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燦爛] 專訪導演鄭文堂/為何商業電視台拒播燦爛

看板TaiwanDrama作者 (無解)時間8年前 (2016/02/17 10:35), 8年前編輯推噓18(18024)
留言42則, 1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pommpomm (澎大海)》之銘言: : 專訪導演鄭文堂/為何商業電視台拒播《燦爛時光》? : By Punch娛樂重擊 on 2016-01-21 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20337 : 文/翁健偉 : 就在台灣要選出下一任總統大選的前夕,一齣以「228 事件」、 : 「美麗島事件」為劇情時空背景的電視劇《燦爛時光》正在公視 : 頻道播出。台灣電視從來不缺各種政論節目,但很少有戲劇題材 : 願意去碰觸曾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政治事件,導演鄭文堂以獨立 : 製片的精神,完成了這樣的挑戰。 : (文章上色部份為原文的上色強調) : 鄭文堂說從籌備到拍攝過程,完全沒有接觸到政治人物。「創作過程他們沒有參與,如果 : 他們參與,也許會因為每個政黨的意識型態不同,會有所不同」。與其找政黨的資源,對 : 他而言,還不如找拍攝所需的資金,以及可以播放電視劇的媒體頻道。這是因為第一筆資 : 金來自文化部的補助,按照規則必須如期完成、播出,所以在接觸電視頻道探尋有無播出 : 的可能性時,得到兩種反應,「第一個是沒有市場、沒有商業性,第二個是不碰政治題材 : 」。偏偏政治因素就是沒有辦法即刻解決,因為《燦爛時光》就是關於大時代的劇情,「 : 後來跟公視談合作,雖然覺得原始企劃需要改,但符合我與文化部的合約,符合大背景、 : 歷史事件,最後才會與公視合作」。 : 雖然說創作的過程,本來就是導演與編劇所控制的觀點,而《燦爛時光》又多了一層對於 : 歷史的詮釋,鄭文堂不否認從成果來看,稍嫌薄弱了一點,「這個題材薄弱的原因是資料 : 性的收集,不夠雄厚不夠細膩。這個作品籌備了快兩年,這兩年不是每天都在這案子,我 : 是獨立製片,要拍很多短片、廣告片維生」。儘管獨立製片不是最好的藉口,但投入的成 : 果就是如此。當然他也曾想過,假使邀請更多歷史學者參與,會讓作品的厚度與細膩度差 : 很多,即便是戲劇元素該如何呈現,都會比較好。「像是那個年代的桌子、杯子、器皿、 : 衣服,應該是怎樣,這些資料上都找得到。透過研究縝密的學者,可以做到更仔細,但不 : 見得能辦得到,因為這需要更多的資金」。 : 現在很多的「如果怎樣怎樣」,都是發生在拍攝完成後,鄭文堂說除非像侯孝賢拍《刺客 : 聶隱娘》那樣,一拿到資源又投入回頭去拍、拼到最後一刻,才能誕生真正的作品。然而 : 他自己卻承認,在拍攝過程中,是有想過「如果故事從 2015 年的某個兩個人,開始回溯 : 」,應該會更好看。這個念頭一直跟著他,讓他在拍攝途中忍不住想,假使真的拿到錢了 : ,除了可以拍完、交案之外,該拍用現代角度切入的哪一個段落,讓戲在電視上播出時會 : 更好看。 : 說著說著,他打開了手機,開始尋找檔案,因為鄭文堂終究忍不住把腦海中的「如果怎樣 : 怎樣」,寫成了另外一個企劃案,連名字都想好了,叫做《不沉的太陽》。他打算從 : 2016 年的觀點來講故事,「李天明的第二代,到了 2016 年約 36 歲,出了一本書叫做 : 《燦爛時光》。還找過莊凱勛談過,讓他演這個角色」。根據他的構思,只需要把第二代 : 的段落重拍,就可以變成另外一個精采的故事。不過終究是沒有預算,構想也只是構想。 : 鄭文堂曾在《燦爛時光》首映時提到,台灣老屋保存的現況,對於拍攝近代台灣歷史的戲 : 劇工作者而言,會碰上一些困難。「某些縣市政府都保存不錯,像是日式房子,要不變成 : 咖啡廳、就是展覽場,拍戲要進去都非常非常難。剩下老房子都是廢墟、殘破的倉庫」。 : 進去那些荒蕪的場地拍戲,裡頭都是蟲子、要不房屋就是漏水,身處其中拍戲,全體工作 : 人員都要忍耐,非常的不舒服,「並不是我要在那個地方工作,更不是因為說那個地方的 : 氛圍有多好」。 : 他回憶起某場李月儒被刑求的場面,按照常理推斷,在 50 年代發生的白色恐怖,狀況會 : 有多慘烈,「應該是在一個完全不見天日的地方,一定是超乎我們能想像的」。但實際去 : 勘景,找到的都是舊營區,不是空房子、就是火燒過的殘骸。 : 拍攝歷史戲卻苦於沒有歷史場景,癥結點不在於資料收集,因為資料收集完成,還是需要 : 預算才能搭建。他說除非像是曹瑞原導演的《一把青》,用更多的預算去搭建場景,否則 : 大家都要想辦法。「就像葉天倫導演拍《大稻埕》,還是需要去宜蘭傳藝中心。雖然有一 : 點點規模,但那邊還是商店街,賣的是現代物品、布袋戲偶。要在某個時間點、遊客不在 : 的時候、晚上才能拍。類似的問題都是在『夾縫中求生存』,不是拍攝時間的品質,是角 : 度的限制。 這個不能拍、那個不能拍」。所以最後很多這類型的戲劇,最常見的鏡頭就 : 是仰角,「 因為天空哪個年代都一樣,反正不要拍到飛機、用仰角拍就可以」。累積了 : 這些克難中求進步的經驗,他提出更具體更積極的建議是,「台灣需要片廠,一個大的、 : 管理好的,無論是私人還是政府經營,要有機會在歷史的建物中重建它。就算是街道,平 : 日可以充當觀光街,但就是需要一個片廠」。 : 《燦爛時光》劇中,最讓他著迷的人物是李月儒(巫建和飾演),「主要是來自這個角色 : 的性格層次比較多,有細膩的情感,有愛情、同志情誼,對於出生背景來自有錢家族,卻 : 在本身階級上的認知,反思自己家庭背景的優渥環境,願意更寬闊地看待同一個世代的, : 想要幫助別人」。這個人物的性格,是整個劇情上最迷人的;相對地,許明強就(姚淳耀 : 飾演)是一個義無反顧的,相比之下就會少一點。 : 至於在後面 10 集扮演靈魂人物的是李天明(林柏宏飾演),鄭文堂解釋這個人的角色是 : 比較接近他個人對於台灣歷史覺悟的過程,「一個不了解自己身世的人,在 70 年代發現 : 自己的身世、過程中受到的震撼與折磨。這個人物就像我自己對於台灣歷史的認識,與成 : 長的經歷。那個年代沒有網路,唯一方法是去圖書館找很多冷僻的東西,或者碰到一個老 : 師在歷史課上點醒你。因為從國中、高中到大學,歷史、地理都是在教中國的,所以我們 : 要認知自己的身世非常困難,是有一定的障礙」。 : 與拍攝電影相比,拍攝電視劇要迎合不同的觀看模式,用簡單的比喻來說,「電視是一邊 : 講電話、一邊看戲,還能看的懂」。當然數位產品普及的結果,也加快了觀眾的思考速度 : ,也許以前看一齣戲要沉澱好幾天,「但現在是一邊看戲,一邊上網發訊息」。鄭文堂說 : ,假使要在意大眾市場,說故事的進度與速度要更快一點。但是在籌備過程中,他在與攝 : 影師閒聊時提到,把《燦爛時光》拍成「一集就是一個鏡頭到底」的想法,雖然目前辦不 : 到,但他認為台灣的電視很需要這些在視覺上更大膽的挑戰,可能這樣的嘗試會在現代戲 : 比較容易。 : 對於兩岸電影市場的消長,鄭文堂覺得他的觀點與大多數業界的不同,在於「中國市場不 : 是唯一的選項」。台灣本地電影市場,是足夠培育台灣電影本地的養分。「『台灣電影市 : 場太小』」,大跟小的概念是怎麼來的。如果你的『大』是放在對岸那個四百億,當然就 : 『小』;如果你看(台灣)六十億的電影市場,也不是太『小』,只是看你怎麼去耕耘」 : 。以台灣演員或電影工作者而言,他認為「今天你在台灣不夠紅,是不可能到韓國、香港 : 、中國」。無論去哪一個地方,都不要忘記從台灣來,「台灣有非常多的人在支持你」。 : 訪問的最後一個「如果」,鄭文堂自己可否想過,挑戰拍攝一個與台灣無關的題材?他說 : 倒是很喜歡許鞍華的《桃姐》,而香港電影新浪潮也曾給自己許多啟發,讓他對香港充滿 : 了想像,所以他很樂意去香港拍戲,當做一個挑戰。「即使我去香港拍片,我還是台灣人 : ,我的思維還是台灣的,畢竟這是避免不掉的。但是那個好奇、跟那個視野,可能本地人 : 在當地不覺得有什麼特別,可是從外國人眼中看來,這太有趣了」。 : 一部訴說自我覺醒的燦爛時光! : https://youtu.be/1S-6sk63MTY
: 在台灣拍時代劇,竟遍尋不著歷史場景! (← 推薦) : https://youtu.be/S-6xXe_pnfg
: 兩岸電影市場消長你怎麼看? : https://youtu.be/Q22551mxg6g
本來對於燦爛的第二代小清新戀愛故事和結局頗多怨言 但重看了鄭導的訪談,以及回憶起當初看〈眼淚〉這部電影的深刻情緒 還是明白了鄭導真正想說的話及企圖心的確不只如此 想必觀眾的怨念早在出現之前,就已是他心中了然的遺憾 資源不足,可以繼續等,等五年等十年磨出一把利劍 不過我想,鄭導一方面迫於資金籌備的問題,一方面也是急著要趕快拍出這樣的故事 隨著那一代的人逐漸凋零失落,隨著台灣新世代要開始迎接新的未來 也許這不是在最理想的拍攝環境和分量足以成為經典的成果 但這可以是很好的時間點 在我們更迫切期望將來這塊土地有更合理的社會正義和成熟的民主政治之時 我們回頭看看這些期望,是一段走了多麼漫長的路 如此在追求更好的未來的過程中挫折失望時,還有前輩們的力量支撐著我們 我記得我母親和父親雖非知識份子,書讀得不多 但他們說,在年輕時他們總是一起去聽所謂「暴力份子」演講 即使懷孕,我媽也還是挺著個大肚子在人群中探著頭,想聽明白他不曾認識的台灣 那是個初初解嚴,卻仍然會有些奇怪的便衣不時在那樣的場合蒐證和找碴的年代 那是個在制度上好像初嘗自由,但人心仍有諸多禁忌和防衛的年代 那是經歷了一場幾乎摧毀一切的強震後,很多很多人心中還不時出現餘震的年代 但我們這一代幾乎可以說是呼吸著自由空氣長大的孩子 我猶懷念著高中時 我與一眾高中學生跟隨蔣渭水後代蔣松輝先生從靜修女中開始徒步走到大稻埕 老人家挺著老邁的身軀步履邊侃侃談著過往的故事,我們亦步亦趨的記著筆記 以及高二那年為了做一篇美麗島事件的小論文,放學後泡在圖書館讀資料做摘要的時光 那些幼稚蒙昧的年紀,就像燦爛時光中那些初要迎接新時代新未來的四位主角的年紀 從前人的青春中,找尋到自己的懷抱 從歷史的軌跡裡,知道自己會從哪個地方出發,成為一艘航向遠方的船 然後直到現在,我懷裡已有了一個新生命,我總在嬰孩酣睡的時候看燦爛時光 月儒說父兄同伴的犧牲不值得,可他還是懷抱希望敬未來 他所敬的未來,就這麼接棒到我們這一代的手裡了 如此看來,犧牲終究是有那麼一點值得了,是嗎? 肉身的犧牲不是價值的捨棄,有些事物不會隨著時代潮流而被抹除 它會一直在汙穢黑暗的塵土泥沙中,發著一點一點的星星光芒 燦爛時光拍得的確不很理想及不夠大器 但這麼多的不完美中,我還是撿拾起了一些什麼 想把這個傳承給我的,我們的下一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0.39.8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Drama/M.1455676514.A.508.html

02/17 11:25, , 1F
推這篇:)
02/17 11:25, 1F

02/17 11:29, , 2F
推!
02/17 11:29, 2F

02/17 12:00, , 3F
推!!!!
02/17 12:00, 3F

02/17 12:05, , 4F
推 以戲劇來說雖然還不夠,但仍能在黑暗中看見那一點溫
02/17 12:05, 4F

02/17 12:05, , 5F
暖的光
02/17 12:05, 5F

02/17 14:35, , 6F
這部戲應該讓很多人去思考之前因為被掩蓋歷史的教育而沒有
02/17 14:35, 6F

02/17 14:35, , 7F
辦法去了解的台灣歷史,去找資料來看,也引起很多討論
02/17 14:35, 7F

02/17 14:36, , 8F
只能說二代的表現手法不足的部分(當中原因就不再贅述了)
02/17 14:36, 8F

02/17 14:37, , 9F
不滿意之餘,還是可以自己去找資料補完,不是就降算了
02/17 14:37, 9F

02/17 14:37, , 10F
至於那些看不懂二代也不會想去找資料的,只能說可惜了
02/17 14:37, 10F

02/17 14:38, , 11F
但是一代用精湛演技補足劇情不足的部分,相信已引起共鳴!
02/17 14:38, 11F

02/17 14:48, , 12F
!!
02/17 14:48, 12F

02/17 14:54, , 13F
我是覺得以一代來說,相關的劇情在不管是課本上,還是
02/17 14:54, 13F

02/17 14:55, , 14F
過去的影劇作品中著墨,所以即使是對於沒有完整演出二
02/17 14:55, 14F

02/17 14:55, , 15F
二八事件,還是讓人可以接受,要不然就是靠自己腦補
02/17 14:55, 15F

02/17 14:56, , 16F
至於二代,當初本來以為會講到很多歷史事件,尤其這個
02/17 14:56, 16F

02/17 14:56, , 17F
部分大家都不是很熟悉,卻是愛情滿滿滿匆促帶過,這是
02/17 14:56, 17F

02/17 14:57, , 18F
很差的
02/17 14:57, 18F

02/17 14:57, , 19F
這篇文目前最後的推文
02/17 14:57, 19F

02/17 14:58, , 20F
文章代碼(AID): #1MmUe3d_ (TaiwanDrama)
02/17 14:58, 20F

02/17 18:50, , 21F
老實說真的覺得可惜 不過還是感謝導演願意拍這部戲
02/17 18:50, 21F

02/17 19:21, , 22F
就是可惜啊~二代拍成這樣有些人吞不下只好棄了Orz
02/17 19:21, 22F
我懂那種感覺 有點像是每次我們的棒球在國際賽上前六局都投手猛守備佳 過了六局就開始自爆,各種失誤暴投輪番上演,最後再一次四海遊龍 差不多就是這樣的心情 ※ 編輯: domin (124.155.188.227), 02/17/2016 19:29:28

02/17 20:25, , 23F
看慣資金欠缺的戲 覺得二代劇情編寫得很糟
02/17 20:25, 23F

02/17 20:50, , 24F
我們這只看的觀眾都這麼氣了,導演是出錢出力的人 ,我
02/17 20:50, 24F

02/17 20:50, , 25F
相信他最感歎的吧!所以我釋懷了
02/17 20:50, 25F
鄭導自己都說資源太少不能做為藉口 我想最不滿意的人當中,他大概也是數一數二的了 第二代的那種劇情,個人不認為真的符合鄭導標準 (看過前十集再加他拍過的電影,層次應該不是只有這樣才對) 如今我想第二代拍得糟糕的原因大概三個原因: 第一,編劇本身的素質無法支持延續前十集的格局 第二,資源時間不足,導致不能拍出更多事件的衝突場面和時代考據支撐出來的背景造型 第三,鄭導想呈現他年輕時代最真實感受到的風氣:    皇城內外彷彿一片河蟹之氣,年輕人因為第一代人噤若寒蟬故對政治欠缺實際認識    也就因此多數人在政治上著墨不多,一些反抗勢力已不再能對黨國構成太大威脅 就第三個原因去看的話,假設鄭導能拍出第三代(也就是公民運動雲湧而生的近幾年) 那麼就比較能合理解釋和對比第二代在政治反抗上清清淡淡的呈現 因為確實,那是一個台灣知識份子的風骨被打垮後,對政治理想出現斷層的失落世代 ※ 編輯: domin (124.155.188.227), 02/17/2016 21:23:41

02/17 21:54, , 26F
1970年代正好是台灣經濟起飛時期, 黨國教育及媒體一再強
02/17 21:54, 26F

02/17 21:54, , 27F
調這是黨國的恩惠,所以社會一片和諧風氣,沒有雜音,到
02/17 21:54, 27F

02/17 21:54, , 28F
現在還有人認為那是個美好的年代,1980年代民進黨成立,
02/17 21:54, 28F

02/17 21:54, , 29F
社會就開始亂了,當時報紙還以民X黨或X進黨這種無禮名稱
02/17 21:54, 29F

02/17 21:54, , 30F
來稱呼,現在的人很難想像吧,鄭導想表現當時狀況其實不
02/17 21:54, 30F

02/17 21:54, , 31F
難理解,只是很可惜沒處理好
02/17 21:54, 31F

02/17 22:03, , 32F
推這篇...QQ
02/17 22:03, 32F

02/17 22:12, , 33F
推!
02/17 22:12, 33F

02/17 22:16, , 34F
看預告及新聞 我一直以為第二代是演「追尋」主角遇到一個
02/17 22:16, 34F

02/17 22:18, , 35F
小小觸發點 也許只是別人慫恿去看一下 去聽一下 然後就像剝
02/17 22:18, 35F

02/17 22:18, , 36F
洋蔥
02/17 22:18, 36F

02/18 01:38, , 37F
可資源、資金真的就是最現實且難克服的問題耶!難道對政
02/18 01:38, 37F

02/18 01:39, , 38F
治冷感,剩下的就只剩無聊愛情戲嗎?這是導演想要的效果?
02/18 01:39, 38F

02/18 07:07, , 39F
二代真的沒有拍出那個年代和諧下的風聲鶴唳,只剩下
02/18 07:07, 39F

02/18 07:07, , 40F
比重過多、比一般偶像劇還難看的校園愛情戲……
02/18 07:07, 40F

02/18 09:07, , 41F
大推原po!透過燦爛時光真的了解很多~希望犧牲終究會值得!
02/18 09:07, 41F

02/20 21:46, , 42F
推!ㄉ
02/20 21:46, 42F
文章代碼(AID): #1MmznYK8 (TaiwanDrama)
文章代碼(AID): #1MmznYK8 (Taiwan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