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沒補習的轉學考新手,有很多疑問

看板Transfer作者 (我的冒險生活)時間12年前 (2012/04/13 21:43), 編輯推噓0(002)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其實總體來說,高中數學對微積分的涉獵太貧乏, 多數都集中在求極限的觀點,這在大一普物反而極少用到。 臺灣的高中物理課程水準,已經很接近美國大一物理課程(非微積分基礎版)了。 架構上,能涉及的觀念已經很充足。 如果你看過美國的高中物理課本,會發現他們接近台灣的國中程度。 這是為什麼臺灣的高中物理,很多觀念在美國課本裡,會重新詳述。 因為他們是針對美國的課程去設計的。 臺灣的教育本來就是考試填鴨導向,導致一些人看到新觀念新生恐懼, 放大了自己不熟悉的部分,卻忽略了那些他已經學過的東西。 這也是臺灣的教育無可避免的弊病之一,因為上大學以前學習方向都過於劃分。 言歸正傳。 在台灣參加轉學考,應該不是程度好或者不好的學生的專利, 所以我並不想去預設他程度,畢竟這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這裡我順便回應板友的信,因為我相信其他版友也會有這些疑問。 ※ 引述《kurtgod (kurt神)》之銘言: : 嗯 看了你的文章後有幾個問題想問 : 力學那些不可否認觀念重複沒錯 : 但是有不少新東西加入 : 例如平行軸定理 這東西在高中就能教了,而且他只是一個"數學技巧"。 這樣的技巧,在高中也有類似的東西。 就是質點系統與質心的推導。 高中物理的課程因為教改,課綱變更多次。 但整體架構沒有太多變化。 有些東西課綱雖然刪除,但是不講推導, 一定會影響到其他觀念的完整性,這對學生的學習不一定順利。 所以結果就是,一些以前的東西, 或者課本沒講的推導,學校還是照教。 我的標準比較簡單一點,只要是單靠高中物理觀念與高中數學所能推導的, 我都繪畫分到高中物理範圍。 不過轉動的部分,的確有超出高中範圍的部分, 因為轉動慣量本身就是二階張量,而非純量。 這點即使在大一普物裡面,都沒去交代清楚。 : 老師曾說過力學題目乍看簡單 但是其實千變萬化 : 純滾動高中有? 或許是我學太少qq 沒錯。力學的觀念少,變化卻多。 這主要是基於力學本身就是其他學門的基礎。 純滾動高中物理蠻多例子的阿, 包括騎腳踏車、汽車加減速。 : 另外電磁學部份 : 光是用微積分推導一些公式的積分式中微量的取法就有些不好懂了 : 更何況是對這些才剛接觸微積分的大一 所以重點是在這--大一微積分。 如果你假設大一微積分和高中物裡都很熟了, 大一普物有一半以上都不是問題。 : 你有個東西沒提到 電容 還是你把他歸類在介電質裡了 電容這部分,有一陣子高中物理課綱是有的。 : 現在高中的熱那部份有上功?? : 我那時候的內容我只記得有熱膨脹 氣體分子動力論 熱功當量 其他沒了 的確高中物理課綱本身來說,沒有熱力學第一定律。 但是這樣的觀念,本身蘊含在整個熱學課程裡。 熱學的主要重點就是溫度的微觀意義。 所以,當你了解到熱實際上就是能量的一種時, 熱力學第一定律就只是能量守恆而已。 就物理觀念的部分來看,我的確覺得差不多。 剩下的只是會不會微積分。 : 計算功 內能 entropy是熱力學的三大重點 普物而言 : 還有那幾個循環 還有幾個過程 這些 高中有類似觀念? 高中的解題中,的確是會用到能量守恆來解熱學問題啊。 當然,可能有些學校不是這樣教的。 熱力學過程,有些都出現在高中物理題目, 只是不會特別去命名和定義而已。 不同過程,實際上就是對應不同的約束條件而已。 解題上,你還是在拿能量守恆、理想氣體方程來解題。 差別是高中物理避開微積分。 : 波 : 相量圖高中應該沒有 : 我想這其實不好懂 : 其他應該都大同小異 我同意這對很多人來說蠻新穎的,可是, 還是那句老話,我看不出他有新的物理觀念。 這裡的陌生感是數學造成的, 但是另一方面,我把他歸類到對波動方程的求解。 你會用到這種數學上的技巧。 我覺得大學物理對初學者的困難在於,常常被數學誤導方向。 可是實際上,物理觀念才是重點。 很多觀念是我們學過的,只是因為數學工具不足, 就以為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物理"。 波動真正奇怪的地方,其實是要到薛丁格方程的量子力學。 那時候就不只是一種數學技巧而已了。 : 近代物理是個無底洞 : 我想記憶會偏至重於理解 近代物理太龐大了,實際上考出的範圍卻很侷限。 所以我覺得這部分,把普物上的薛丁格方程和狹義相對論弄清楚, 其實就差不多了。 美國的普物教科書,習題有很高的比例不需要微積分。 對我們來說是簡單的高中物理,對他們未必是。 所以,如果不能明確是哪一種層級的題目, 那一概而論的去說臺灣高中物理到底夠不夠用,也沒太大意義。 我說個極端的例子,臺大轉考的普物,曾經考過大二以上的程度, 那,你又會覺得這算普物嗎?那是不是對於只想要考台大的人而言, 他就應該要去念大二的物理呢? 所以我覺得沒必要從考卷來告訴他普物是什麼, 就只要對一般普物教材在談什麼,說清楚就好了。 至於該校考卷考什麼居多,該怎麼準備,就是策略問題。 這就是另一件事了。 就整體來說,我覺得普物涉及的物理觀念, 有一半以上高中物理的確都提到了。 剩下的另一半,主要還是礙於微積分。 這方面,我建議去參考哈佛教授的速成微積分, 是一個短時間惡補的方式。 至於向量微積分的部分,我覺得找個高手教吧。 這部分畢竟要找到適合大一的物理觀點,相對不容易。 或者參考看看Stewart、Thomas的微積分。 大一的課程,我覺得微積分的新東西比物理還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81.165.241

04/16 00:03, , 2F
把這個視頻看完,然後選一本你合得來的原文書算到爛
04/16 00:03, 2F
文章代碼(AID): #1FY2r_O0 (Transfer)
文章代碼(AID): #1FY2r_O0 (Trans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