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nis

看板US_Army作者 (research)時間20年前 (2003/09/13 00:10),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哎喲~ 這下好了吧~早警告你這麼做會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哼不理你~自己收拾吧~) ↑ 以上仿自Agassi美網semi-final失利後記者會中提到的「內心對話」XD ----------------------------------------------------------------------------- 不知道這樣看起來有沒有比較"可愛"一點,其實我本來應該就是個可愛的人啊XD 好了!不白目了,我這麼做說穿了只是想緩和氣氛,希望e網友(既然您不希望再被稱為 "大大")能接受:) 首先,不能免的要回應kour板主。 我想您可能稍微讀錯了我的意思,節錄我的原文: 「我不是說那些"支撐不了輿論"的發言者都是無的放矢, 但是可能有部份人,我認為他們的"的"只有一半或是三分之二或更多更少, 總之肯定並不完整!」 這些話語,我不是針對特定某個人所說的。我想,發表過類似「支撐不了論」中語句的 人真的很多,但是否真的每一位有如此見地的人,都確確實實觀賞過該場比賽呢?那是 我的質疑,我不希望您或e網友將之"翻譯"為指控,甚至是對特定人士的爭鋒相對。 此與您所言: 「指責他人的言論都是未經查證的(或只有一半或更少),是很嚴厲的指控。」 我想是有差距的,且頓時好像把我連立足的空間都搶走了XD真是無福消受呀~在下真是 罪過罪過。 假若真有我原文中提及的那種人,只是借他人的見地作為自己的感想,再修剪枝葉、移 花接木一番,而成為板上一片對Roddick的類似論調,那就形成了一種詭異的氣氛,有時 候近似精神分裂。 這就是我之所以為了「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的初衷,在與家人相隔兩地的不團員 中秋夜裡,咪著眼瞧電腦螢幕,強忍睡意打那整篇看起來頗為礙眼的文章的原因。 我所謂的「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其實不是真的規定人什麼都要圖表、歷史、數 據之類的準備。我的立意在於「所說的話,是否真的是自己所理解的、所感想的。」, 而不是人云亦云。 其實說人云亦云,要是只有幾個人還不打緊,但是三五成群人數一多起來,那就不是好 的現象了。處在類似環境中,豈止一個「悶」字足以形容? 所以e網友說的「有多少人能夠保證自己的話語都達到『有幾分證據,說幾句話。』的標 準呢?」,我本身完全認同,我同樣相信言論自由,同樣肯定「人非聖賢,孰能"準確" ?」。但是,我的本意並不是要在那兒周旋哪!e網友不必因此而感到沮喪(如果真的有 的話),我並無打壓您(或權威)以長自己(的權威)之意呀~仔細想想,其實我又有何權威 可塑造呢?此外,在下又何來對您評價之說?您於文章中連二聲"唉",聽在我心裡也是 三"聲"無奈....因為我的的確確沒有指定您的意思,甚至想都沒想過。只能說您對我天 外飛來一筆的「有幾分證據,說幾句話。」做出不同面向的解讀,對於我令人摸不著頭 緒的拙劣文字,誘導善良百姓做非我本意的解釋,我也是深感愧疚的,真的! 說到權威,e網友特別將之拿出來做討論,以下節錄原文: 「我大概可以理解為何有人會塑造出一個權威論了…雖然說的其實是一種事實氛圍(當然 這是各人心中的反映)的反映,但是自己又將自己的想法加上強化它了。因為其實自己 本身就是在追尋一種權威的認同。 有一句話說得好:反抗權威的,往往自己後來也成了權威。而那些反抗權威的,又往 往一開始是權威崇拜者。 實在諷刺。」 看完了我真不知該怎麼回應才好,我大可像kour板主一樣回應這是個嚴厲的指控,但我 知道並不是。將莫須有罪名推來指去又有何意義呢?更何況我知道那滋味並不好受,再 者冤冤相報何時了。 anyway,我這樣說好了,我們人說話,尤其在討論的場合,所呈述的是本身認同的觀念 ,要能言之有物,一字半句都必是斟酌再三,對於該說什麼話,或者擴大到該做什麼事 ,都有一定的準則,而那樣的準則,即來自於「自信」。 自信的另一種說法,就是「權威」了。各位可以試想您們在與其他人爭論時,無論理性 不理性,是不是都有一種想要以自己對事情的看法灌輸給他人的"抱負"?其實我認為e網 友的第一句話說的應該就是這種心態,我曾經與家人討論過所謂「老大心態」(說是討論 其實有點慚愧,因為那次其實比較像吵架,平常我是幾乎不愛動氣的人XD:P)。我與e網 友一樣,是家中最年輕的成員。我只能說我感受到的「權威」幾乎無所不在,其實吵到 最後冷靜下來,才發覺自己對他人的要求不也同樣是種「老大心態」?要求人家在請我 幫忙時必須讓我知道全盤狀況,要求按照我要求的步驟處理等等。 我不知道這項引用到底合不合適、有沒有說清楚、是不是仍然像是天外飛來一筆.... 但是我說我該說的話,如此而已。 「權威論」終究是個太沉重的課題,其實沒有必要把它放得那麼大來看。 我在原文中提及: 「無奈地,說類似那些話語的人有好些都是我很敬重的前輩, 大部分時候實在不好意思正面作回應, 一則他們是網球板的主要支柱, 二則他們對網球的投入"可能"實在勝過我的太多了! 第一點所隱涵的是,因為權威的不可動搖; 第二點則除了同樣對權威的尊敬,恐怕已產生不必要的"畏懼"了。」 我所呈述的僅僅是個事實,我相信很多人都存在跟我一樣的觀察心得。這是整篇文章唯 一提及"權威"二字的段落,至於要擴大喊至「權威論」並做出"權威"和"反權威"的討論 ,我認為真是"叫權威太沉重"了點....。 其實那現象並不是板主的錯,就像同樣我在原文中已言明: 「當然,這是一個"人"的世界,類似情形從來沒有停止發生過, 無論是在任何場合或是任何主題上,只要牽涉到「討論」二字都一樣。 這無須改變,其實是也無力去改變。簡單說,是種無奈。」 這同時又可與我前文所言「自信」和「老大心態」做牽連了。 畢竟討論就是人與人間的交流,人人都有人人的權威,發自內心。 有些部分我要非常感謝e網友的,即是在"心態"上的精闢論述。 我想想,也是呀....要沉默是自己要選擇的,感受到壓抑也同樣來於本身心靈的禁錮。 失去機會該怪罪的是自己,環境的籠罩何罪之有?腦袋裡所想著"傲慢與偏見",又怎有 空間知曉對方其實是個"理性與感性"之人呢?消極的人生本該是不足取滴呀~於此真的 感謝e網友不吝指教,對我而言是項莫大的觀念福澤,在我閱讀原文的當下,頗有如雷 灌頂之感XD。 說到消極,讓我又想到關於討論事情的理想,趕緊補遺。 我其實不太認同所謂「意見相左…甚至最後意見仍然不同,卻能共存。」。個人認為, 既然是討論,就該能有所收穫,而不是現在普遍看到的「你表達你的意見,我表達我的 意見;你有你的看法,但不管你怎麼說,我還是堅持我的看法。」。 這種句型常常被使用, 例如:A、B、C都說d球員如何如何,但那又如何?不管怎樣,我還是愛d球員。 老實說,我不知道那是流行還是怎樣,總之給我的感覺說難聽點就是「哼~你講某某如 何如何是你家的事,我才不會受你影響,不管你怎麼說我還是堅持己見!」 既然如此,那麼討論又有何意義?對於不同的見解只把它單純的當成是另一種不一樣的 看法,難道就展現出多大的包容力了?還是那句老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沒 有人的論點一定是對的,e網友也不只一次提過了,然而只有這樣還不足夠,我們應該 做到聽進不同的意見,想想是否有可從中學習之處,甚至跳出來想想別人為什麼會這樣 說等等。 我想說的是,言語交鋒必生火花是不變的真理,有火花就有可供生命成長之處,積極去 捕捉它,哪怕只能收到一丁一點,都是值得;換個方式想,總比只是消極的"與之共存" 要好的多了吧。 最後回應kour板主提出的第二項質疑: 「而您的證據似乎也是只來自一場球(如您文所提,這是不足的)」 至於這項回應其實我不必再重新回覆,因為在原文就已解釋得很清楚了, 節錄我的原文: 「以上是我親身觀賞過整場決賽後的心得, 當然我們不能單以一場比賽的表現就給予他整體的評價, 然而能在大滿貫決賽上有如此球技的展示,我相信應該不會是個太差的參考依據, 雖然,那兒是他的家:)」 喔~還有還有,我不知道e網友是不是因為我的發言而辭去板主職務,但就算是,我也不 希望自己成為這項結果的原因,因為我其實沒什麼該自責的(大概吧@@)。我是因為看到 e網友的請辭是為了表達他的抗議,所以才想在文末特此說明。無論如何,祝福他。^^|| ----------------------------------------------------------------------------- 啊~天哪!都這麼晚了><要是讓我老媽知道我整個晚上都在打電腦的話, 不罵死我才怪....||(最好是讀書有那麼認真XD) 饒了我吧~我真的有很多很多很多事情得做|| 〔全篇完〕 -- 「 Andre Agassi能停留在現在這個水平的根本原因是, 他的訓練從來不是為了保持,而是為了不斷去提高。 」 ─ Darren Cahil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70.210.37

推 61.230.101.232 09/13, , 1F
這篇何不po到Tennis板?
推 61.230.101.232 09/13, 1F

推 61.230.101.232 09/13, , 2F
抱歉,或許不要轉比較好:p
推 61.230.101.232 09/13, 2F

推 218.165.99.96 09/13, , 3F
行文方式真~~~~像我法緒老師啊!(嘆)
推 218.165.99.96 09/13, 3F

推 140.119.151.38 09/17, , 4F
碼的,我跟我的法緒教授嗆上了(←無關)
推 140.119.151.38 09/17, 4F
文章代碼(AID): #_OU_kL4 (US_Arm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5
5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3 篇):
4
4
20年前, 09/13
5
5
文章代碼(AID): #_OU_kL4 (US_Ar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