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工程人才荒vs.文史工作荒 青年棄硬就軟、棄難就易

看板Tech_Job作者 (polymer520)時間6年前 (2017/08/02 14:34), 編輯推噓3(11828)
留言47則, 3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工程人才荒vs.文史工作荒 青年棄硬就軟、棄難就易 校園吹起驪歌,畢業生投入職場才是挑戰的開始。104人力銀行調查分析,發現台灣就業 市場快速變遷,科系人才與市場工作機會供需失衡。企業、學校、社會新鮮人該如何面對 難題與挑戰? 你是否曾仔細想過,念完大學四年,各科系畢業後的工作機會究竟有多少? 104人力銀行進行資料庫分析,從2016年「指定科系」工作機會數與大學畢業會員數,統 計出求供比,可以看到台灣的就業市場正在快速變遷,也發現科系人才與市場工作機會間 供需的消長關係。 根據統計,求供比最高、也就是畢業後工作機會最多的前五名,分別為工程、建築規劃、 數理化、資訊、醫藥衛生相關科系;倒數五名則為文史哲、餐飲休閒、外語、藝術設計與 地球科學。 其中,工程類求供比最高,達5.09,代表相關科系學生一畢業,立即就有五個以上的工作 機會等著他挑選。而求供比最低的文史哲類則為0.2,意味著一畢業,就須面臨五人搶一 個工作的激烈競爭。 若把時間拉長為5年,資訊類工作求供比以128.28%漲幅,拿下第一,其次則為教育類、 工程類、生命科學與建築規劃類工作。 而外語類工作求供比,5年來漲幅僅4.42%,在18類工作中敬陪末座。不到雙位數漲幅的 工作領域,還包括地球科學類與藝術設計類。 不同產業間,人才需求與供給呈現高度反差。 若再把歷年畢業生人數一起對照,可以在部分領域發現,市場人才需求與科系畢業生人數 ,正在嚴重脫鉤中。 目前人才需求最強烈的是工程領域,但從教育部統計處資料顯示,從100學年度到104學年 度,工程學門畢業生人數從4萬9109人,逐年走低至4萬4025人,整整少了5084人。 而求供比需求人才漲幅最大的資訊類,五年來從電機電算學門走出來的畢業生人數雖算持 穩,也還是少了556人。 反倒是在求供比疲軟的倒數5大類中,餐飲休閒、藝術設計的畢業生人數直線暴衝,五年 來分別多了8130人與3538人。 若將時間再拉長從96學年度來看,當時民生學門與藝術設計學門畢業人數僅1萬1884人與 7824人,九年下來,二大學門畢業生翻倍,各自增加140%與101%。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工作機會多、有發展潛力的領域,沒有愈來愈多人念,反而大家 一窩蜂往餐飲、休閒、設計科系擠呢? 現況1〉青年、學校棄難就易 人力供需失衡 「青年世代出現『棄硬就軟』『棄難就易』的心態,」Career就業情報公司顧問臧聲遠觀 察,社會普遍高學歷化,已改變青年人的自我認知,不夠高尚體面、工時不正常的工作, 即使薪酬不差,也都被列入不受歡迎名單。 另一方面,大學與技職學校的科系設置,為了求生存,以「招生」為著眼點,在源頭就投 青年世代所好,大量成立餐飲、觀光、設計、表演等科系,並減班或裁撤理工相關科系。 「一些以理工為強項的大學,根本招不滿學生,」臧聲遠觀察。 此外,像是藝術設計學門畢業生約占整體畢業生比例超過5%,但該領域產值還不到台灣 GDP的1%,產業若撐不起足夠的職缺,根本無法消化每年的畢業大軍。 臧聲遠擔憂,觀光、餐飲、設計系浮濫招生,排擠理工科系就讀人數,造成科技業與傳統 製造業徵才困難;另一方面,觀光餐飲系學生一就讀就有一半後悔,在校時一實習,剩下 的人又一半後悔,畢業後幾乎七成學生都因失望而落跑,導致觀光餐飲業依舊長年缺工。 惡性循環下,青年世代嚮往的職業,吸納人力有限;而缺工較多的職業,卻被青年世代排 斥。這正是台灣高等教育面臨人才失衡的窘況。 「政府不該只管人才生產,卻不理後續會不會滯銷,」臧聲遠建議,相較新加坡人力部、 日本厚生勞動省,都從國家整體人力供需來判斷人才培育的方向、數量,除了招生名額限 制外,更應積極盤點各科系需不需要設置,「別為了保住老師飯碗,而不管學生飯碗。」 熱門科系冷就業的情況,不只學生要擔心自己前途,政府也同樣感到緊張。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李彥儀指出,教育部從2015年已開始踩煞車,決定「工類不減招、服務 類不成長」的目標,希望能逐漸改善失衡的人才結構。 現況2〉人才養成偏食 企業缺人拉警報 「理工人才無法短期養成,再不補救,三年後情況將更惡化,」104人力銀行職涯事業處 副總經理陳嵩榮提出警訊。 陳嵩榮分析,從學校成本考量,理工科系增設的花費比餐飲、設計類還高,可以理解為何 學校同步棄硬就軟。但是,105學年是高教大限的起點,學生人數比起前一年,已經大幅 減少二萬名,三年後等這群人畢業了,企業缺人感受將更明顯。 目前台灣高等教育人才養成偏食,與產業結構嚴重脫節,為了減輕企業找不到人的情況, 政府也在研擬「外籍白領來台」政策,但就業市場卻出現擔心被外籍人士搶飯碗的憂慮。 陳嵩榮說,從正面看,好的關鍵人才加入企業運作,小則能有助於提升本地整體人才素質 ,大則擔任加速產業轉型力道的角色。 當企業變強,反而能創造更多新的就業機會,尤其下一波新興領域如AI、大數據、機器學 習與物聯網等,更需要國內外高階人才進行觀念、技術交流,來提振產業機會。 他指出,這兩年,畢業生還有27萬人左右,五年後,一旦大學新生人數只剩20萬人,就業 人口勢必銳減,若人才養成政策不調整,未來台灣將從「人才失衡」變成「全面缺工」。 現況3〉高教科系設置前瞻性不足 大學科系的設置如果沒辦法與時俱進,不僅「冷門科系」,連「熱門科系」都會成為青年 失業製造機。 例如,因應高齡化社會需求,加上又是「五加二」重點產業,生技產業被視為潛力產業, 但就讀生命科學系的族群中,卻傳著一句戲謔的話:「來來來,讀生技;去去去,去安麗 」,聽起來既諷刺又心酸。 仔細檢索生命科學相關工作機會,直銷、業務性質的職務比例並不低。 臧聲遠觀察,大家一提到生技,就直覺認為是高獲利產業而一窩蜂投入,不僅學生想念、 大學要設相關科系,還是政府引進外籍人才的重點領域;卻忽略了,整個生技製藥產業, 台灣主力在研發,後續臨床、生產、銷售或通路等產業鏈,大多掌握在歐美大廠手中,台 灣真正能提供的生技工作機會並不多,導致過剩人力只好往業務職分散,形成生技是全球 明星產業,台灣的生技博士也高居博士流浪排行榜的第一名。 另外,像是許多大學都設立的英日文系,市場就業機會成長幅度並不高,人才一直處於過 剩情況;而現今南向政策帶動企業走出去,實際增設東南亞語的學校,卻僅有三間左右。 如何弭平人才供給與就業市場的鴻溝,已是當務之急!(文╱王妍文、謝明彧) http://www.cna.com.tw/magazine/24/201707130007-1.asp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3.25.89.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501655640.A.4CD.html

08/02 14:43, , 1F
越少人來越好阿 這樣肉才不會太多人吃 讚讚
08/02 14:43, 1F

08/02 14:51, , 2F
臺灣老闆給理工科的薪水根本羞辱又愛靠夭
08/02 14:51, 2F

08/02 14:55, , 3F
一日生科,終生ㄎㄎ
08/02 14:55, 3F

08/02 14:58, , 4F
一日文史,終生__
08/02 14:58, 4F

08/02 14:58, , 5F
不愧是奴隸銀行,把薪水荒說成人才荒
08/02 14:58, 5F

08/02 15:04, , 6F
老闆把設計師一人當十人用 當然不需要多招人啊
08/02 15:04, 6F

08/02 15:17, , 7F
看不起軟體嗎 森77
08/02 15:17, 7F

08/02 15:31, , 8F
腦補文,呵呵
08/02 15:31, 8F

08/02 15:38, , 9F
分析像屁一樣
08/02 15:38, 9F

08/02 15:52, , 10F
棄硬就軟=棄難就易?
08/02 15:52, 10F

08/02 15:52, , 11F
「中國有霧霾,台灣則是有看不見的心霾:一片揮之不去的硬
08/02 15:52, 11F

08/02 15:52, , 12F
體遺毒,長年籠罩著台灣揮之不去。」
08/02 15:52, 12F

08/02 15:52, , 13F
08/02 15:52, 13F

08/02 16:10, , 14F
有錢就是BOSS
08/02 16:10, 14F

08/02 16:16, , 15F
圾垃新聞 資方打手
08/02 16:16, 15F

08/02 16:30, , 16F
5年前就看的出問題的東西 現在才在講..也不嫌LAG 而且造成
08/02 16:30, 16F

08/02 16:31, , 17F
這情況不是學校名額退縮造成 是學生"自主決定"不去好嗎= =
08/02 16:31, 17F

08/02 16:32, , 18F
至於為什麼學生不像6後~7前年級一樣狂選理工? 不就$$$問題
08/02 16:32, 18F

08/02 17:05, , 19F
誰想要去當奴隸,薪水又不高 產業不對,作業員薪水加班
08/02 17:05, 19F

08/02 17:05, , 20F
比工程師責任制拿的還多,白癡才去科技業
08/02 17:05, 20F

08/02 17:06, , 21F
整體環境就這樣,就像學歷不重要,經歷重要這種幹話
08/02 17:06, 21F

08/02 17:06, , 22F
不是每個人都有那機運,兩年加薪超過碩士學歷
08/02 17:06, 22F

08/02 17:07, , 23F
絕大多是變成雜魚
08/02 17:07, 23F

08/02 17:07, , 24F
為什麼文組不減招?禍國殃民,以為給學生機會,其實是
08/02 17:07, 24F

08/02 17:07, , 25F
在浪費資源。
08/02 17:07, 25F

08/02 17:21, , 26F
因為文組受的訓練大多不是待公部門就是待學界教育界
08/02 17:21, 26F

08/02 17:21, , 27F
,這幾個地方很多老師要吃飯,就這樣。
08/02 17:21, 27F

08/02 17:36, , 28F
外文系最好沒人要 一堆公司拓市場在搶外語人才
08/02 17:36, 28F

08/02 18:00, , 29F
確實外文比較有出路,純文史哲,難。
08/02 18:00, 29F

08/02 19:53, , 30F
人家找的是能流利對話加上某方面專業的人才,外文系沒什麼優
08/02 19:53, 30F

08/02 19:53, , 31F
勢好不好,一堆去國外過過水的講的比外文系強多了
08/02 19:53, 31F

08/02 20:05, , 32F
外文系去澳洲當台勞的也不少
08/02 20:05, 32F

08/02 20:18, , 33F
聞屎科系出來除了當覺青還能幹嘛
08/02 20:18, 33F

08/02 20:22, , 34F
外語人才指的是外語強的人才,不是會外語就是人才
08/02 20:22, 34F

08/02 20:41, , 35F
放屁,不漲價 失衡個屁
08/02 20:41, 35F

08/02 20:50, , 36F
自己的選擇 自己擔
08/02 20:50, 36F

08/02 22:11, , 37F
奴隸銀行先打折
08/02 22:11, 37F

08/02 22:16, , 38F
硬體比軟體難?記者你寫一個初音給我們看啊
08/02 22:16, 38F

08/02 23:03, , 39F
純硬體生一個初音還滿難的w
08/02 23:03, 39F

08/03 12:05, , 40F
理工生不足,應該是很多人不喜歡讀理科,
08/03 12:05, 40F

08/03 12:05, , 41F
難怪,台灣的普科知識偏弱不是沒有道理的。
08/03 12:05, 41F

08/03 12:07, , 42F
也許國中小的普科老師要多加油,讓更多人喜歡讀理科。
08/03 12:07, 42F

08/03 13:56, , 43F
E04 資方養的
08/03 13:56, 43F

08/03 16:56, , 44F
政府都不敢動文史哲的科系
08/03 16:56, 44F

08/03 17:00, , 45F
因為這些教授超會寫文章罵官員
08/03 17:00, 45F

08/03 17:08, , 46F
工科教授賺的錢多(計畫、顧問、兼差),又懶得去管
08/03 17:08, 46F

08/04 07:07, , 47F
不尊重專業
08/04 07:07, 47F
文章代碼(AID): #1PWN9OJD (Tech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