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廣告] 招募杉原生態工作假期志工8\6-8

看板Taitung作者 (Runaway Bride)時間13年前 (2011/06/27 20:47), 編輯推噓1(1018)
留言19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9 (看更多)
不知道我有沒有理解錯誤,就是,其實大家的終極目標是一樣的,就是對「環境友善」 不過主辦者在衡量自身的情況(人力/能力)+ 過去的經驗後(2009年清移沙灘漂流木), 決定不開外掛。我覺得還蠻合理的(如果是我個人,就算囊括了所有建議和努力檢討後, 大概也沒辦法在這樣的活動中決定開外掛), 只是不知道版上要求外掛的人能不能理解這樣的設想(還是一直認為這是營利?) 其實懷疑這會營利的人最簡單的,就是把你懷疑的精力, 轉為小小的動力,去把事情問清楚,我相信主辦單位能夠經得起檢驗, 只是通常網路特性就是大家輕易發言/批判,但少有追根究底知道真相的意圖。 我想這個活動的主訴對象是願意緩慢經歷、深入當地的來訪者, 剛好不是那種市面上常見的一天淨灘活動(也無力把兩種形式併存)。 不過有機會真的可以來辦一天淨灘,算是社交活動, 我在國外常常遇到一天淨山的歡樂社交聯誼情況。 也許整個討論串「不滿意」的狀態的對成本和價格的不理解而產生(而不是淨灘) 解決方式大概除了有疑慮的人去信詢問主辦單位 (而且有空回來說一下結果,不然努力辦活動又被質疑的人應該會很氣餒) 最後,回應一下 Simuy1983:很抱歉,我並非專業旅行\廣告業出身,所以包裝跟文案差 06/26 17:52 Simuy1983:若想不花啥錢的做這些事情,可以自己上網查資料了解背景 我可能表達的太短促,上篇文章是一種講反話的方式在表述, 因為版上這些來質疑的版友們,如果看到那些包裝超精美的志工假期, 說不定立刻認同,而不會像現在一樣去思考該精美假期背後的成本/利潤結構。 (這就是淺薄的消費者習慣啊,資源不足的熱血組織往往敗在沒有包裝,誠實也沒有用) 我不是說一定要做包裝啦! 另外你還有提及是否大家能為站在你的角色想一想, 可是在你推文之前我真的不知道有2009年那樣的情況,也不清楚主辦者現有能力狀態, 所以就算我超想為你想,但跟你能想到的落差還是很大(除非像現在這樣你說出來了) 所以,一旦辦了一個公共活動,就算目的性非常正當也正確, 仍然會有各類質疑與反對的聲浪,通常這種時候很難要求對方「體諒一下」, 唯一的辦法就是「經得起檢驗」 不過我想台東人很熱情(我也是),多理解後會很體諒的。 推 raphael77122:不過不推你所謂的"救窮人" 06/27 15:16 → raphael77122:你無法施捨邊陲多少,最多只能改變你自己的視野 救窮人也是一個短促(刺激性)的標籤說法, 不過放眼台灣各大社福公益組織,針對消費者的賣點就是「同情心」 而不是經由提升自我素質,喚醒自覺產生的同理心。 我是不知道參加志工假期的人有多少出發點是為了「改變自己的視野」 (而不是想去幫助/援助當地) 但你能夠有這樣的體認實在令人非常欣慰 (無法施捨邊陲多少,最多只能改變你自己的視野) 希望有一天那些積極參與社福活動的志工們,也能夠理解其實能夠改變的是自己, 而不是「施捨邊陲」 我自己本身以「私人」的狀態,在世界旅行同時協助當地, 但我不諱言除非大家自己有錢有閒有能力,不然志工假期是個不錯的規劃, 讓你到另一片土地,認識自己。 ※ 引述《Kef (Runaway Bride)》之銘言: : 如果是旅行社辦生態旅遊,大概就不會被版上的眾多版友詬病。 : 旅行社可以收更多錢,內容物更少,但消費者卻樂得被轉嫁更多成本 : (包括諸多人事行政費用、廣告宣傳費用、和旅行社本來就是一種營利單位的態度) : 今天這個案例是非營利組織來辦生態旅遊(志工假期之類), : 當然就被砲轟死(包裝和文案太差了,專業一點像伊甸那種以商業經營模式來經營 : 非營利組織,當然要作志工假期時就完全瞭解市場行銷的重要) : 所以,這個案例不會被買賬,再加上,志工假期是老外吃飽沒事幹延伸出來的產品。 : 對於台灣人就算月入十萬也覺得自己永遠不會吃飽的性格, : 負擔活動成本同時付出體力心力?聽起來簡直是天方夜譚,傻子才幹。 : 價值觀 : 「照顧地球、照顧人、分享多餘」 : 又是一個老外談出來的東西,叫做樸門(Permanculture) : 在台灣要談分享多餘?大概也會被砲轟, : 因為以移民個性來說,沒有東西是多餘的,只是還沒用到。 : 要成功行銷這場志工假期,對象客層不會是台東人, : 原理很簡單,台東收入在全台灣平均前幾低,相對在娛樂費用(假期咩)上的開銷, : 也就低很多。以這場志工假期的價格來說,我也負擔不起。 : 所以,在商言商,如果要人用「志工」心態來購買這個假期,是不可能的, : (將來也無法重複) : 相對的是在尋找以志工服務作為「假期內容」的人,才會參加這場盛宴。 : (有能力消費假期,又對瞭解環境/投入環境有興趣的人,才是志工假期的參與者) : (對瞭解環境有興趣的人,但沒有能力消費,就會參加環境類社團,例如鳥會, : 再熱血一點,願意投入環境,就會參加更主動性的組織) : 以上,兜售志工假期其實沒什麼黑暗面,只是大家不熟悉這種消費概念, : 就像使用者付費(規劃費、顧問費...)、花幾千元看一場藝術展演..... : 並不是整個台灣都已經開始接受這些概念。 : 生態假期在台灣才剛起步,這比伊甸那種去救窮人的旅行更不容易 : (因為多數人對環境冷感,對人較易有同情心)。 -- 我愛你但不似你愛我那般 所以我請求你一件事 中美 北美 聖羅蘭街以東 我不想再見到你 印度 紐約 希臘 算我的地盤 為了確定不會再偶然相遇 剩下一半的地球就留給你 我有個提議 --Augest 32nd On Eart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91.104.111 ※ 編輯: Kef 來自: 219.91.104.111 (06/27 20:48)

06/27 22:14, , 1F
不針對此討論串,只針對"其實懷疑這會營利的人..."這段,
06/27 22:14, 1F

06/27 22:15, , 2F
何謂叫做去把事情問清楚?在板上推文質疑不算嗎?只能私下
06/27 22:15, 2F

06/27 22:16, , 3F
問?既然有人質疑,為何不在同樣平台上說明清楚?(再次強調
06/27 22:16, 3F

06/27 22:18, , 4F
不是針對此討論串,而是針對網路的討論行為),如果今天是
06/27 22:18, 4F

06/27 22:19, , 5F
商業行為,質疑的人較少,公益行為質疑的人會較多,這是
06/27 22:19, 5F

06/27 22:20, , 6F
正常現象。不確定原PO所謂的"去把事情問清楚",是指在網
06/27 22:20, 6F

06/27 22:21, , 7F
路上公該問還是私下問?如果是私下問,那不是要回復好幾次
06/27 22:21, 7F

06/27 22:21, , 8F
?如果可以公開問,那怎樣才算問?輕易的發言批判,算不算
06/27 22:21, 8F

06/27 22:24, , 9F
問? 還是只有去信詢問主辦單位才算問?
06/27 22:24, 9F

06/27 22:25, , 10F
網路特性的確是輕易發言批判,既然要使用網路平台的優勢
06/27 22:25, 10F

06/27 22:26, , 11F
,就該知道有這個問題。
06/27 22:26, 11F

07/02 22:00, , 12F
恩,也許質疑的人是真的想知道,也許只是想質疑...我是真的
07/02 22:00, 12F

07/02 22:03, , 13F
想知道啦,我會自己去問主辦單位,也許其他質疑的人會希望
07/02 22:03, 13F

07/02 22:03, , 14F
主辦單位是在網路上公開成本回應這些質疑,但我想辦過活動的
07/02 22:03, 14F

07/02 22:04, , 15F
人可能都知道活動組織的流程或成本,雖然不是祕密,但也不適合
07/02 22:04, 15F

07/02 22:04, , 16F
全面性的公開,所以...總之,受教了,以後如果是我辦活動
07/02 22:04, 16F

07/02 22:05, , 17F
會更小心的使用網路,畢竟網友批判的權力與能力毋庸置疑,
07/02 22:05, 17F

07/02 22:05, , 18F
辦活動者最好衡量自己能不能達到那種標準再來使用「網路」這種
07/02 22:05, 18F

07/02 22:05, , 19F
界面。
07/02 22:05, 19F
文章代碼(AID): #1E27lSa0 (Taitu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9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E27lSa0 (Tait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