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中央氣象局 網站設計概念稿

看板TY_Research作者 (混沌的大氣)時間10年前 (2014/02/15 22:42), 編輯推噓8(8016)
留言24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7 (看更多)
看大家在推文討論得挺熱烈 這裡先不討論原PO的設計 就單純比較CWB、JMA和美國NWS的首頁 (下面為截圖) CWB http://ppt.cc/iqJg JMA http://ppt.cc/~c1j NWS http://ppt.cc/~2Ev 可以會發現JMA和NWS的首頁正中間都有個主要的視覺目標 JMA為雷達回波 NWS為警報發布概況 CWB卻是一條垂直分隔線 使用者看到的剎那會不知道重點在哪 就像踏進了一個展場 沒有任何看板擺在進來當下就能看到的位置 使用者就無法清楚這裡有什麼展(重點) 我該往哪走(找)才對 小弟因為工作關係 會接觸到需要天氣資訊的一般民眾 他們多半只會關心現在天氣和未來預報 過去資料對民眾來說並不重要 "溫度幾度?" "會不會下雨?" "會下,那會很大嗎?" 少部分會關心雲量多寡或風速 真正會關心過去資料和確切數據的不是政府機關、防災單位、相關學者/學生 不然就是像板上許多有天氣嗜好的人 但這些終究都是少數 那麼這個網站該針對甚麼樣的使用族群來設計? 這邊所說並不是將民眾不用的資料拿掉 而是以別種方式或在其他位置呈現 看到很多推文的板友看到介面簡化就直接聯想資料也減少 介面跟內容可以互相獨立 所以個人覺得首頁就像門面 還是應該是放最重要、最常被需要的內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94.118

02/15 22:57, , 1F
如果分成基礎版跟進階版應該不錯,給不同需求族群使
02/15 22:57, 1F

02/15 22:58, , 2F
首頁:我要看天氣/我是數據磨人   (咦
02/15 22:58, 2F

02/15 22:58, , 3F
用。氣象局這種包山包海式的頁面如果沒有分類一下很
02/15 22:58, 3F

02/15 22:58, , 4F
02/15 22:58, 4F

02/15 22:58, , 5F
容易迷路
02/15 22:58, 5F

02/15 23:06, , 6F
麻痺了,點開直接左邊觀測
02/15 23:06, 6F

02/16 00:45, , 7F
同意一般民眾根本不關心那些複雜的資料,
02/16 00:45, 7F

02/16 00:46, , 8F
但是覺得其實概念中的那種簡單漂亮的網頁給民間做
02/16 00:46, 8F

02/16 00:46, , 9F
就好了。像 CWB 網站裡的那些詳盡的資料還是有人需要
02/16 00:46, 9F

02/16 00:47, , 10F
例如防災單位、研究單位等。
02/16 00:47, 10F

02/16 00:48, , 11F
美國的 NWS 網站我覺得做得很不錯了,資料也很詳盡
02/16 00:48, 11F

02/16 00:49, , 12F
但是我在這邊問過身邊好多朋友:知不知道 NWS 網站?
02/16 00:49, 12F

02/16 00:49, , 13F
有沒有到過 NWS 網站看過天氣預報?結果是幾乎沒人
02/16 00:49, 13F

02/16 00:50, , 14F
看過。這邊一般民眾的主要氣象資料來源都是民間公司
02/16 00:50, 14F

02/16 00:51, , 15F
甚至根本感覺不到政府有一個機關在做最上游的發報..
02/16 00:51, 15F

02/16 01:14, , 16F
起碼比CMA好太多了 不會在首頁放"我們的長官"
02/16 01:14, 16F

02/16 09:25, , 17F
推民間自己做,氣象局有把opendata做好就行了
02/16 09:25, 17F

02/16 10:27, , 18F
推樓上 這應該是民間的工作
02/16 10:27, 18F

02/16 10:37, , 19F
我記得很多政府網站會在入口放「民眾/兒童/機關」等
02/16 10:37, 19F

02/16 10:37, , 20F
不同連結,點進去看到的版面內容會不同,也許可朝這
02/16 10:37, 20F

02/16 10:38, , 21F
方面設計,預設點進去是精簡基本的資料,想看多一點
02/16 10:38, 21F

02/16 10:39, , 22F
數據或圖的人再點入專屬頁面去
02/16 10:39, 22F

02/16 23:56, , 23F
氣象局opendata說實在 很難用...
02/16 23:56, 23F

02/16 23:58, , 24F
太著重在即時的資料 跟國外那樣釋出過去觀測還很遠
02/16 23:58, 24F
文章代碼(AID): #1I_tpRi0 (TY_Research)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_tpRi0 (TY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