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再把三年前的文章拿來現在看看......

看板TY_Research作者 (單一麥芽威士忌N )時間12年前 (2012/06/23 02:19),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有感而發,就我所聽到的與鄉民分享一下 首先,什麼樣的首長就會教育出什麼樣的民眾 吳德榮前主任是因為88風災總統一句話而下台的 總統說報的不準,結果就是監委也跑去氣象局調查是否有缺失,吳主任只好背行政責任 我想這次他也不見得有說"懂個屁",但是我想他應該心裡也是很想講這句 再來就是611水災後,總統跑去氣象局說以後4點要給三小時雨量預測 好給縣市政府做決策參考 結果這次10點半各縣市就紛紛自行宣布 那氣象局為誰辛苦為誰忙? 我是不知道CNN是否引用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或是NOAA的預報 如果是這樣,那還有部分的可信度 不過在路徑研判上,至少氣象局這次蠻準的 結果媒體只會在雨量上做文章 大概是氣象局宣傳做得不夠吧,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先進國家也沒有在做定量降水預報的 連美國的路徑預測,24小時南北誤差都是給100KM的,最南最北一差差兩百 這種尺度在美國可以接受,在台灣又要被罵死了 ※ 引述《mark0204 (Mark)》之銘言: : 這一篇是我在約三年前莫拉克颱風侵台時,寫過的文章 : 拿來現在看這次這個颱風,好像也頗可被應用上 : ※ 引述《mark0204 (Mark)》之銘言: : : 陳教授這番話,其實隱含很多層面的問題 : : 1.以大氣科學層面來看 : : 就算氣象預報模式真的輸出、有模擬到台灣南部的24小時累積雨量超過2000mm : : 哪位值班的預報員、課長、科長,就敢直接說:「南部會下2000mm的雨量」? : : 模式內部對於定量降水的預報能力 : : 就算是事後的模擬(初始場加入所有可用的觀測資料之後) : : 能預報到50-80%,就已經是運氣很好的模擬結果 : : 也因此,定量降水的預報,對於短時( 3-8小時)的預報時間範圍 : : 還是必須加入「人為主觀、經驗判斷」 : : 2.以災害防治的角度層面來看 : : 因為目前氣象預報模式對於定量降水的預報能力有限 : : 如果氣象局完全信任模式預報結果,而把每次模式預報豪大雨都直接發佈警報 : : 而當災防體系的人,因此而白白花費人力、物力,是否也要怪氣象局預報不準確? : : 是否因此「假警報」多了之後,氣象局將被民眾、官員認定為「狼來了」單位? : : CNN 是否真的有其對於定量降水的預報能力? 我很懷疑 : : 如果他們真的有能力,其實也可以把氣象局這單位廢除 : : 高薪引進CNN 他們的天氣預報團隊 : : 問題是,這樣真的可以改善? 想太多 : : 對於 1公里解析度的定量降水預報 : : 如果是錢砸下去就可以解決的話,那還好解決勒! : : 一年一億? 我個人是認為,就算一年撥一百億,也不可能做到! : : 偏極化都卜勒雷達的觀測資料,能改善模式內部的水氣分布改善多少? : : 衛星對於海氣交互作用的遙測能力是多少? : : 不說這些雷達、衛星要花多少錢去設置 : : 就算是真的花這些錢下去之後,氣象局能在三~七天前 : : 發佈哪些地區、哪些鄉鎮市會有多少降雨? : : 這真的叫做「強人所難」,唉~~~~~~ : 好像類似的事情,一直在重複的發生...... : Mar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0.174.194

06/23 04:42, , 1F
宣傳也沒用吧 台灣人....
06/23 04:42, 1F

06/23 12:44, , 2F
因為差200KM = 會不會中台灣陸地, 美國無感阿~~~
06/23 12:44, 2F

06/23 12:45, , 3F
只能說土地大小差太多
06/23 12:45, 3F

06/23 13:02, , 4F
美國沿海撤離範圍是連潛勢半徑都算進去
06/23 13:02, 4F
文章代碼(AID): #1FvBSulM (TY_Research)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vBSulM (TY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