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教] 母語的復興需要包裝

看板TW-language作者 (魔法設計師)時間13年前 (2011/06/06 18:00), 編輯推噓4(409)
留言1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好久好久,終於看到也有有心人用Vocaloid認真作台語歌,好感動,就也來回一下:) ※ 引述《yuantse (none)》之銘言: : 母語的復興的確需要包裝 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 我們必須思考如何讓年輕學子認為學習鄉土語言是有趣的、是有用的 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覺得大家實在應該去看看別人怎麼作.... 例如以鄰近的琉球(沖繩)來說,琉球本來是獨立的王國、有著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文化 ,但是後來被日本統治以後,被日本的文化壓得壓力喘不過氣了,琉球語也被日本貶為方 言,但是這幾年琉球振作了起來,當地人變得珍惜自己的文化、重新習練自己的語言,甚 至連日本本土也有許多人為之傾心,反來琉球學習,其中有個重大的質變發生在- 淚光閃閃這部電影以及夏川里美演唱的原曲 由於小弟今年結識了在台灣推廣琉球三線音樂藝術的朋友(有琉球化的日本本土人、久居 琉球的台灣人等),經過數次的交流,我發現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他們對「推廣」這件事 情是非常重視的! 重視,不表示但憑蠻力與熱情,也包含客觀的去搞清楚自己的語言、文化相對於日本本土 語文的優勢跟劣勢,考慮被推廣者(觀眾、聽眾)的理解力,把自己的文化底蘊包裝在新 東西之中,那就是淚光閃閃這部片-他是一個縮影,用含蓄的方式來說琉球的故事-琉球 的歷史是很悲情,雖然有很多不幸,但是忍住不哭,盡量用樂觀的態度享受現在,迎向明 天,當然這也是跟日本本土文化很大的不同, 以結果論而言這部影片是非常有成就的,日本本土人反過來學沖繩文化、外國人也來學.. 當然那背後還有更多的力量累積,才有此質變,例如說琉球音樂-三線堅持自己的傳承( 十多年前可還是被當地年輕人當作落伍的象徵)、自己對母語的堅持,其中我發現一個很 有意思的現象,琉球有自己的語言,只是現在被「看」成日本的方言,但是交流中我看他 們的傳統歌譜,並沒有堅持要用不同於日本本土的方式,也是用日本國民教育從小就教的 假名來紀錄,只是....我會日語,會唸、但是完全不理解那是啥意思XDXD 但是就是讓人好奇,會想要去把音學起來.... 當然前提歌是好作品!所以會吸引人因為想唱、想彈、想學這首好歌,而去學起來。 我認同原PO推廣真的是很重要的事,如果自認是弱小的語族,那一定要把力量放在重點上 ,減少內耗..琉球以前可是得不到日本中央的眷愛,若不是靠他們民間這麼多年來的努力 ,不會有今天的地位。 我也是用Vocaloid創作台語歌的,我順便分享我這幾年用Vocaloid的創作心得..希望有助 有心人 http://magicdesign.blogspot.com/2011/06/vocaloid.html 範例: 燒肉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tIW3qozyzw
賣豆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Ry0tPgmW-8
我的他是飛行員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lAN02ox1UU
念經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hXS2qwYy3s
將進酒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8hmLK78E1A
-- 冥戰錄好看! http://youtu.be/watch?v=L6x23Vuf2Tg
我的網誌 http://magicdesign.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7.70.82

06/06 22:04, , 1F
我有聽說過台灣的歌壇都是好聽的旋律都先給華語
06/06 22:04, 1F
不是這樣....這個問題是:「誰想得到好聽的旋律」? 如果一個唱片公司花得起錢,理論上較容易取得好聽的旋律,現代這是非常市場供需的。 用大家比較好理解的方式來說明:所謂的供需是唱片公司有出一張唱片的企劃想法 然後開出需求單招標(專業術語:「收歌」),邀各歌曲創作者準備作品來投標,然後各 詞曲創作者就使出渾身解數作demo歌向唱片公司兜售,唱片公司收完歌(買下歌曲)以後 ,再來就是把歌交由特約的編曲者編曲、找齊樂手、歌手進錄音室錄音...bra.bra最後到 變成上市場的CD 那唱片公司出不起大錢呢?隨波逐流的要求呢?有沒有發現這十年來國語唱片有很多一片 歌手阿?有很多免洗的,歌曲大眾聽過一次就沒印象了.... 我隨便舉一個例子,請問....才幾年前的七X花,誰記得他們的主打歌是啥? 至於台語呢?各位會發現這現象比較少,實際上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台語歌的創作,由於 聲韻上的特性,比國語歌更有難度..真的自己寫過,就會發現台語歌的詞曲創作「不太自 由」,但是作得好的話,旋律都會有相當的品質,事實上認真的聽,這年頭台語歌比較容 易出現好旋律.. 例如說「保庇」,這雖然是從韓國買來的歌,但是真的被王彩燁唱紅,還紅到外國去.. 奇怪,這首歌為何不是出現在國語歌的市場?反而是台語? 你能從商人的角度來看,就會了解,這首歌作台語比國語有利可圖.. 因為基本盤的中老年人覺得有趣會買,他們懂電腦的少、願意直接付費的多,然後再多拉 到一點愛kuso的年輕人就賺到了。 實際上,現在的唱片,國語歌除了屌面周以外,沒啥人能大賣(現在的大賣,指的是超過 萬,只有數千的在在都是),但是台語唱片不同,仍有足夠的基本族群肯花錢買,這跟年 齡層偏高有關,但我前面有提過,唱片是唱片公司的企宣在控制點子,既然台語歌的主要 客源是業務、退休的老年人、懷念風花雪月的中年人,那能賣得唱片就必須是那些idea.. 風格一定要是....就很保守的那些,例如說洪榮宏今年的新專輯,就被人發現歌詞幾乎借 用了大賣台語的經典歌的詞句....作詞者都是同一人,不是作詞者不長進,而是唱片公司 的高層覺得那些關鍵詞比較「安全」 當然這就會是年輕人不太喜歡的idea.... 這個年頭我覺得要避免「被害想像」,而是怎樣以市場機制找到可以包裝、推廣的點.... 例如說年輕人的世界習慣聽台語、不是台語就會氣急敗壞的那個很大的族群是啥? 是看布袋戲的! 以市場領頭者的霹靂來說,不是沒有製作過國語的例如火爆球王,但是國語的「氣口」 就沒力,大家不喜歡,後來霹靂就在也不敢做了.... 而其中愛好者,非常的有趣,我以前有探訪過周遭的布袋戲狂熱者,其中有非常多的女生 ,甚至有我們傳統認定的外省人,當然是第三第四代,他們就是覺得要講得跟電視上一模 一樣才會有那種古典的氣息,而這種風尚還吹到大陸,大陸上海有同人展時,必定有一堆 大陸的pili女粉絲cosplay還去逛,這一兩年更誇張,北京一樣有人迷霹靂布袋戲,而且 務求看台語版,辛苦的去模仿台語的對白、詩詞,就好像我們台灣動漫迷偏好聽日本原配 音版一樣,也就是說霹靂對台語的文化傳播是相當的厲害。 當然他們是很土法煉鋼的....辛苦的去作到這些事情,有很多人,就算祖上是閩南人,但 到他那一代從小母語已經是華語了,以台灣本地而言,我覺得如果有人出個「一星期教會 你學布袋戲吟詩練詞」這種書,可能會受歡迎:)

06/06 22:04, , 2F
其他族語的才能挑剩下的 不知道消息是否可靠@@
06/06 22:04, 2F

06/06 22:05, , 3F
不過黃妃的歌還滿好聽的(相思聲聲很好聽) 只是有些歌詞有點
06/06 22:05, 3F

06/06 22:05, , 4F
古早味 但這也是因為收聽族群都是比較老一輩的人吧
06/06 22:05, 4F
我補充一點,以台語而言,「復興母語」這角度可能有相當的侷限,但「復興台語這個語 言」比較有搞頭,兩者是不太一樣的,該用的工具、思維略有不同。 ※ 編輯: mgdesigner 來自: 180.177.70.82 (06/07 01:44)

06/10 13:47, , 5F
之前有在網路上看過很早以前的舞台布袋戲 那時的用語比較
06/10 13:47, 5F

06/10 13:48, , 6F
道地 反觀現在的 就算排除古典詩句 還是有很多華語的影子
06/10 13:48, 6F

06/10 13:48, , 7F
例如"難道"就直接照翻....語法也不是鶴佬話的語法
06/10 13:48, 7F

06/10 13:54, , 8F
我也認為每個族語的現況不同 復興母語當然不能一概而論
06/10 13:54, 8F

06/10 14:24, , 9F
現在的布袋戲是不是想往中國市場發展?
06/10 14:24, 9F

06/11 00:43, , 10F
問題是霹靂也不知道自己的優勢利基在哪,只想著多語化發
06/11 00:43, 10F

06/11 00:45, , 11F
展.N年前大搞英語配音進軍美國結果慘敗,最近高雄在搞客
06/11 00:45, 11F

06/11 00:46, , 12F
語"沉浸教學",其實霹靂早該掏錢在中南部搞台語學校,台
06/11 00:46, 12F

06/11 00:47, , 13F
語斷根衝擊最大就是布袋戲
06/11 00:47, 13F
文章代碼(AID): #1DxALDLR (TW-languag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xALDLR (TW-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