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LIVE] Court 14 盧彥勳 l. M Llodra 36 36 16

看板Tennis作者 (陳小忠)時間13年前 (2011/06/26 15:59), 編輯推噓12(12020)
留言32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8 (看更多)
昨天看完前兩盤以後,就不敢再看下去, 躲到房間電腦前面看文章祈禱Lu在第三盤能夠打出稍微有競爭力的一盤。 看到昨天Live文中,很多大大都提到︰ "昨天直播上面看到的Lu不是真正的Lu" 我心裡面是有點糾結的,畢竟大的體育賽事就是宣傳國家最好的機會, 前兩輪表現得如此之好的Lu竟然在這輪的賽事打得彆手彆腳, 完全沒有展現Lu他對網球的熱愛及努力而得來的技術與成果! 但回頭想想,像我這樣的幾月球迷產生的失落及失望感, 恐怕遠不及Lu自己本身的失落及失望感。 對手Llodra的戰術極其簡單, 一是發球上網(本身就是少有的發球上網型選手), 一就是發球先外角使對手站位較外側然後再以內角多於外角的發球策略。 上面有個到現場觀看的球迷說,感覺盧彥勳總是猜錯邊。 我想有看過去年Lu衝進八強到這一屆闖過前兩輪的幾月球迷, 一定會覺得Lu的接發球不至於如此不濟。 而球評也有說過接發球有時候就是一瞬間的反應, 以及現在男子網壇的技術水準除四天王以外都已經大幅度的拉近。 結合以上的幾點來思考Lu應該怎麼改進, 是技術層面的不足,亦或戰術的應對不足,還是心理層面太差? Lu自己好像有說過,能打進ATP前一百名的人就算跟前十的選手交手, 也是有獲勝的機會,只是機率大和小的區別。 這段話的意思其實就已經點出男子網壇選手實力大幅度的拉近的現況。 再輔以Lu去年闖進前八加上今年突破前兩輪的表現, 要說Lu的技術水準跟Llodra有像昨天比賽如此的差距,我怎麼也不可能相信。 那我的結論其實不言而喻了,就是戰術上的應對以及心理層面的問題。 首先就是戰術上的應對,國內好像沒有頂尖的左手男子網球選手, 而男子網壇的左撇子跟右撇子也是不成比例,更不用說左手持拍發球上網型。 球評許乃仁昨天直播的時候有說,Lu與Llodra前兩次交手都是輕鬆的被擊敗, 而凌晨的比賽更是顯示出Lu對左手持拍發球上網的選手吃鱉的感受。 接發球再也沒有前兩輪賽事那種舉重若輕的感覺, 面對對手來到網前總是著急的快速出手想穿越, 結果不出回球過短、打偏OUT、掛網三種。 只能說Lu完全被發球上網戰術唬得一愣一愣的, 再加上急欲在對手的發球局提升競爭力的毛躁心情, 使得對手以外角發球將Lu定住再攻內角的發球策略大幅奏效。 發球上網的戰術有值得Lu如此的懼怕嗎? 我想很多網友說教練必須要檢討和Lu必須要提升心理素質的原因就在於此。 很多人都說下一輪Llodra對上DJO,DJO有難了,其實我很懷疑這一點。 先不說Llodra的第一發成功率和第二發的得分率能否像跟Lu對打一樣。 光在網前時對手回球的速度和對手對穿越球的掌握,就足以讓Llodra吃盡苦頭。 發球後上網其實就是一種賭博,賭對手回球處理失誤以及自己在網前處理球完美, 簡單來說你得乞求對手回發球毛燥還有你處理球的反應速度要比回發球速度還快。 如同球評們所討論到的,十年前發球上網的選手很多,就連偉大的Sampras亦是。 但很多人把現今網球稱為快速網球,包括選手發球速度及回球速度都大幅度的提升, 才導致發球上網的選手像日暮東山一樣一個一個消失, 到現在發球上網大部分都被當作干擾對手擊球節奏的一種戰術,偶一為之而以。 講那麼多了就說一下我想的戰術及心理訓練,請更高明的大大們原諒我拙劣的思考。 簡單來說我只能告訴Lu不要想這麼多,最重要的幾點是︰ 1.確保自己的回發球的速度要快又深,而不是短而淺。 2.對方一定是發球以後會向中路跑以增加回球的反應範圍,此時應該不要想這麼多, 先把回發球的範圍設定在反方向測試看看穿越的程度以及對手的反應速度。 3.多擦點汗將節奏稍微穩定下來(甚至向主審抱怨或聊天個幾句), 發球上網有點要以快打快的節奏需要被破壞。 不過Lu輸了以後我覺得也是非戰之罪,換戰術教練或是心理層面的訓練, 甚至是與左手持拍球員經常性對練和模擬比賽, 這種種的改善方略用嘴巴說真的非常容易,但我懷疑Lu現在的贊助能做到? 我記得未成名前Lu不是有次去比賽原本哥哥和教練都要去, 結果機票錢不夠,就只能教練去。 而親戚的到場對於很多選手在陌生的國度往往有一定的安定作用。 用Lu對網球的熱愛及努力比較於我這種幾月球迷無力(利)的支持, 就算去年的溫布敦八強有可能是Lu最顛峰時期的寫照,我也覺得Lu絕對是台灣的驕傲。 也希望Lu能夠在戰術的應對上和心理層面對勝利的渴望及耐戰的堆積有更上層樓的表現。 輕輕說一句加油! -- 今年暑假遇到了八八水災,每個遇到的人都跟我說他是志工。 志工,慢慢不復存在,當社工系不斷成立,慈善變成了口號 http://pots.tw/node/259 邁向西方慈善的長征 ─ Live 8 , 搖滾,貧窮與正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7.126.90

06/26 16:05, , 1F
贊助的確少得可憐 之前還有整年沒小額的 現在不知道有
06/26 16:05, 1F

06/26 16:05, , 2F
沒有比較好
06/26 16:05, 2F

06/26 16:09, , 3F
我代替PTT鄉民幫LU加油
06/26 16:09, 3F

06/26 16:13, , 4F
宣傳國家不是他的責任 贊助商才是他的責任
06/26 16:13, 4F

06/26 16:22, , 5F
很想虛你的第三段 還有盧不是為國家打球
06/26 16:22, 5F

06/26 16:25, , 6F
同意上兩樓 別什麼事情都扯上國家什麼的 打的好台灣之光
06/26 16:25, 6F

06/26 16:25, , 7F
打不好默默無聞 政府國民都不理 辛苦落寞只能自己承受
06/26 16:25, 7F

06/26 16:26, , 8F
在台灣的職業選手真的很可憐...
06/26 16:26, 8F

06/26 16:29, , 9F
Djo回發的等級不同,對發球上網選手來說應該很難打吧
06/26 16:29, 9F

06/26 16:31, , 10F
網球是個人運動,真要說Lu的責任,那也是對贊助商負責,跟
06/26 16:31, 10F

06/26 16:32, , 11F
國家沒有關係...尤其是我們政府對運動選手的態度是"贏的時
06/26 16:32, 11F

06/26 16:32, , 12F
後是台灣之光,表現不好時連理都不理"...= =
06/26 16:32, 12F

06/26 16:43, , 13F
盧彥勳現在的贊助已經有比前幾年好不少了
06/26 16:43, 13F

06/26 16:44, , 14F
至少這些出國比賽的費用有比較寬裕一點
06/26 16:44, 14F

06/26 16:45, , 15F
台灣確實左撇子球員比較少,上一個最知名的是劉中興XD
06/26 16:45, 15F

06/26 16:46, , 16F
我同意盧不是為國家打球,而是能看到國旗在國外飄
06/26 16:46, 16F

06/26 16:47, , 17F
甚麼年代了 還在那裏宣揚國家./////////
06/26 16:47, 17F

06/26 16:47, , 18F
這是他帶給我們的貢獻,而不是要他為國家打拼
06/26 16:47, 18F

06/26 16:47, , 19F
這可不是台維斯杯
06/26 16:47, 19F

06/26 16:51, , 20F
我只是感慨他對網球的努力為我們帶來如此之多的榮耀
06/26 16:51, 20F

06/26 16:51, , 21F
而我卻沒辦法回報他萬分之一罷了!!
06/26 16:51, 21F

06/26 16:52, , 22F
你看到國旗感動應該是要感謝去球場加油的球迷們吧..
06/26 16:52, 22F

06/26 16:56, , 23F
台灣左拍發發球上網型的明明就有小寶易楚寰...只是
06/26 16:56, 23F

06/26 16:57, , 24F
只是易的發球power和身高和這次的M.Llodra差太多...
06/26 16:57, 24F

06/26 16:58, , 25F
我在現場看過易發球發球上網...他依靠截擊重於發球
06/26 16:58, 25F

06/26 17:00, , 26F
M.Llodra這次贏得輕鬆的主因在發球優勢太巨大...不難截
06/26 17:00, 26F

06/26 17:02, , 27F
講難聽一點...不管是誰打法如何...接發不順=必輸
06/26 17:02, 27F

06/26 17:04, , 28F
同意Z大 接發不順不管遇到誰都難贏 尤其昨天小盧自己
06/26 17:04, 28F

06/26 17:05, , 29F
發球也是一團糟 如果一發進球率能提升 纏到搶七的話還
06/26 17:05, 29F

06/26 17:06, , 30F
是有機會 昨天小盧的心理壓力比前兩輪更大 我想這也
06/26 17:06, 30F

06/26 17:06, , 31F
是他表現不如預期的原因之一
06/26 17:06, 31F

06/26 22:50, , 32F
分析方向很正確 最後才是球迷要關心的
06/26 22:50, 32F
文章代碼(AID): #1E1kROqU (Tenni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1kROqU (Ten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