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讀茶

看板Tea作者 (龍鳳之巔高冷茶)時間9年前 (2015/07/21 11:4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lwei781 (nap til morning?)》之銘言: : 喝才是回歸的一步 : 不管茶葉來源不管器具技巧 : 喝才是我們泡茶最後的一步和目的 : 當然重要的是輕鬆隨意 : 喝的舒服喝的高興 : 不過有時喝茶也是可以認真一點 非常同意這點 關掉電視,音樂, 在安靜一個人的環境, 認真地聽茶訴說它這一季所經過的風風雨雨, 除認真之外 也要"慢品"才喝得出他的精彩, 同時也沉澱了忙碌的心 : 跟茶具和泡的過程無關 : 這裡重要的是飲者自我的省思和感受 : 也是用來修正和改進前面步驟的原點 : 因為只有喝下去感受才是真正的observation (用量子觀點來說) : 不管是製茶/選茶, 存放還是沖泡 : 用心喝的當下 : 要盡量的去提升身體的感覺和心的感受 日本茶道其實就是兩透過制式化的模式 來提升心靈的感受, : 盡量的敏銳 : 就算放棄美學的追求 : 只是以批判審核的觀點來認真喝 : 要雞蛋裡挑骨頭 : 味覺, 氣味, 口腔和身體的敏感度也是很重要的 : 像一些前輩茶會時 : 通常會先讓大家用不同的杯子喝水開始 : 能感受出分別之後 再碰茶會更容易有共鳴 : 一般在其他的一些品飲領域 : 如紅酒, 咖啡, 調香之類的 : 會有標準的術語或是一些香氣/味覺圖表 : 來幫助溝通 : 茶的文化發展更深更久 : 反而脫離的這些機械化的動作 : 更多的和哲學和文化結合 : 茶裡面常常可以觀察的是 : 天地人各種不同力量帶來的感受 : 比較簡易的是連想大自然的氣味 : 像夏天在柴山路上聞到的枯葉被太陽曬熱氣味 : 和臨滄系大樹的主調類似 : 下日雨後台北山區的花香和某些包種的氣味契合 : 中部丘陵山路邊的土壤混和水果的甜香 : 可以和埔中和凍頂的一些香氣連想起來 : 一些工藝和人工干與的味道也是 : 像炒鍋的焦味和豆漿的燒焦味 : 或是 : 營養劑帶來的えさ香 : 用這些單一的近態的氣味當點 : 比較能完整展現天地人的力量的茶 : 則可以當成一幅畫來欣賞 : 常常會是像一幅山水 : 有的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 常有岩石, 流水, 層層的森林和小花 : 草地, 枯葉一層層的鋪開 : 有的地方有雲霧有的地方清晰直接 高山茶因其特有的高山氣, 在感受上可類比於高山茶身處於雲霧繚繞環境, : 還有一些茶能展現動感 : 透過單寧感和苦味在口中的刺激變化 : 香氣的入喉後的回升 : 帶來不同躍動感 : 身體的溫暖或是清涼感 : 讓人感覺茶湯是一幅在動的畫活的景 : 不過喝一杯茶的重點還是在自我的美感 : 以自我的美學和生活經驗來感受 : 結合感受到的動感和圖畫變成一個景 : 瞬間 當下的景 : 似白居易的放言五首所指 : 珍惜和細品當下與茶湯的一會 : 這篇因為算是記錄前輩的想法 : 其實應該是林老師和蘇老師來寫的 : 也麻煩你們兩位和其他熟悉的補充 : 尤其是到咖啡和發酵類飲品的延伸 茶湯在品嘗時有人強調不苦不澀 但個人偏好微苦, 前面的微苦其可襯托後面的甘甜增加其層次感。 也可類比於人生的先甘後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4.224.17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M.1437450243.A.0A4.html
文章代碼(AID): #1LhS032a (Te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5
12
9年前, 07/13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5
12
9年前, 07/13
文章代碼(AID): #1LhS032a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