 這也是老師說的,其實要拿冠軍,你就要跳到不管裁判怎樣判你都是冠軍的水準. 你拿不到冠軍,也許你的功力確實比第一名好,但也代表你還有所不足. "你必須承認,你在一般人眼裡,依然是比較差的那個" 不要覺得比賽不公平,其實那些裁判也是用他們自認為最公平的方式在判. 所以你必須跳到明顯的就是比別人好,讓無論哪個層級的裁判都不得不給你第一名. 至於大陸,拉丁快速起來是他們國家下重本,直接請那些大師去訓練..XD (台灣也不少老師被請過去過.) 以至於原本身處於標準舞亞洲第二把交椅的台灣,就..差不多要讓位了. 但大陸強的也只有學校專門訓練的那一小群. 上次舞伴去大陸研討會(國際政治所,所以亞太研討會要跑對岸) 也去偷看了一下那邊的標準舞. 其實他們普遍的標準舞水準,還是沒辦法和台灣相比的. 但是可怕的不是現在,而是將來他們就會有強悍的本土師資.. 一個國家標準舞要強,最重要的問題在於師資. 有境界夠高的老師,就可以在本土直接訓練從小跳舞的選手. 讓他們走最短最快的路,到達最高的頂封. 這也像原始人活個幾千幾萬年也不會懂微積分. 可是現在人,20歲不到就可以解ODE,PDE一樣. 就像棋靈王說的,這是一種傳承.也是為啥選手都要到歪國進修的原因. 大鄭老師那個年代,台灣沒啥本土師資,畢竟台灣很晚才開放標準舞. 所以在本土跳到職A,但是看到歪國人,就發現為啥自己和別人完全不一樣. 於是再下定決心要走跳舞之路後,毅然決然的開始留日. 畢竟那時日本是亞洲第一把交椅,還出過黑池世界前六名的選手. 留日後胃口更大,就乾脆殺去英國上課. 第一年找現役6名內的選手上課,發現沒啥效果,學了一堆沒用的小技術,想想這樣不行. 第二年後就開始上黑池裁判的課.才真的從基本開始修起. 一年好像去3個月到半年時間,每天上課包跨星期六或日,因為跳十項早一堂晚一堂. 學到第六年,拿到interantional 48後,就退休開始培養兒子. 也造就了後來的小鄭老師. 那時台灣的四大強者. 施達宗,葉榮源,周志坤,鄭在發聽說也差不多都是這樣起來的. (這也是為啥他們辦比賽會彼此找去當裁判的原因,曾經的敵人退休後就..還是敵人..XD) 也因此他們底下都造就了許許多多當今強悍的選手老師. so...標準舞要強,最重要的還是師資,沒有師資自我摸索,根本不可能跳得起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7.32.211 ※ 編輯: ceca 來自: 114.27.32.211 (11/03 17:41) ※ 編輯: ceca 來自: 114.27.32.211 (11/03 18:00)

11/03 18:58, , 1F
ceca出品,好文保證
11/03 18:58, 1F

11/03 19:19, , 2F
連PDE都出來了 當然是好文
11/03 19:19, 2F

11/03 19:20, , 3F
XDDDDD
11/03 19:20, 3F

11/03 23:16, , 4F
學到第六年,就拿到inter前48真是太強了!當今無人能比!!
11/03 23:16, 4F

11/04 18:40, , 5F
推C大再另外解釋 文中常出現的"軸心"~
11/04 18:40, 5F

11/04 19:26, , 6F
粗淺的講軸心是,從會陰到頭頂會有一個直軸,力量會從下往上傳.
11/04 19:26, 6F

11/04 19:27, , 7F
所以高手跳舞,人會感覺變很高,就是這道力量造成線條發展效果.
11/04 19:27, 7F

11/04 19:28, , 8F
然後從這條軸往四周發展,就會延伸出兩隻手臂...
11/04 19:28, 8F

11/04 19:29, , 9F
這樣一個身體構成的十字架就成了摩登的基本型..
11/04 19:29, 9F

11/04 19:29, , 10F
一道向上的力量,和兩道向左和右平衡且協調的力量.
11/04 19:29, 10F

11/04 19:31, , 11F
當然這是粗淺的講,跳舞還有curve,兩隻手也不太一樣..
11/04 19:31, 11F

11/04 19:31, , 12F
頭也不是直直的擺在軸心正上方,摩登還要往後帶一點..
11/04 19:31, 12F

11/04 19:32, , 13F
細節在下功力不夠,沒辦法解釋,有些東西我確定自己做的怎樣..
11/04 19:32, 13F

11/04 19:32, , 14F
但基本上,這條直通的軸有拉起來,就不會有掉腰的問題..
11/04 19:32, 14F

11/04 19:33, , 15F
另外,不會駝背,頭不會往前披倒,腰不會往前push推擠..
11/04 19:33, 15F

11/04 19:33, , 16F
看似最基本的軸心,也是永遠都要去進化的基本功夫...XD
11/04 19:33, 16F

11/04 19:35, , 17F
因為力量和肌肉關聯性這些東西,最容易有誤解和迷失...
11/04 19:35, 17F

11/04 19:35, , 18F
今年覺得對,明年發現有更好的做法,後年又覺得還是不太對..
11/04 19:35, 18F

11/04 19:36, , 19F
so....細節我也不敢亂講....大家還是回去問自己老師比較好..
11/04 19:36, 19F

11/04 19:37, , 20F
不過基本上,關肋骨,靠牆壁,縮肛等等的東西,都是為了練軸心..
11/04 19:37, 20F

11/04 19:38, , 21F
各派有各派練軸心的許多方法和過程...
11/04 19:38, 21F

11/04 19:39, , 22F
so...練自己老師教的方法是最好的...
11/04 19:39, 22F

11/04 19:40, , 23F
心法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走火入魔更容易..一定要有老師靪正..
11/04 19:40, 23F

11/04 19:42, , 24F
拉丁的軸和摩登的軸,基本完全相同,只是細節有所調整..
11/04 19:42, 24F

11/05 04:13, , 25F
倒數第三句讓我笑出來了...
11/05 04:13, 25F
文章代碼(AID): #1Ax_QT3Q (Univ_BRDanc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x_QT3Q (Univ_BRD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