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有人可以介紹一下陳映真嗎?

看板Taiwanlit作者 (各有因緣莫羨人)時間16年前 (2008/07/21 13:20),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21 (看更多)
※ 引述《histotrios (大海)》之銘言: : ※ 引述《IAMKL (一生當半輩子來用)》之銘言: : 再來,陳映真對於「台獨」內部的分析,不能說全無道理,台獨中也潛藏著投機者, : 這確實也是必需將之糾出的。陳的文章似將這種投機者認為在日本統治時,投靠日本 : 在國民黨統治時與國民黨妥協,現在有可能要統一了,再與中共妥協。穿差在各個不同 : 權力者之間。這種人,確實是屬於一種另類「階級」的。 : 反之,國民黨內或泛藍內部是不是都是只會依附權力的無賴,也未必吧。 : 所以如何在這兩派中把以上的人區分清楚,尋找屬於自己的同路人,為臺灣或說兩岸關係 : 尋找最佳的出路,這是我提問的動機。 : 我是不能了解統派與獨派腦中在想什麼,所以最後的問題我無法回答。但是文化這種東西 : 有辦法說切割就切割嗎?再者,與中國文化切割真的比較好嗎?有時後覺得國民黨之所以 : 可以穩坐政權,其實是他懂得去擁抱「中國文化」這個旁大的文化資產。臺獨者是否不該 : 讓者巨大的資產就這麼便宜的讓給了國民黨,這是值得深思的。 : 『』是我說的,我的意思是不是全部「外省人」都是壞蛋,不是所有「本省人」都是好人 : 。所以我這種說法不是二分法。 : 而你說文化台獨與我的說法有很大落差,那不就是說文化台獨是種「二分法」? : 某部份是,蔣派國民黨對中國文化的盲目推崇就有這種味道,共產黨的神化毛澤東也是 : : 你所指控的本土派與我指控的中國派,到底誰對臺灣文化所形成的傷害比較具體? : 二分法的本土派與缺乏手段的中國派對臺灣文化傷害最大 恕我不長篇大論。我簡單說明我觀察到的部分。 我覺得,原作者的思考焦點過於集中在台灣與中國兩者。 彷彿除了這兩者之外,就別無其他。 我的意思是,有些、甚至不少,反對統一、反對冒然統一或主張獨立的人, 他們所受的中國文化的影響,其實非常淡薄。 台獨運動主要在海外興起,而後才傳回台灣, 就可以說明這一點。 這些人身受美國、日本與歐陸文化的影響,要比中國文化多得多了。 甚至他們接受的是比較現代的文化洗禮。 也就是說,台灣島內的文化氣候,不必專注在中國文化之上。 要考量到二十世紀的現代文化的部分。 至於台灣島內的狀況,似乎比較複雜。 台灣社會內部很多元,變動快。 都會中產階級能夠接受的佛學、禪學等,或以論孟、紅樓夢為人生指南, 自然反映了中國文化的影響。 畢竟我們的人文教育不可能從希臘、羅馬或日本的源氏物語開始教起。 (這恐怕是台獨主張者的痛。) 在北中南三大都會區以外, 廟宇、節慶、禮俗,乃至電視上的劉伯溫、濟公和媽祖, 也都是中國文化的特色。 然而,廟宇、節慶早己是文化的再創與展演,乃是現代的文化成品。 至於台灣的鄉土古裝劇,其實有高度的台灣庶民特色。 反而是過去舊三台的古裝劇,多少還有點中國文化的表演風貌, 和現在中國的古裝劇比較接近。 然而,我們只要走進書店,看看出版的新書, 大概就會發現中國文化所佔的比例不高。 甚至越來越低。 反而是美、日等現代文化的作品為主。 就連電視劇也是這樣。 不過,晚近出版社大量引進中國出版品,又是新的趨勢。 這才是最可怕的第二波再中國化。 待在學院中,自然會覺得中國文明有豐富的遺產。 但在都會與庶民大眾間,中國文明不見得這麼可貴。 畢竟我們有太多的選擇, 就像我們可以吃到各國的風味料理一樣。 台灣本來就沒有豐富的文明遺產。 但別忘了,二十世紀是東亞現代化最關鍵的時代。 在整個二十世紀,兩岸基本上處於隔絕、對立的狀態下, 台灣在吸收現代文化的路途上,和香港一樣, 走出了異於中國近代的沿海中國的道路。 反而出現了一些可貴的「現代文化遺產」。 但如果我們對這一點的體認與反省不夠深入, 這份遺產也不夠我們長久享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67.47

07/21 19:57, , 1F
我認識了一位馬來西亞的學生,卻在擔憂珍貴的中華文化
07/21 19:57, 1F

07/21 19:59, , 2F
在現代馬來西亞社會中逐漸消失。也許我跟他有種同樣的
07/21 19:59, 2F

07/21 20:00, , 3F
擔憂,卻不自知阿。
07/21 20:00, 3F

07/21 22:27, , 4F
擔憂傳統中華文化在現代馬來西亞社會中消失──荒謬的焦慮!
07/21 22:27, 4F
文章代碼(AID): #18X1oITw (Taiwanli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X1oITw (Taiwanl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