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這次的冷氣團是走北向路徑壓到台灣

看板TY_Research作者 (一)時間10年前 (2013/11/18 10:53), 編輯推噓18(18010)
留言28則, 1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天氣小觀:這次的冷氣團是走北向路徑壓到台灣 這幾天台灣冷氣團的低溫最主要是由於在日韓一帶產生的高空冷渦旋的強烈發展, 發展到地面在日本海一帶出現低壓氣旋,由於冷渦旋西側西北氣流的關係, 對應到地面高壓中心在甘肅雲貴高原一帶,緯度偏南, 冷高壓在西南方,與日本海低壓氣旋中心的氣壓梯度, 加強偏北風南下,使台灣降溫明顯。 且由於地面高壓中心建立在中國西南區,大大抑制南支槽的水氣, 因此這波冷氣團很乾燥。 這次高空冷渦旋在日韓一帶發展,冷氣團的走向類型是北向的路徑壓往台灣。 所以台灣的溫度會比香港來的低,但這種路徑並不是容易爆發寒潮的路徑。 這次降溫不是一次完整西風帶斜壓的過程,這次只是東北地區高空冷渦旋強烈發展過程。 通常寒潮爆發的過程大多是一次完整西風帶斜壓過程, 西風帶從橫槽轉直,在橫槽階段時,冷氣團進入關鍵區西伯利亞貝加爾湖一帶發展, 可能走新地島以西的歐洲,走西北向路徑進入貝加爾湖一帶, 也可能走新地島以東的北亞,走北向路徑進入貝加爾湖一帶, 由於西風橫槽的關係,冷高壓中心會建立在槽後較高緯度的蒙古或西伯利亞一帶, 隨著冷氣團在關鍵區的堆積,冷高壓中心氣壓值往往會飆高。 當西風橫槽轉直作斜壓的過程,從西伯利亞/蒙古向南或東南移動, 地面鋒面開始建立,冷氣團在鋒後衝向台灣,台灣爆發寒潮。 通常,這種冷氣團的走向類型,冷高壓中心會從蒙古向東南移動, 因此冷氣團路徑是走西北向路徑壓到台灣, 大陸上氣溫往往比台灣低,香港溫度也常常低於台灣的溫度。 每一波冷氣團南下的水氣含量,都會看西風南支槽被抑制的程度, 通常冷高壓中心很快從蒙古移出,一下子衝到華中或是在華中出現分裂高壓, 西風南支槽受到抑制,天氣偏乾冷。 如果冷高壓中心大體維持在北方,這表示北方蒙古西伯利亞是一大片強冷源區, 使西風南支槽不易受到抑制,又或是西風槽一波接一波,有利南支槽銜接, 將水氣從印度洋帶上來暖濕空氣,那麼水氣將會增多,高山就容易降雪。 (以上供參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42.70.230.204 ※ 編輯: daron 來自: 42.70.230.204 (11/18 10:56)

11/18 10:56, , 1F
11/18 10:56, 1F

11/18 10:59, , 2F
11/18 10:59, 2F

11/18 11:05, , 3F
11/18 11:05, 3F

11/18 11:09, , 4F
11/18 11:09, 4F

11/18 11:40, , 5F
11/18 11:40, 5F

11/18 11:50, , 6F
與西向路徑相比.北向路徑冷空氣較少高山阻擋吧..
11/18 11:50, 6F

11/18 11:52, , 7F
過往在12-2月應該也有這種路徑出現相當低的溫度.
11/18 11:52, 7F

11/18 11:53, , 8F
11/18 11:53, 8F

11/18 12:50, , 9F
11/18 12:50, 9F

11/18 13:10, , 10F
11/18 13:10, 10F

11/18 13:12, , 11F
請問何謂『東北地區高空冷渦旋強烈發展過程』
11/18 13:12, 11F

11/18 13:13, , 12F
另外『冷高壓在西南方,與日本海低壓氣旋中心』造成
11/18 13:13, 12F

11/18 13:14, , 13F
所謂『西北氣流』,那又為何說冷氣團走『北側』路徑
11/18 13:14, 13F

11/18 13:15, , 14F
而非『西北』路徑呢?如果是『北側』路徑,不應該是
11/18 13:15, 14F

11/18 13:15, , 15F
『北方』氣流嗎
11/18 13:15, 15F

11/18 14:09, , 16F
副高加油 阻高加油
11/18 14:09, 16F

11/18 14:34, , 17F
北向路徑應該是所謂中路冷空氣吧..
11/18 14:34, 17F

11/18 14:54, , 18F
11/18 14:54, 18F
我來重新說明一下好了, 冷 冷 冷 冷 冷 冷 冷 冷 冷 冷 冷 冷 地面氣旋 冷 冷 高空冷渦旋 冷 冷 冷 冷 冷 冷 冷 雲貴高原 冷 冷 冷高壓 冷 台灣 日本海的地面氣旋和冷高壓之間的氣壓梯度加強偏北風 就像秋季颱風和冷高壓之間的梯度加強偏北風 由東北亞高空氣旋發展出來的冷渦旋, 這種形勢的冷氣團,對冷渦旋直接影響的東北亞最嚴重, 對台灣來說,並沒有強冷高壓帶出來冷空氣, 而是偏北風將一部分的冷空氣從高空冷渦旋勢力中帶出來, 冷空氣是走北側(北向)下來。 這種形勢要使台灣產生寒潮,不算容易, 東北亞的高空冷渦旋要壓到較低緯度,且勢力要維持,比較不容易。 一般台灣的寒潮多半是 冷高壓 冷 冷 西 風 冷 槽 台灣 冷高壓勢力強,中心氣壓值高 冷高壓直接帶出較強的冷空氣 另外,冷空氣走向的路徑只是一種統計說法,沒有明確定義,所以大家不用太在意。 以西北向路徑來看寒潮路徑 1.冷空氣 新地島 2.冷空氣 貝加爾湖 這種走西北向路徑進入關鍵區(蒙古/貝加爾湖)發展,冷氣團較強。 至於冷空氣到台灣路徑,就比較亂,其實更沒有統一的說法。 只是這次很明顯溫度線以V字形從台灣北方壓下來,所以稱為北向路徑下來。 ※ 編輯: daron 來自: 42.70.230.204 (11/18 14:59)

11/18 15:26, , 19F
11/18 15:26, 19F

11/18 15:28, , 20F
插播一下 31W(海燕)都消失差不多一星期了 但30W實在
11/18 15:28, 20F

11/18 15:29, , 21F
太猛了 一路穿越中南半島 孟加拉灣 印度半島 現在
11/18 15:29, 21F

11/18 15:30, , 22F
竟然進入阿拉伯灣 準備挑戰阿拉伯半島嗎XD
11/18 15:30, 22F

11/18 19:43, , 23F
從140E一路堅持到70E的30W..
11/18 19:43, 23F

11/18 20:34, , 24F
推 長知識
11/18 20:34, 24F

11/18 20:51, , 25F
據說孟灣91B是楊柳的殘餘雲系再度爆發的?
11/18 20:51, 25F

11/18 22:34, , 26F
推!
11/18 22:34, 26F

11/19 00:49, , 27F
11/19 00:49, 27F

11/19 09:37, , 28F
11/19 09:37, 28F
文章代碼(AID): #1IYO4feF (TY_Research)
文章代碼(AID): #1IYO4feF (TY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