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摩爾定律 半導體的未來

看板Tech_Job作者 (暱稱)時間14年前 (2010/04/04 16:21), 編輯推噓27(2708)
留言35則, 2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鑒於每隔幾天都有人問電子業的未來 我分享自己一年前寫的文章 包括自己的歸納和對未來的預測 希望對心中有疑問的人有幫助 --------------------------------- 後摩爾定律時代 半導體的未來? 已經好久沒有寫blog了 在我停筆的這四五年中 網路界也誕生了不少新東西 像是Facebook, Twitter 這些新興的社群網路 彷彿是繼2001年的網路泡沫後另一次的造山運動 匯集大量的投資基金 今天我想 如果我不再重新開始寫blog 第一我會擔心自己提早變成不追趕流行的老人(雖然我還是有在玩facebook啦) 第二我會擔心自己的國語寫作或表達能力退化 這四五年我的生活是在加州矽谷度過的 一開始的求學和後來的工作都在相同的地方 我還記得第一天從舊金山機場一路走101往南 到了聖荷西時 開車接機的叔叔跟我說 矽谷到了 我那時還小小的失落了一下 我以為矽谷應該是像竹科一樣高樓密集林立的 但眼前的矽谷卻是寥寥幾棟高樓和無數間"平房"散落在廣大的區域中 如果不是有一棟建築物上有Yahoo的標誌 我真不知道我來到了矽谷 放眼望去 視野是多麼遼闊 天空是多麼湛藍清澈 容不下一片雲朵 現在已經畢業並工作幾年了 在矽谷時時會提醒自己是活在一個充滿"silicon"的地方 即使實質製造silicon的工廠多已移往外州或亞洲 但矽的精神和靈魂還在這個谷中不停迴盪著 穿梭在已被房屋住家取代的橘子園中 今年是電晶體發明以來的第50周年 這幾十年來 半導體的急速進步與成長造就了許多千萬富翁 也讓許多亞洲國家共襄盛舉的賺了不少錢 誰能想像到 在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中 頭一遭我們能人手一台手機或電腦 讓所有資訊影像轉換成以一位元一位元的數位訊號輕飄飄地在空氣,電纜,或光纖中傳輸 讓世界各角落的人能以虛擬六度空間的方式聯繫起來 雖然沒有小叮噹的任意門 只要一台網路攝影機 還是可瞬間看到地球對岸親朋好友的一舉一動 科技對人類的生活影響層面實在太深太廣了 而堆砌起資訊時代的積體電路 也不過才發展了幾十年 短過一代人的平均壽命 然而就像人的一生一樣 掌握半導體產業50年的摩爾定律 預計在2020年左右會走到終點 即使樂觀的相信技術上可以繼續縮小電晶體的線寬到10nm甚至之下 考慮成本和收益 經濟模型下的甜蜜點似乎早就停在90nm或65nm左右(?) 如果看ITRS road map CMOS電晶體的線寬最小會縮到22nm 預計在三年後達成 再接下來就要使用架構不同的奈米元件了 預計極限是11nm 約在2022年左右達到 直到現在 究竟用哪種奈米元件取代CMOS電晶體還沒有共識 而如何大量且快速的生產高良率的奈米電路也還不清楚 比方說 光罩解析度馬上就要達到極限了 有人發展一種技術 就像用噴墨印表機一樣 一點一滴的畫出幾千萬電晶體的IC 速度奇慢可想而知 如果半導體業成功的照著ITRS road map走 摩爾定律的確會在2020年代失效 如果因為技術無法突破或是公司無法在更昂貴的新製程中獲利而無法照著road map走 摩爾定律也許會提早失效 而電子業過往"利用摩爾定律的創新模式"也不複在 也就是說 從很大很慢的電腦到很小很快的電腦的"創新"模式將不複在 手機再也不會從磚塊大小的"大哥大"變成迷你可愛的手機 一條128GB的隨身碟也再也不會輕意降價了 所有電子產品的規格(spec)停留在這個點上 成為電子業最後的註記... 在這個走向摩爾定律終點的變遷過程中 有些公司或工程師種類會變的不重要 或不需要這麼多人 對消費者而言 過去的趨勢是 每過一年消費者就可以用"越少"的錢買到"越快越好越小"的電子產品 這迫使(或刺激)消費者購買新的產品取代"還活的好好的"舊產品 然而摩爾定律失效後 消費者花一樣的錢只買的到一樣功能的產品(粗略來講) 如果你要功能或容量兩倍的產品 請你負擔兩倍的"晶片成本" 電腦或手機為何現在能滲透到較貧窮的新興國家  就是因為摩爾定律(和亞洲高素質低成本人力)的威力讓電子產品不停降價 只要一個產品做到百元美元以下 就會多出成千上萬的人口進入這個市場 這些成千上萬的人口形成更大的網路  也間接推動了現在赤手可熱的社群網路(social network) 反之 在後摩爾時代 只有金字塔上端的有錢人可以負擔新的高階電子產品 高階產品的市場隨之縮小 願意研發高階產品的公司也會減少 做晶圓代工的公司 由於沒新製程可推 也不用闢出新的生產線 就專心做舊製程的生意 由於不用蓋新的廠房和買天價般的新設備 不變成本(fixed cost)慢慢被時間沖淡 開一顆光罩的成本就會漸漸下降 對IC設計公司是好事 但晶圓公司的毛利率也會越來越少  公司不成長 股價不成長 裁員整併 由於半導體業最多的就業人口集中在廠房 迫使大部分的半導體從業人員失業 半導體設備商也不用再發展新的技術 只要留幾個有經驗的工程師維護客戶端的設備  以IC設計公司而言 當製程不再改變後 過一段時間 基本的電路功能其設計會趨於穩定 不管是ASIC的乘法器或加法器  或是類比電路的PLL或ADC(由於製程固定 spec也會越來越固定) 都會慢慢的建在library中 漸漸的每次製程都要重來的characterization也不必了 由於不需要設計新的電路挑戰更難的spec 電路設計工程師的數量也不需要那麼多 大部分電路方塊(block)被當成library中的基本元素 當系統需要甚麼功能 就把需要的元素甚至類比電路拿來當成積木般拼拼湊湊(如同寫程式般) 再用一些系統層次的CAD tool檢查一下timing,功率,面積或signal integrity就好了 簡單的說 IC設計公司的工作性質慢慢改變了 IC設計公司的存在價值 在以往是不斷追趕著新的規格或製程 即使兩代產品功能一樣 只要下一代比較快 就勇敢的進入下個製程 在後摩爾時代 如同軟體公司 IC設計公司的價值是在開拓更多的應用領域 (反正速度也不會更快 面積也不會更小 賣給系統商的晶片成本也不會降低了) 在走向"應用"這個層次時 IC設計公司也許會與作系統的公司整合在一起 比方說 蘋果的iPod或iPhone 或是多功能型的掌上型機器都是"應用"的例子 值得一提的昰 這些例子中 品牌和外型是很重要的  除了開發直接走向使用者端產品  IC設計公司的另一個方向可以是發展"與摩爾定律無關"的元件 摩爾定律主要是針對數位電路的 讓處理數位資訊的能力更快更強 對類比電路而言 其甜蜜點絕不是甚麼22nm或奈米級電晶體 今天類比工程師被迫要把電路放在先進製程上  是為了跟數位電路一齊搭在同一艘SOC船上 對純類比晶片而言 停留在便宜的舊製程就可以了  Wii的3D感應器就是一種很好的例子 以後的半導體業會與現今大不同 為減少上下游各環節平分掉的利益  為面對高階產品無法降低成本的問題 及其衍伸出的市場規模變小 為負擔先進製程的昂貴光罩或其他種製造方式 也許更多的公司整合或倒閉會發生 過去冒出的無晶圓IC設計公司和晶圓代工這種產業分工的模式 可能會走回垂直整合的舊模式 讓資金集中火力 並讓毛利率提升 當晶圓代工廠建立了一套數位和類比電路的library後 他也可以自己發展IC 不然就是系統公司自己做IC設計 就像蘋果電腦買下一家微處理器的公司要自己開發晶片 再誇張一點 在製程固定一段時間後 也許下晶片可以降到夠便宜的價格 並且CAD工具也越來越成熟  足以精確model不僅元件本身 也包含系統層次的交互作用 以將下test chip的次數減少 此時也許可以再帶起一波無晶圓IC設計的熱潮 只是此次我們不再需要顧慮製程的改變 只要專心在實現創意上 如同軟體公司的操作方式 只是這次我們的函式庫裡是滿滿的電路檔案 無論如何 在後摩爾時代 "硬體"不再進步時  唯一能進步的就是"系統架構"和"應用創意"了 還有少許特殊功能的"純類比"電路設計 新註: 在今年的一個研討會上Intel的講者說:"摩爾定律是半導體產業的必要驅動力",言下之意, 所有的替代方案(新應用或新架構)都無法產生如同摩爾定律般的的爆炸性驅動力 (exponential!),只要摩爾定律失效的那天,不管是電子業或是資訊業都將會跟其他產業沒 甚麼兩樣.軟體的繼續最佳化與平行處理可以拖延這個結局的時間點,但是不論如何,"資訊 "或"處理資訊"的單位成本都不會exponentially下降了.冰箱過了20年還是冰箱...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4.130.57.157 ※ 編輯: lipapa 來自: 24.130.57.157 (04/04 16:23)

04/04 16:26, , 1F
中肯文
04/04 16:26, 1F

04/04 16:29, , 2F
中肯 不過在我們這代就會碰到了...
04/04 16:29, 2F

04/04 16:54, , 3F
可惜的是半導體的製程技術從來都不follow那個roadmap~
04/04 16:54, 3F

04/04 16:54, , 4F
intel自己的roadmap是用CMOS做到4nm
04/04 16:54, 4F

04/04 16:55, , 5F
去年的IEDM 三爽驗證了3.8nm CMOS function well
04/04 16:55, 5F

04/04 16:55, , 6F
摩爾定律早從30年前就喊著要結束了...但都一直讓人失望
04/04 16:55, 6F

04/04 17:02, , 7F
覺得產業生態經常在變動,少了摩爾定律也不是啥特別大的變化.
04/04 17:02, 7F

04/04 17:07, , 8F
另外其他產業大多沒有這類東西,產能規模還是愈開愈大
04/04 17:07, 8F

04/04 17:09, , 9F
應該是收益趨近穩定吧....
04/04 17:09, 9F

04/04 17:19, , 10F
我比較好奇台積電50年後會生產什麼東西
04/04 17:19, 10F

04/04 17:35, , 11F
阿不就變傳產... 沒有令人驚豔的獲利但是穩定
04/04 17:35, 11F

04/04 17:38, , 12F
感謝分享
04/04 17:38, 12F

04/04 18:10, , 13F
===============這才是有料的文章===========================
04/04 18:10, 13F

04/04 18:19, , 14F
很棒的分享!
04/04 18:19, 14F

04/04 19:38, , 15F
悲觀 但挺不錯的觀點! 感謝分享
04/04 19:38, 15F

04/04 19:43, , 16F
固態組掛了,材料系掛了
04/04 19:43, 16F

04/04 20:03, , 17F
好文推!!
04/04 20:03, 17F

04/04 20:10, , 18F
推 喜歡San Jose平靜的環境
04/04 20:10, 18F

04/04 21:02, , 19F
先推再看
04/04 21:02, 19F

04/04 21:04, , 20F
但當初真空管時代也不知道會有電晶體時代...所以以後
04/04 21:04, 20F

04/04 21:04, , 21F
的科技會有什麼發展不是人腦能預測 不然就不叫科技了
04/04 21:04, 21F

04/04 21:17, , 22F
好文 發人省思
04/04 21:17, 22F

04/04 21:35, , 23F
04/04 21:35, 23F

04/04 21:55, , 24F
原子大小有極限,很快就到了不能縮小的時代。
04/04 21:55, 24F

04/04 23:33, , 25F
不錯的文章,整個IC元件歷史的核心整個發展都提到amazing
04/04 23:33, 25F

04/04 23:44, , 26F
如果有了量子電腦...製程新不新好像就不重要了
04/04 23:44, 26F

04/05 00:48, , 27F
很像郭正邦教授看學生渙散 改講科普 大家都聽得懂愛聽 XD
04/05 00:48, 27F

04/05 01:20, , 28F
電晶體在1947年就被發明出來了 距今不止五十年 已過60年了
04/05 01:20, 28F

04/05 11:08, , 29F
摩爾定律是個失敗的理論,怎麼還一直無限期的拿出來用?
04/05 11:08, 29F

04/05 16:53, , 30F
同意這篇~!!!!! 值得讓版上的大家一起想想未來~~
04/05 16:53, 30F

04/05 20:22, , 31F
科技發展是無止盡的 製程微縮只是其中的一個軸
04/05 20:22, 31F

04/06 12:20, , 32F
給fore大!! 材料系不會因為矽發展的停擺而掛到哪裡去!!
04/06 12:20, 32F

04/20 13:52, , 33F
就算CPU擠不下去了,還有很多ic根本沒用上這些技術,甚至
04/20 13:52, 33F

04/20 13:52, , 34F
因為材料特殊或特殊要求的關係尺寸一直很大,只是發展方向
04/20 13:52, 34F

04/20 13:52, , 35F
要換,可以作的事情還多得很吧?
04/20 13:52, 35F
文章代碼(AID): #1Bk4luZK (Tech_Job)
文章代碼(AID): #1Bk4luZK (Tech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