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北極海區大凍結,北極海冰面積可期

看板TY_Research作者 (一)時間3年前 (2020/12/16 15:02), 3年前編輯推噓78(78049)
留言127則, 46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天氣小觀:北極海區大凍結,北極海冰面積可期 北極海冰,一年當中海冰面積最接近平均的時期要到了, 模式預報,卡拉海和巴倫支海超級大冷凍, 補上後北極海區就全面大凍結了。 環繞在北極中心的海區, 0. 中心:北極海/北冰洋 1. 北極鄰海:1. 格陵蘭海 :目前海冰約達平均值的95% 2. 巴倫支海 :目前海冰約達平均值的50% 3. 卡拉海 :目前海冰約達平均值的30% 4. 拉普提夫海 :目前海冰約達平均值的100% 5. 東西伯利亞海 :目前海冰約達平均值的100% 6. 楚科奇海 :目前海冰約達平均值的90% 7. 波福海 :目前海冰約達平均值的100% 8. 加拿大北極群島間海域 :目前海冰約達平均值的100% 9. 巴芬灣 :目前海冰約達平均值的95% 北極鄰海目前最大問題:巴倫支海和卡拉海的海冰太少; 2. 鄰北極圈海域:1. 哈德孫灣 :目前海冰約達平均值的95% 2. 大衛斯海峽 :目前海冰約達平均值的85% 3. 丹麥海峽 :目前海冰約達平均值的80% 4. 挪威海 :(略,不凍海) 5. 白令海峽 :目前海冰約達平均值的50% 鄰北極圈海域目前最大問題:白令海峽的海冰太少; 3. 副極地海域:1. 白令海 :目前海冰約達平均值的40% 2. 鄂霍次克海 :目前海冰約達平均值的40% 3. 拉布拉多海 :(略,不凍海) 副極地海域目前最大問題: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的海冰太少; 因此,最核心的巴倫支海和卡拉海的海冰,未來一週由北極冷凍氣團重兵侵襲, 北極氣團主力零下25度以下超級冷凍下,海冰面積目前已明顯快速增加中。 再來是鄰北極圈海域只有面積很小的白令海峽目前海冰面積太少, 但很快會結冰,無須理會。 最後副極地海域, 白令海區從模式來看,受到入侵北極的反氣旋影響,北美的冷凍氣團也會侵襲該區。 最有趣的是,鄂霍次克海的冷凍情形; 因為目前預報,未來一週北極冷凍氣團侵襲的剛好是庫頁島(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之間)。 模式顯示,入侵北極的對流層反氣旋,將北極氣團分在北美和北亞, 受此反氣旋影響, 北亞的一部份冷凍主力往西,轉而侵襲巴倫支海和卡拉海, 北美的一部分冷凍主力往西,轉而侵襲白令海峽和白令海, 剩餘冷凍氣團主力, 分別留在北美-加拿大北極群島和北亞-西伯利亞;但由於反氣旋造成的負北極震盪, 北美區和北亞區的北極冷凍氣團向南宣洩, 不過, 平流層北極渦旋的橢圓大氣場沒有被暖脊打擊斷裂, 因此,大氣高層沒有西風噴流大波動,北極氣團向南侵襲的力道有限。 就是這種剛剛好的情形下, 北美的北極冷凍氣團一部分向南侵襲哈德孫灣、大衛斯海峽 北亞的北極冷凍氣團一部分向南侵襲庫頁島, 因此,未來一週出現少見的完美分配,冷凍氣團主力都平均分布給海冰較少的區域。 可真是多虧了,大氣對流層,"不強又不弱"剛好入侵北極的反氣旋。 未來大氣環境下,北極海冰面積大幅度增加可期。 大氣下層的冬季系統完美分配北極氣團, 而, 大氣上層的北極渦旋也不是沒事幹, 未來14天可說忙得很, 首先得一週,中心偏向亞洲遠東, 西側的高空沉降冷凍西伯利亞,西伯利亞一週尾聲全區大冰凍, 再來的一週,中心轉向北美東北側,因此再來就是加拿大冰凍。 看來高空的冬季系統也是完美分配。 至於台灣,北極渦旋北亞趕場跑完後,冷凍亞洲的野心勢力得到擴張, 外圍暴風圈-大氣高層的副熱帶西風噴流一週過後會逐漸壓到台灣上空, 這表示, 台灣也準備納入北極渦旋影響範圍了。 雖然最外圍, 但副熱帶噴流壓過台灣後,最寒冷的隆冬就要登場了,因此大衣要備妥。 中南部也不例外了。 (以上供參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149.19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608102124.A.6E5.html

12/16 15:03, 3年前 , 1F
12/16 15:03, 1F

12/16 15:04, 3年前 , 2F
偉哉北極渦旋...海冰面積請加油 台灣晚冷沒關係
12/16 15:04, 2F

12/16 15:05, 3年前 , 3F
目前EC00z有出現類似GFS長期模式的預測 中亞阻塞脊
12/16 15:05, 3F

12/16 15:07, 3年前 , 4F
聯手北大西洋暖脊入侵極區 龐大的高空冷渦旋進入遠
12/16 15:07, 4F

12/16 15:08, 3年前 , 5F
再多觀察幾報 如果趨勢沒變就要注意了
12/16 15:08, 5F

12/16 15:08, 3年前 , 6F
東...就看南方的副高何時崩盤...
12/16 15:08, 6F

12/16 15:10, 3年前 , 7F
有點類似寒潮爆發前的調調...但寒潮爆發的前提是中
12/16 15:10, 7F

12/16 15:10, 3年前 , 8F
亞阻塞脊往東崩潰...這部分EC的故事還沒編完
12/16 15:10, 8F

12/16 15:12, 3年前 , 9F
目前統計上不確定是否有首波強冷空氣就寒流達標的紀
12/16 15:12, 9F

12/16 15:12, 3年前 , 10F
錄...應該是沒有
12/16 15:12, 10F

12/16 15:17, 3年前 , 11F
去年一直在講的小冰期不知道還有沒有戲 太陽黑子也
12/16 15:17, 11F

12/16 15:17, 3年前 , 12F
變多了
12/16 15:17, 12F
太陽黑子與平流層增溫有關,平流層爆發性增溫(SSW)事件和太陽黑子出現有極大正相關

12/16 15:21, 3年前 , 13F
12/16 15:21, 13F
※ 編輯: daron (123.192.149.195 臺灣), 12/16/2020 15:29:21

12/16 15:53, 3年前 , 14F
板主下禮拜可以開小霸王樂透了吧XD
12/16 15:53, 14F

12/16 16:02, 3年前 , 15F
還早,跨年的天氣還是要等聖誕再看
12/16 16:02, 15F

12/16 16:07, 3年前 , 16F
變數很多...只是年底的預測EC和GFS意外的雷同
12/16 16:07, 16F

12/16 16:14, 3年前 , 17F
12/16 16:14, 17F

12/16 16:19, 3年前 , 18F
還早啦 下週的現在若趨勢沒變的話再來注意就好
12/16 16:19, 18F

12/16 16:23, 3年前 , 19F
鄂霍次克海40%是好消息,能在一月下旬到90%就滿足了
12/16 16:23, 19F

12/16 16:23, 3年前 , 20F
,結冰面積愈大,台灣四月就愈涼爽
12/16 16:23, 20F

12/16 16:53, 3年前 , 21F
海冰加油啊啊啊啊
12/16 16:53, 21F

12/16 16:59, 3年前 , 22F
12/16 16:59, 22F

12/16 18:31, 3年前 , 23F
台北的溫度怎麼15度就是下不去,明明體感比昨天冷..
12/16 18:31, 23F

12/16 18:39, 3年前 , 24F
12/16 18:39, 24F

12/16 19:05, 3年前 , 25F
臺北站今天15.1哈哈
12/16 19:05, 25F

12/16 19:23, 3年前 , 26F
北極海冰加油!
12/16 19:23, 26F

12/16 19:23, 3年前 , 27F
北極海冰加油!
12/16 19:23, 27F

12/16 19:26, 3年前 , 28F
北極海冰加油!
12/16 19:26, 28F

12/16 19:50, 3年前 , 29F
北極海冰加油
12/16 19:50, 29F

12/16 20:43, 3年前 , 30F
北極海冰加油
12/16 20:43, 30F

12/16 20:59, 3年前 , 31F
推!久等了!
12/16 20:59, 31F

12/16 23:01, 3年前 , 32F
北極海冰加油!
12/16 23:01, 32F

12/17 00:05, 3年前 , 33F
冰箱關好
12/17 00:05, 33F

12/17 00:18, 3年前 , 34F
台北終於14字頭
12/17 00:18, 34F

12/17 00:20, 3年前 , 35F
台北開始掉溫度啦
12/17 00:20, 35F

12/17 01:59, 3年前 , 36F
臺北站14.7!!
12/17 01:59, 36F

12/17 02:02, 3年前 , 37F
海冰加油!
12/17 02:02, 37F
還有 50 則推文
12/18 21:07, 3年前 , 88F
中南部要下雨看起來12/21比較有機會,週末降雨還是
12/18 21:07, 88F

12/18 21:07, 3年前 , 89F
以北北基跟東半部為主
12/18 21:07, 89F

12/18 21:11, 3年前 , 90F
看起來 大坪今天又要破150了 真可怕的雨量....
12/18 21:11, 90F

12/18 21:30, 3年前 , 91F
台北市比之前好多了 之前一直下 煩死
12/18 21:30, 91F

12/18 22:11, 3年前 , 92F
gfs仍預測月底可能濕冷再轉乾冷
12/18 22:11, 92F

12/18 22:53, 3年前 , 93F
不知道TD26會不會變12月颱
12/18 22:53, 93F

12/18 22:56, 3年前 , 94F

12/18 22:59, 3年前 , 95F
不知道太平島會不會正中
12/18 22:59, 95F

12/19 16:47, 3年前 , 96F
請問一下 有小霸王的後續了嗎?
12/19 16:47, 96F

12/19 16:55, 3年前 , 97F
好像變成小玉了www
12/19 16:55, 97F

12/19 16:58, 3年前 , 98F
冷氣團而己
12/19 16:58, 98F

12/19 16:58, 3年前 , 99F
而已
12/19 16:58, 99F

12/19 17:04, 3年前 , 100F
台北市越來越有乾冷的感覺了
12/19 17:04, 100F

12/19 18:24, 3年前 , 101F
短暫停雨而已
12/19 18:24, 101F

12/19 18:27, 3年前 , 102F
越來越多 短暫停雨
12/19 18:27, 102F

12/19 18:28, 3年前 , 103F
日照時數也不像氣象局說的那麼少
12/19 18:28, 103F

12/20 04:14, 3年前 , 104F
哦,30日有機會強烈冷氣團
12/20 04:14, 104F

12/20 04:44, 3年前 , 105F
超過10天的預報看看就好 不過跨年若有寒流是滿應景
12/20 04:44, 105F

12/20 11:05, 3年前 , 106F
月底那波從小霸王被調成小肉丸
12/20 11:05, 106F

12/20 11:48, 3年前 , 107F
只要正常冬天就好,不要期待什麼霸王
12/20 11:48, 107F

12/20 12:00, 3年前 , 108F
小肉丸是怎樣XDDD
12/20 12:00, 108F

12/20 14:22, 3年前 , 109F
小肉丸xd
12/20 14:22, 109F

12/20 14:40, 3年前 , 110F
12/26-27中午前是短暫空檔,之後北方有鋒面建立趨
12/20 14:40, 110F

12/20 14:40, 3年前 , 111F
勢並伴隨新一波東北季風南下,再觀察看看了
12/20 14:40, 111F

12/20 15:15, 3年前 , 112F
可能最後也不是小肉丸 是碎肉塊
12/20 15:15, 112F

12/20 16:54, 3年前 , 113F
EC00z這報根本完全大改,短期看不到有冷氣團南下的
12/20 16:54, 113F

12/20 16:54, 3年前 , 114F
可能,副高調的太強了,倒是27號有波結構完好全台
12/20 16:54, 114F

12/20 16:54, 3年前 , 115F
有雨的鋒面移出
12/20 16:54, 115F

12/20 16:54, 3年前 , 116F
不要變成肉醬就好
12/20 16:54, 116F

12/20 16:55, 3年前 , 117F
這修改的誇張程度,根本連5天內的預報都不能信...
12/20 16:55, 117F

12/20 16:55, 3年前 , 118F
,尤其副高強度範圍掌握上的相當差
12/20 16:55, 118F

12/20 17:09, 3年前 , 119F
看EC的MJO預報,未來濕區往東太移動,副高自然增強
12/20 17:09, 119F

12/20 17:35, 3年前 , 120F
但濕區往東太移動,下沈乾區也不會是在西太呀,這
12/20 17:35, 120F

12/20 17:36, 3年前 , 121F
變動幅度很誇張
12/20 17:36, 121F

12/20 17:57, 3年前 , 122F
連小玉都沒有了
12/20 17:57, 122F

12/20 18:39, 3年前 , 123F
gfs仍維持跨年有接近寒流的冷空氣的模式預測
12/20 18:39, 123F

12/20 20:10, 3年前 , 124F
副高真的很煩耶,到底是想怎樣啊
12/20 20:10, 124F

12/20 20:29, 3年前 , 125F
三天後充滿很多可能,都先看三天就好
12/20 20:29, 125F

12/20 21:02, 3年前 , 126F
南方水氣北上了,中南部要下雨把握明天
12/20 21:02, 126F

12/20 21:40, 3年前 , 127F
今冬目前為止,讓人期望落空的機率100%
12/20 21:40, 127F
文章代碼(AID): #1VsR3iRb (TY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