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有人可以介紹一下陳映真嗎?

看板Taiwanlit作者 (大海)時間16年前 (2008/07/21 00:4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8/21 (看更多)
※ 引述《IAMKL (一生當半輩子來用)》之銘言: : 有時候真的讓我深深地覺得,指名道姓地討論問題,總比紮個稻草人來打會比較痛快。 : 而且,我認為:如果還沒把問題討論清楚就隨便地打算打道回府,那不如一開始就不要 : 提出問題。 : ==== : 以上是心得,以下是論理。 : ※ 引述《histotrios (大海)》之銘言: : : 「國民黨」是個很難處理的問題..... : : 國民黨或泛國民黨員,是不是都被排除在統派獨派之外? : : 如果是,那這種分法很狹隘 : : 中國是個真實存在的客體,會對周邊的政治或全球有所影響。 : : 臺獨怎麼會不需要對這個真實存在的客體有所了解 : : 統派對中國的了解可能陌生,或不完全,但比拒絕認識來得好 : : 是沒有說認識了就要結婚,但連當朋友也不行嗎? : 在我之前的回文當中,除了統派、獨派以外,國民黨是作為部份統派企圖打敗的對象而存 : 在。統派或獨派的說法問題不出在狹隘,而是太寬廣了,所以無法面對內部不同聲浪的分 : 化現象。 這麼說吧,蔣介石在台的政治口號「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從此就可以證明統派有兩種, 一種是你所劃分的統派,一種是我現在加上的國民黨派。目的都是要「統一」可是方法與 手段可能會不一樣,最後的結果也因為領導統一者的不同,對於台灣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這其實是我在意的地方。就如同你之前回文所說,獨立再統一也是一種選項。獨立的話 臺灣的主體才會明顯,也才會有較多的自主權,這是我以為臺獨立場較可貴的部分。 我對陳映真不能認同的部分是,他主張「統一」可是口號與國民黨相同,也看不出確實 的步驟與手段,再加上口號的雷同,會變成你說的「分化臺灣內部的現象」,並且與當初 反對國民黨的出發點背道而馳,是對曾經對台造成白色恐佈分子的姑息,這是我不同意的 第二點。 再來,陳映真對於「台獨」內部的分析,不能說全無道理,台獨中也潛藏著投機者, 這確實也是必需將之糾出的。陳的文章似將這種投機者認為在日本統治時,投靠日本 在國民黨統治時與國民黨妥協,現在有可能要統一了,再與中共妥協。穿插在各個不同 權力者之間。這種人,確實是屬於一種另類「階級」的。 反之,國民黨內或泛藍內部是不是都是只會依附權力的無賴,也未必吧。 所以如何在這兩派中把以上的人區分清楚,尋找屬於自己的同路人,為臺灣或說兩岸關係 尋找最佳的出路,這是我提問的動機。 : 那麼,你希望我回答你什麼?好好對你講一次戰後統獨的派系光譜? 抱歉學力有限,無法回答 : 請注意我的論理,我認為八零年代獨派、統派對於於中國都有一定程度的陌生與想像,我 : 這麼說的原因是保持對於各個個體各自對於中國的瞭解與認識各有不同。但是如果從論述 : 來看的話,本土論並沒有要將自己的文學脈絡與中國扣連,所以他們的論述中可以不對中 : 國進行論述,而不是說他們不需要"瞭解"中國。況且,你又能確定統派就比獨派瞭解中國 : 嗎? 我是不能了解統派與獨派腦中在想什麼,所以最後的問題我無法回答。但是文化這種東西 有辦法說切割就切割嗎?再者,與中國文化切割真的比較好嗎?有時後覺得國民黨之所以 可以穩坐政權,其實是他懂得去擁抱「中國文化」這個旁大的文化資產。臺獨者是否不該 讓者巨大的資產就這麼便宜的讓給了國民黨,這是值得深思的。 : 對於這個問題,我也不能提出答案啦!但是我能肯定的是,統派的確比獨派"愛"中國啦! : 問題是,"愛"等不等於"瞭解"呢? : : 陳若曦、謝雪紅是好例子。 : : 所以我回文的意思是:我只部分接受陳映真的說法,而不是全盤接受 : 所以呢?你到底接受陳映真那些?又否定他那些?說清楚了再來討論嘛!我也接受階級觀 : 點是個好用的工具啊!只是我不認為它是唯一、最好用的工具罷了﹝笑﹞! : : 可是文化臺獨真的不須要政治臺獨作為支撐嗎? : : 文化臺獨是不是應該要容許不同省籍的人加入,如果是,那就該打破 : : 「外省人都是壞蛋;本省人都是好人」的框架不是嗎? : : 如果不能打破這框架,二分法就很民粹阿 : 請先回答,文化中國論者背後有沒有政治中國﹝不論過去是KMT,還是現在是PPT﹞來支撐 : ?再者,請明確提出證據,到底是誰將"文化臺獨"與"外省人都是混蛋"的論述結合在一起 : ?在你沒有提出實證的情況下,我只能說只不過是醜化、污名化所謂的本土派而已! : 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只能懷疑你發起這一討論串的動機可議。 就像流浪幾千年的以色列竟能保存自己的文化,似乎可以證明文化不一定需要政治支持。 但是既然如此,何以以色列仍要堅持建國?擁有政治主權還是很可貴的 再來,文化中國存在於世界各地,但有主權支撐的有兩個,這兩個也影響存在世界各地對 中國的不同認同。不過這問題可能更複雜,目前僅能回答到此。 至於二分法是由你的回文推出來的。你的原文是: 「文學、文化臺獨與政治臺獨是兩個不一樣的東西,本文不傾向在這裡將二者等視而觀。 所謂的「文化臺獨」,事實上與您所說的:『是不是全部的「外省人」都是壞蛋,所 有的「本省人」都是好人?』的說法,有很大的落差,請先提出史料或文本來佐證你的 預設。」 『』是我說的,我的意思是不是全部「外省人」都是壞蛋,不是所有「本省人」都是好人 。所以我這種說法不是二分法。 而你說文化台獨與我的說法有很大落差,那不就是說文化台獨是種「二分法」? : : 我所指的本土派往民粹的發展的可能是上面那種二分法以及拒絕正視中國客觀存在 : : 這兩點而言。 : 我認為的是,不管是本土派或左統、右統、馬統的任何觀點,事實上都可能形成民粹。而 : 我想反問的是,所謂文化中國論者動輒區分古典、現代;崇古賤今;服從中央而輕視地方 : ;迷信國語而歧視方言的現象,是不是也是一種民粹? 某部份是,蔣派國民黨對中國文化的盲目推崇就有這種味道,共產黨的神化毛澤東也是 : 你所指控的本土派與我指控的中國派,到底誰對臺灣文化所形成的傷害比較具體? 二分法的本土派與缺乏手段的中國派對臺灣文化傷害最大 以上,下台一鞠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3.216.140 ※ 編輯: histotrios 來自: 140.123.41.108 (08/04 13:31)
文章代碼(AID): #18WsmmV- (Taiwanli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8 之 21 篇):
文章代碼(AID): #18WsmmV- (Taiwanl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