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反聖嬰捲土重來! 美氣候預報:今冬出現機率87%

看板TY_Research作者 (包子)時間2年前 (2021/10/21 12:58), 編輯推噓4(407)
留言11則, 5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推 canandmap : 聖嬰/反聖嬰是何時就開始的現象? 10/18 20:31 : → canandmap : 稍早查了維基,有說法指可能數千年前就有,查CWB的 10/18 20:32 : → canandmap : 網頁說明,說在1960年代就發現聖嬰 10/18 20:32 : 推 yasan1029 : 發生跟發現不一樣啊 10/18 20:54 : 推 handfoxx : 這是很正常的週期震盪現象 本來就會發生 10/18 22:02 : 推 canandmap : 只是覺得奇怪的點是之前的文獻沒有紀錄到的樣子 10/18 22:13 : → canandmap : 還是有哪位高手可以解惑? 10/18 22:13 : → hinajian : 更早的年代連觀測能力都還很有限吧! 10/18 23:13 : → hinajian : 一百年前誰會無聊到去注意太平洋東西邊氣壓溫度關係 10/18 23:15 : 推 WuCH1022 : 最早注意到的聖嬰影響是南美洲太平洋漁貨 10/18 23:30 : → WuCH1022 : 但聖嬰反聖嬰的海氣環流耦合概念是相當近代的 10/18 23:32 : 推 civil318402 : 最早的秘魯的漁民發現的吧 聖嬰對漁獲量的影響很大 10/19 18:47 : → civil318402 : 倒是反聖嬰又出現 明年上半年雨量會不會又偏少了... 10/19 18:48 : 推 canandmap : 了解,謝謝上面板友的提供 10/19 21:43 我是讀海洋的 所以用海洋角度來看待 關鍵就是秘魯的大湧昇 正常中緯度海域植浮有兩個生長高峰 在春季和秋季 這是受營養鹽和光照強度的限制 在夏季營養鹽用完則大量減少 祕魯不一樣 因為湧昇所以終年有營養鹽補充 生產力豐富 而漁民發現給隔幾年盛夏(聖誕節前後)魚獲量會大幅減少 因此有了"聖嬰"這個名稱 (漁民不會那麼無聊 去測量海水溫度啦 只會關心漁獲量減少) 現在的解釋就是 大湧昇 減少帶起的營養鹽不足 植浮長不好讓魚沒東西吃 所以變成跟其他地方一樣 受限制 至於 沃克環流 是80年代後期偶然的發現 當時衛星剛裝上水溫水色儀 偶然的發現太平洋上 有一圈熱水區 (暖池WarmPool) 進而推導出環流理論 再從環流理論觀察到 聖嬰 反聖嬰現象與環流的現象 又再往後 10~20年 這才有了 南方震盪指數 長期觀測大溪地 達爾文兩地氣壓差等這些理論 至於原因就還是無解 有一說是電影"明天過後"的解釋 暖化>冰層融解>淡水注入>影響溫鹽環流>大湧昇上來的水不夠冷 即便人類現在上太空了 但是對於海洋瞭解還不夠完全 特別是溫鹽環流 現在都還是用模式推估 幾乎無法實際測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21.171.12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634792287.A.1A4.html

10/21 13:04, 2年前 , 1F
忘了說 所以就有個用詞需要定義 聖嬰是聖誕節前後
10/21 13:04, 1F

10/21 13:05, 2年前 , 2F
被"發現" 而不是"發生" 他是長期的氣候異常
10/21 13:05, 2F

10/21 13:37, 2年前 , 3F
10/21 13:37, 3F

10/21 13:44, 2年前 , 4F
沃克環流和IOD比較有相關,負偶極將讓反聖嬰現象更
10/21 13:44, 4F

10/21 13:44, 2年前 , 5F
強烈一些
10/21 13:44, 5F

10/21 13:49, 2年前 , 6F
那又是更新的理論了 最早沃克環流確實是太平洋暖池
10/21 13:49, 6F

10/21 13:49, 2年前 , 7F
偶然被觀測到 而推導出來的理論
10/21 13:49, 7F

10/21 14:49, 2年前 , 8F
聖嬰現象最基本還是要從太平洋印度洋的結構
10/21 14:49, 8F

10/21 14:50, 2年前 , 9F
以及海洋大陸的赤道對流產生的基本場看起
10/21 14:50, 9F

10/21 23:58, 2年前 , 10F
感謝原po解說,看來聖嬰/反聖嬰現象還有很大的研究
10/21 23:58, 10F

10/21 23:58, 2年前 , 11F
空間,不知道進度在近期會不會有一些進展呢?
10/21 23:58, 11F
文章代碼(AID): #1XSFDV6a (TY_Research)
文章代碼(AID): #1XSFDV6a (TY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