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李富城預報4號颱 氣象局潑冷水

看板TY_Research作者 (台北捷運世界一流)時間7年前 (2016/07/31 00:08), 編輯推噓4(6216)
留言24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keroromoa (發言要小心 避免踩到陳雷)》之銘言: : ※ 引述《einstean (台北捷運世界一流)》之銘言: : https://goo.gl/1i22CL 這是李的FB : https://goo.gl/Nqwiua 這是鄭的FB : 鄭說的南海上的熱帶性低氣壓指的是銀河前身05W, 很靠近海南島所以發展空間有限.... 請教一下CWB沒預測到05W進入北部灣後會有爆發性增強嗎? : 跟李說的30日有颱風生成完全不是一樣的東西 : 而後面那些目前外界.......颱風的影子都還未見到, : 是預報員受訪時面對媒體詢問講的內容,完全不是來自鄭的FB : 結果三個人根本沒有誰針對誰,被媒體拿來移花接木就變成這篇鄭反駁李的新聞, : 這種刻意想造成誤導的新聞真的很糟糕... 台灣的媒體真的是很糟糕。 所以說受訪的預報員是經驗不足這樣? -- 是啊.....我只是個人魚..... 無法跟王子結合,我...我的命運就是化成泡影而死去。 辛蒂公主是個好女孩,祝你們永遠幸福! 還有一件事就是.... 偶爾...也請想想我..... AIが止まらな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5.130.24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469894934.A.08B.html

07/31 00:13, , 1F
發展空間有限是指05W一次巔峰,鄭的FB並沒有對於二
07/31 00:13, 1F

07/31 00:14, , 2F
次巔峰的強度預測,雖然數值有跑出05W在北部灣有明
07/31 00:14, 2F

07/31 00:15, , 3F
顯的二次巔峰,但大多數機構僅預測強度維持或稍稍增
07/31 00:15, 3F

07/31 00:16, , 4F
強,畢竟依照經驗北部灣能讓颱風從TS下限數小時內捲
07/31 00:16, 4F

07/31 00:16, , 5F
出完整底層眼非常罕見
07/31 00:16, 5F

07/31 00:17, , 6F
受訪的預報員只是提出當時的事實,沒有影片也無法得
07/31 00:17, 6F

07/31 00:18, , 7F
知他的完整說明內容,但CWB已在天氣週報提醒各界關
07/31 00:18, 7F

07/31 00:18, , 8F
於97W/06W的數值預測   ^當時 
07/31 00:18, 8F

07/31 00:33, , 9F
記者的分號點 很故意 明明就可以用另一段來表示
07/31 00:33, 9F

07/31 00:34, , 10F
卻用( ; )
07/31 00:34, 10F

07/31 00:34, , 11F
所以才說這記者刻意想造成誤導...
07/31 00:34, 11F

07/31 00:35, , 12F
就算有分號後面也可以接個氣象局也表示啊
07/31 00:35, 12F

07/31 01:42, , 13F
製造業 懂?
07/31 01:42, 13F

07/31 01:56, , 14F
一堆人說會衝香港...
07/31 01:56, 14F

07/31 09:44, , 15F
媒體製造業的訊息 居然還有人傻傻地信了
07/31 09:44, 15F

07/31 22:51, , 16F
就是因為很多人喜歡看二人對立的新聞,只要能引起注
07/31 22:51, 16F

07/31 22:51, , 17F
意並跟著撻伐,這樣這篇新聞就算成功了
07/31 22:51, 17F

08/01 16:17, , 18F
某些人的用語真的和某些特定族群的用語都一模一樣
08/01 16:17, 18F

08/01 16:17, , 19F
看到那些用語 就能知道每次選舉都投kmt
08/01 16:17, 19F

08/01 16:18, , 20F
然後到處跟人家說 他沒去投票
08/01 16:18, 20F

08/01 16:18, , 21F
真的是一模一樣的用語
08/01 16:18, 21F

08/01 16:18, , 22F
不然就是兩黨依樣差 手投kmt 但是就是不承認投給kmt
08/01 16:18, 22F

08/01 17:04, , 23F
優質清新 樓上自介
08/01 17:04, 23F

09/14 12:55, , 24F
釣中後天自願弱智蛆群
09/14 12:55, 24F
文章代碼(AID): #1NdD4M2B (TY_Research)
文章代碼(AID): #1NdD4M2B (TY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