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似水年華-Thanks for everything, Michael …

看板Tennis作者 (無止境的奮戰)時間21年前 (2003/08/26 11:35),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第一次聽到老張的名字,是在我國小的時候。 那一個晚上,電視上播放著柴玲、吾爾開希等人,慷慨激昂的陳詞。坦克車 在火紅的夜裡開進了天安門廣場,攝影機的鏡頭不斷地搖晃,模糊的人影開始四 散奔逃,學生們開始真的相信機關槍會朝著他們掃射。於是,他們開始沈默,他 們開始朝歲月的洪流中奮力游去,希望不被滅頂,那些青春那些血淚那些沸沸揚 揚的歷史 ,全都隨著那一晚的過去,逐漸變成過眼雲煙。 幾天後,一位黃皮膚的瘦小少年,站在巴黎羅蘭蓋洛斯的紅土地上,有如平 地一聲雷般地舉起那座冠軍獎盃的畫面;那印象,一直與天安門連在一起,在我 小小的腦袋瓜中。他們說,那是大衛與歌利亞的戰爭。然而當時,我卻還沒能明 白,這個少年對我,甚至對網壇帶來的影響。 直到1995年,夏天。動輒三十五度以上的高溫,把台北城烤得像個火爐一般 。 那一年,我即將升上高二。整個暑假,我在忙碌的社團活動,以及陳X數學跟 張XX物理家教班間穿梭,像個陀螺般轉個不停。蘇州盃、金陵盃、剛開始起步的 胡琴、樂團暑訓、還有一副不愛運動的羸弱身體。 當時經歷了很多挫敗,包括學生會的選舉、學琴的困難,還有辯論場上的技 不如人。儘管從國中時的沈默寡言,變成了至少能民主地表達意見的狗屁自以為 是布爾喬亞階級,但對我來說,除了音樂、除了希望能越辯越明的真理之外,總 覺得還是少了些什麼,在那個青澀的年代。 已經記不起來,家裡是在什麼時候裝了第四台的;即使我並不知道,原來只 是裝個第四台對家裡來說也是個沈重的負擔。我只記得,一樣的紅土,一樣的六 月天,我又看見那個曾經讓我印象深刻的少年,在紅土球場上奮戰著。那年的羅 蘭蓋洛斯,潮濕又多雨;球員不只跟對面的人、跟一顆小黃球在搏鬥,也跟多變 的天氣在搏鬥。雖然當時我並沒能看到決賽的直播(當年的ESPN沒有直播決 賽),老張也以直落三敗給Muster,但那卻是我開始接觸網球的濫觴。當時的報 章雜誌,不似現在,對老張的每場比賽幾乎都有大幅的報導;於是,在那個每個 高中生都迷著龍獅虎象的年代,我開始有了與班上同學不同的運動喜好,也開始 對老張有比較多的認識跟瞭解。 升高三的那一年,體育室的組長,也是我的體育老師,送了我一隻球拍。我 想,可能是我常在網球場邊駐足的關係吧。那支球拍並不名貴,只是一般的試用 拍;然而它對我而言,卻有著非凡的意義;從練習用球拍拍球、打牆壁練習,從 只能看電視想像球員揮拍的身影,到能實際慢慢開始摸索、體驗網球這項高深運 動的堂奧,那種興奮,實非筆墨所能形容。 那一年,也是老張的職業生涯達到高峰的一年。從澳網的勢如破竹、到美網 的威風八面;雖然最後遺憾收場,但多年以後回頭看這一年,我不禁感到慶幸。 慶幸有機會看見老張當年飛揚的神采、輕盈的腳步、巨大的正拍以及敏捷的回發 球;也後悔沒有好好收集老張打的每一場球,賽後的每一次訪談;因為對他來說, 這一年的確要算是職業生涯中最精彩的一年吧。 升上大學那年,我毫不思索地就加入了網球社,因為那是能夠讓我更加貼近 網球的地方。在那裡,我交到了很多朋友,也有很多難忘的回憶。記得大一時, 掙扎了很久,最後還是花了三千多塊大洋去買了Reebok的那款球鞋;還刻意模 仿老張的擊球動作,正拍拉拍時高高舉起的拍頭、瞄準球時直直指著球的左手, 還有那似乎專為矮將設計的發球動作,只為了被認出來是模仿老張的得意。可惜 的是,在此同時,老張在大滿貫之路上,卻是漸行漸遠。當我慢慢開始體會到這 項運動的高深之時,觸發我網球靈魂的那位選手,卻慢慢地步入網球生涯的黃 昏。張一輪、張二輪的封號開始慢慢出現,昔日一貫吹捧的媒體,也開始變得落 井下石起來。老實說,很難去分析為什麼老張的成績會下跌得這麼快,特別是從 一個球迷的角度而言;我不認為完全是球技面的問題,也許,心理層面的因素更 多一點吧;也許,97到98年那幾場徹底的挫敗,大大摧折了他的信心吧。我仍 然愛看老張打球,雖然他出現在媒體的時間大大下降;我仍然關心他的消息,即 使周遭已經開始有許多對他冷言冷語的批評。有時候會覺得難過,或不公平,但 老張是以一種他自己的獨特性,存在於網壇的,這獨特性永遠沒有人能夠取代。 不管他拿到30座或40座冠軍,他還是老張,一樣在每一場比賽後因上帝的賜 福而祈禱。正如美網專欄文章中所說的,He chose not to be cool。一想起老張 的黃金歲月,及他對網壇的影響,現在想想,那些負面的評語及流言,又如何能 在他光榮的網球生涯中激起一絲漣漪呢? 其實我一直說不上來,為什麼會喜歡看老張打球。他既沒有華麗的雙手反 拍,也沒有精準的網前截擊,更沒有一擊斃命的強力發球;他有的,只是不停衝 刺的快腿、不斷追求球技進步的努力,以及永不放棄每一球的耐心。 簡單說,應該就是鬥志吧。我欣賞有鬥志的傢伙。跟一直是鎂光燈焦點,球 場外話題不斷的阿格西,以及在溫布頓無人可敵的山普拉斯一比,老張更像個平 凡人。連他自己都說,他覺得阿格西與山普拉斯的等級,在包括他的其他職業選 手之上。雖然他在球場上很少有流露出感性的時刻,但我想上帝應該很清楚,在 每一場比賽,他是多麼地盡全力的打每一分,又是多麼感謝上帝帶著他經歷了這 場比賽。不需要語言,每一次底線飛奔撲救的得分,即使被高壓扣殺也絕不放過 任何回擊的機會;每一次像獵豹般從底線衝到網前,並回出更偏角度的球而轉守 為攻,就說明了一切。不管是5-0還是0-5,他打球的神情跟專注並沒有什麼不 同。換用長拍,努力加強發球,積極嘗試隨球上網的攻勢,作為一位網球員,他 的努力讓人動容;他的鬥志,讓人欽佩。 -- 唉,本來想一次貼完的,但每次快整理完時就斷線-_- -- 哼!!偶門的邁摳一向速醉牆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121.176

推 140.114.24.63 08/26, , 1F
主席大人士演辯社的啊?
推 140.114.24.63 08/26, 1F

推 61.64.168.5 08/26, , 2F
賞:p
推 61.64.168.5 08/26, 2F
文章代碼(AID): #_IjL-nY (Tennis)
文章代碼(AID): #_IjL-nY (Ten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