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都是別人的錯?!

看板Teacher作者 (非天夜翔)時間7年前 (2016/11/26 09:23),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19 (看更多)
※ 引述《chen2323 (冷凍魚)》之銘言: : ※ 引述《claire0315 (claire)》之銘言: : : 有感現在小孩生得少 : : 每個都是寶 : : 以前犯錯被處罰是應該 : : 現在犯錯被處罰都是老師沒管好沒教好 : : 或是別的同學帶壞他 : : 真想問老師ㄧ個人要管二三十個學生 : : 還要超鐘點 : : 做教育處和學校有的沒的沒腦要求 : : 家長兩個人只管ㄧ兩個小孩 : : 為什麼不自己把小孩管好教好 : : 還帶給別人那麼多麻煩 : 哈,看標題再看內容,閣下是反串來著嗎? : 你全篇不也是抱持著「都是別人的錯」的論調嗎? : 然後推文的是沒睡醒還是閱讀能力有問題?台灣的教育人員水準 : 有那麼差嗎? : =========二三十個學生?============== : 小弟不才,十幾年前一個班裡有四十八位學生,然後二十幾年前 : 讀書時,一個班有五十幾位同學。 : 對二三十個這個數字大家應該是怵目驚心才對吧?先別提再下去 : 大家都要失業這件事,你是多菜才敢拿帶一個班二三十個學生很 : 辛苦這種話出來討拍? : 之前的老師都是拿電擊棒帶班,家長都是小孩被處分乖乖吞下去 : ?以前老師都躺著帶班? : 有沒有那麼窩在自己世界沒走出來過的八卦呀? : =========家長失職?=============== : 當你指責家長失職時,你又是哪裡來的信心認為自己可以做得比 : 他們好? : 這些失職的家長要嘛低社經背景,要嘛社會邊緣人,要嘛自小生 : 在價值觀扭曲的家庭。對,干我們屁事,憑什麼要我們來負責, : 又不是我們害的。 : 但是,仔細把各位受教育的過程回想一下,我們所謂的學校教育 : 什麼時候教過學生怎麼當一個家長?當你生在一個家庭觀念薄弱 : 的原生環境,成長歷程又沒有人告訴你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你哪 : 來的自信你可以成為一個盡責的家長? : 當你在指責家長失職時,記得,你只不過是個比較幸運的傢伙, : 你只不過是比較適應這社會的遊戲規則,你只不過是用成功者的 : 傲慢在鄙視弱勢而已。 : ==========學生好難教?============= : 沒有哪一個時代的學生好教好吧?老師的角度裡永遠是一屆不如 : 一屆,原因兩個,第一你太優秀,第二教書是種輪迴。 : 當老師的成長學習的過程大多沒有接觸過學習底層的班級,很多 : 時候我們的同學不是法律系就是醫科的學霸,班上最不成材的搞 : 不好就是後來當老師的。你根本很難想像,這世上有學習障礙、 : 情緒障礙、精神疾患,有各式各樣先天不良在艱難中學習的孩子 : 。有隔代教養、有失親、有家暴、有貧困,有各式各樣後天失調 : 在不公平條件下學習的孩子。 : 而當了老師之後,你要學著接受這才是真實的世界,而不是抱怨 : 學生很難教。 : 當你辛辛苦苦把一群孩子好不容易調教成可以配合遊戲規則時, : 就發覺又要把他們送走,重新迎接一批野蠻人,一切歸零重新開 : 始,這實在很令人沮喪。一年一年,一屆一屆,我們總是在重複 : 著相同的工作。然而學生卻是不同,他的人生當中只有一次學生 : 生涯,過了就不再回來,而陪伴他們度過苦悶的學校生活就是我 : 們的工作。 : 你要學著看到自己這份工作的價值,而不是抱怨學生很難教。 : 話說學生不難教,要老師做什麼? : ==========他們不是抗拒處罰=========== : 學生及家長不是不能接受處罰,他們不能接受的是被貶低、羞辱 : 的感覺。 : 只要老師能從學生的利益為出發點,向學生說明處罰的對象是行 : 為不是個人,是人都會犯錯,重要的是怎麼面對自己的錯誤。處 : 罰是提醒他不要在同樣的地方跌倒,要三思而後行,要類推到社 : 會的遊戲規則,甚至要因看到別人受罰而警醒,不需要自己掉進 : 洞裡才知道那有個洞。 : 沒有孩子會拒絕老師的善意提醒。 : 只要老師能從學生的利益為出發點,向家長說明處罰的目的是為 : 了提醒孩子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是為了避免將來發生更嚴重的 : 事,是為了以避免家長將來要時常為孩子善後。老師與家長要互 : 相鼓勵、信任,孩子的行為問題才能獲得改善。 : 沒有家長會拒絕老師對孩子的關懷。 : 把話說清楚,不要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不要預設何為常識,何 : 為理所當然,清空自己的成見,接納家長及學生亂七八糟的想法 : 。你要先跟他們站在同一邊,你才能引導他從你的角度看事情, : 並且接受你的善意。堅持對的事沒有錯,但是如果不能得到家長 : 、學生認同,那麼「對的事」幫不上任何人。 : ==========自己的孩子是沒辦法教的======== : 不要期望家長能導正孩子的行為問題,第一不恰當,第二他真的 : 做不到。 : 孟子曰:「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 : 不祥莫大焉。」 公孫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 孟子曰:「 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 『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 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 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 此實際討論的便是父子相處之道。對此問題的理解,不唯有助於把 握孟子之思想脈絡,釐清「父子之間不責善」這一觀念在後世的思 想史嬗變,對於世間諸人之切身躬行,亦有啟發。 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周春健認為, 「責善」一詞非指一般性的要求,而是包含濃重的「強制」意味, 且蘊含所提要求遭對方「強烈反感」之意, 故而容易造成「責善則離」的後果。 「不責善」,並非指父於子全然不顧,只是不去嚴厲地「責善」, 父子之間允許有「教」的行為存在。 在孟子看來,君子之不教子,客觀上緣於父子特定關係相處過程中「勢」的不允可。 「不責善」有一定的界限,並非針對世間一切父子泛言, 可能僅是孟子針對「不肖子」及夏、商、周三代特定情形的「有為之論」。 所謂「易子而教」,並非指「不諫不教」,未必導致「疏遠其子」, 父子有親、父子天合的倫常觀念,依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就此,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王中江進而引申道, 無論古代還是現代,作為父親的一方均肩負著自己子女的教育責任, 只是這種責任的履行往往由於血緣親情的羈絆而比較困難, 父親的教育理念常難以真正有力貫徹並收到應有效果。 孟子的主張,或許便是出於對這種情況的考慮。 《中山大學學報》編審楊海文則認為,相關討論, 或可從「禮法之間」的角度考慮父子關係, 如將「竊負而逃」、「父子相隱」等經典事例納入討論視野, 將進一步豐富我們對於孟子思想的理解。 周春健補充說,以往有學者認為, 父子相處過程中,「有過則諫,有禍相戒」,才是「深於責善」。 《孟子》文本字面之外,應當包含有「遺意」及「言外之意」: 孟子不但強調父子之「教」,更強調「涵育浸灌」之「養」; 並非主張「不教」,而是注重為父者之「身教」; 亦非完全主張「易子而教」,遇子不賢,亦會「親教」。 古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教育自古以來即是國人所重視的問題, 而教之道在於寬嚴適中,勸之以善,成之以德。 「教」字又分成家庭教育、課程教育及社會教育。 家庭教育全在父母肩擔,循環善誘最能奏功。 課程教育屬專業性質,需委託學有專長的學校老師擔任, 社會教育則由前兩者教育成果的推演, 而應用在社會上;如能如此互相配合,德業必能雙全也。 : 孟子認為家庭的功能在於家人間情感的支持,家庭教育應藉長輩 : 人格和親情的影響,使晚輩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品格。「知識」的 : 傳授,做長輩的便不宜親教,因為在教學時,長輩可能因期望過 : 高,要求過嚴,以致引起晚輩的反感。造成關係不和,這是家庭 : 的最大不幸。所以主張「易子而教」,將教正責善的工作,交給 : 教師代行,以維持親情,保持家庭的和諧。 : 而如果家長本身沒有足以成為模範的品格,孩子自制能力自然沒 : 辦法達到基本標準,但這類型的家長也頗無助,不是他不願意做 : ,而是做不到,真要有能力,沒有家長願意自己的孩子被別人標 : 上頑劣的標籤。 : ==========教育需要家庭的協助========== : 學校教育沒有家庭支持注定是要失敗的,而家庭的功能在於讓孩 : 子知道自己是被關愛、被重視,不論遇到任何事情都有能夠回去 : 的地方。他在意家人的感受,學校的處分才有約束力;他感受到 : 愛,他才能正向的看待學習及人際上的失敗挫折。 : 把自己當成一塊緩衝墊、語言翻譯機,協助孩子及家長釐清心中 : 的想法,把負面的情緒及言語除掉,留下鼓勵及正向的語言。今 : 天你緩和了孩子與家庭的衝突,他的行為問題就少掉一大半。 : 與其批判家長的失職,不如我們就將教育擴大至家庭,表達我們 : 的善意,只要謹守不干涉、尊重家長的立場,家長就能被誘導向 : 正確的觀念及作法靠攏。請把家長視為教育現場的重要夥伴,因 : 為沒有他們正確的協助,學校教育往往事倍功半,而我們在處理 : 學生問題時也會因為無力感而變消極,遑遑終日。 : ==========坦然面對自己沒那麼好========= : 是人都會犯錯,我實在搞不懂為什麼老師對家長、學生的投訴那 : 麼敏感?有錯就要認,事後反省對學生處置失當就向學生認錯道 : 歉有什麼難度?每個老師都是邊做邊學,哪有可能不犯錯?而且 : 正向面對自己的缺失,這不就是一種身教嗎? : 面對別人質疑,先否認是本能,先檢討才是智慧。 : 我沒錯為什麼要道歉?那又是誰說先道歉就代表理虧呢? : 道歉可以挪騰出一個讓彼此轉寰的空間,而且越早道歉,效果越 : 好,最好隨時把抱歉跟對不起當口頭禪,即使他是一個孩子,他 : 也能感受到你是站在平等地位與他溝通,而不是高高在上不可侵 : 犯的權威,不可侵犯也就等於無法溝通,無法溝通,事情就只能 : 往兩敗俱傷的路上走。 : 吃燒餅哪有不掉芝麻的?教書哪有不被投訴的?不要把偶爾的失 : 誤當成不可原諒的烙印,坦然面對自己沒想像中的那麼好,也就 : 是肯定自己還能更好。更何況根本沒有人會記得別人糗掉幾次, : 大家都忙著看自己好嗎? : 一個迴避學習成長的老師,要如何教育孩子面對學習的挫折,勇 : 於挑戰自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0.228.6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cher/M.1480123414.A.339.html

11/26 09:52, , 1F
謝謝補充
11/26 09:52, 1F

11/26 17:41, , 2F
在教師版,這種好文推文數絕對不會超過10,反而是罵
11/26 17:41, 2F

11/26 17:41, , 3F
恐龍家長的,罵學生朽木的,爆都有可能
11/26 17:41, 3F

11/27 13:30, , 4F
講這麼多,現在要怎麼辦?
11/27 13:30, 4F

11/27 13:33, , 5F
對不起,原來是補充魚大回文內容,我補推
11/27 13:33, 5F
文章代碼(AID): #1OEEGMCv (Teach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OEEGMCv (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