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洗」:清代臺灣地產買賣的奇異現象

看板TW-history作者 (長白雲之鄉)時間1月前 (2024/03/26 22:01), 1月前編輯推噓4(407)
留言11則, 3人參與, 1月前最新討論串1/1
原標題: 賣給你、過幾年再跟你索討更多錢:臺大古慧雯告訴你清代臺灣地產買賣的奇異現象 來源: https://humanityisland.nccu.edu.tw/guhuiwen_a/ 各位讀者一定都有在手搖飲店買飲料的經驗吧?試想一下,今天如果你花60元買了一杯飲 料,過幾個月之後,店家找上門來,要求你再付6元,你會接受嗎? 非常荒誕!對吧?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臺灣在清代時期,曾經有過一種買賣風俗──「甲方跟乙方買土 地,但經過一段時日後,乙方本人或其子孫找上門來,向甲方本人或子孫說還要索取一筆 錢。」臺灣大學經濟系教授古慧雯說:「這種長期的存在的社會風俗在當時叫做『找洗』 。從我們──尤其經濟學者的思維來看,這簡直不可思議!經濟學的基礎假設人是理性的 ,找洗這種完全不合理的經濟行為,引發了我強烈的好奇心和研究興趣。」 https://i.imgur.com/HrLHcP9.jpeg
圖片來源/翻攝自《大甲東西社古文書集》,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出版,2003。 銀貨兩訖後,焉有事後再找上門的道理? 古慧雯正色說:「過去已經有許多找洗的研究,對於為何會產生這項經濟活動,主要有兩 種說法。一是認為買方同情賣方,所以願意再給錢。但我怎麼想都覺得這個因素不可能, 舉個例子好了,我們走在路上看見乞討的人,願意掏腰包,但不會給了好心錢以後,還跟 他要一張簽名蓋章的契約吧?可是當時的賣方會簽好找洗契約,而且買方一定妥善留存, 這裡就有了買方預期賣方又會再回來的心理準備。」 找洗契約的內容通常是賣方表明是自己很可憐、悲慘,甚至會直言自己是無恥之輩,還保 證絕不會再來找洗的承諾,並會不斷強調買方是大好人,把自己的姿態降得很低,做足各 種不再滋擾的保證,但很多例子是二度甚至更多次的找洗實例。 例如清同治11年(1872年)有陳宇、陳俊兄弟將鄰近陳家的一塊水田賣給了林吉成,契約 文字載明:「……當日三面言定,時值賣價佛銀壹佰玖拾大員正,銀契即日仝中色現兩相 交收足訖,隨即將此水田、竹木、菓子照界踏面交付買主林吉成觀前去掌管,任從起耕出 贌、收租抵利,永遠為業。一賣千休,價足業盡,宇等及日後子孫不敢言及找贖、洗貼、 滋事。……」 (編譯:當天雙方達成共識,以190大員,當即完成銀契的交收,水田、竹木、果樹按 照界限劃定,轉交給買主林吉成負責管理。他可以自由種植、收租,永遠經營 此地。一旦完成交易,不得反悔,價格足以結清一切,未來子孫不得提及贖回 、糾紛、擾亂事宜。) 結果呢,過了4年,賣方陳家就請中間人出面說:「但今家中貧困,衣食不周,無奈托中 向原銀主懇出佛銀伍大元正,……嗣後亦不敢別生枝節(編譯:之後不會再來糾纏了)。 」 古慧雯持續追查,赫然看到5年後,林吉成將田產以佛銀300大元的價格賣給了鄭有撥。賣 後3年,輪到林吉成說自己「家事清淡,費用不敷」,希望鄭有撥念在姻親的份上,資助 10大員。同時也立誓「以後斷不敢再言洗貼等端,口恐無憑,合立找洗銀字一紙」。 如果將兩次土地交易與其後的找洗一併觀察,不難發現林吉成在9年之間,藉由買賣土地 轉手的差額獲利率為58%(190元買入、300元賣出),很難想像會有所謂的「家事清淡」 。因此除了「賣方貧窮說」,另外一種解釋是「地價上漲說」。 找洗和地價的關聯 「如果單純只是因為賣方陷於困窘,找洗應是隨機事件,與地價的變動互相獨立。」古慧 雯進一步解釋:「但我們從不同時段找洗與買賣契約的比例,觀察了找洗頻率在時間上的 變化。再由買賣契約計算出清代臺灣土地價格的時間數列資料。最後合併前兩項資料進行 加權的迴歸分析,我們發現找洗頻率隨著臺灣土地價格的上升有不斷上升的趨勢。」 https://i.imgur.com/cUh6mvl.png
古慧雯統整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THDL)歷年各類找洗契約的件數。 圖表資料引用自古慧雯〈找洗之研究〉,2010。繪製/Livegap Charts 古慧雯表示,清代臺灣找洗頻率的變動與土地價格的變動方式完全吻合,找洗的直接原因 即是地價上漲,殆無可疑,絕不是買方同情賣方貧窮的原因。 儘管這波地價上漲潮到了1840至1850年代,忽然有了回跌的現象。古慧雯認為可能是第一 次鴉片戰爭後,中國被迫開港,東南亞國家的稻米能夠方便、迅速地輸入中國,供輸環境 的劇烈變化,重擊了臺灣米銷往中國的售價,也造成臺灣水田價格的下跌,找洗的風氣也 隨之大減。 她直白地說道:「找洗對於買方可以說是不定時炸彈,即使賣方生前沒來找洗也不代表就 沒事了,因為他的後代有可能會來。而且荒唐的事,就算自己在世時未被找洗,子孫後代 卻仍可能受糾纏。找洗是清代臺灣土地買賣所隱藏的交易成本。」 然而地價上漲也是買方的事,賣方有什麼憑藉,能夠一而再地賣後再索討錢財呢?更重要 的是,為何買方會願意付錢呢? 古慧雯解說道:「找洗不是偶發特例,而是社會常見現象。如今能夠看到最早的紀錄是在 明朝時期的中國,甚至在民國初期都還可見得。臺灣則在清朝時普遍存在,直到日治時才 消失。最離譜的是,當買方不干其擾或不願再給錢的時候,自然會發生爭執,甚至大打出 手,鬧進衙門,也就留下判決書。從資料上看,清朝官府較多偏向找洗方,也就是賣方, 還有直接對買方施以懲罰的審判。」 鄉親的力量 雖然清朝在《大清律例》之中明令禁止找洗,但在淡新檔案中,古慧雯發現兩造對簿公堂 後,普遍來說縣官很少會對找洗者治罪,大多由當地公親鄉里調解。少部分更有找洗者敗 訴、被衙門施以懲戒的案例。 古慧雯提出推論:「清朝治臺可說是無所作為,公共事務或工程幾乎付之闕如,基本上就 是靠民間的通力合作,地方上所有人都要緊密團結,家族更是最重要的運作單位,造橋、 鋪路、救濟等等的,都要依賴彼此,少了一個人就是少了一分力。」 假設今天有外來者到村莊要落地生根,剛好家裡因種種變故缺錢,不得不賣地給他,這不 只是單純的買賣而已,還牽涉到親友鄰里,因為土地是相連的,在明確畫下的邊界周遭, 就可能是同一家族人的土地。問題就來了,這個外來者可以信賴嗎?他願意為了公共利益 捐錢、出力嗎? 古慧雯爬梳史料後統整,發現賣方若具有一些談判環境上的優勢條件,找洗成功的機會便 較大:「如果賣方有家族成員是買方的鄰居,找洗會較易發生,應該是買方多一層鄰居的 壓力,便較易屈服。此外,如果賣方家族在當地經營世代較為久遠,也較易發生找洗。我 們猜測在地歷史較長的賣方會有較佳的人際網絡,容易找到對其有利又具份量的公親。」 講得白一點,鄉里親人大家都是一夥的,所以會聚合起來確保地方的安定和平穩。在此脈 絡下,找洗雖然是一種乞討行為,但其背後藏著很複雜的社會和族群運作,以至於找洗有 恐嚇勒索取財的效力。所以,不是買方想付錢,而是在各種生存壓力下,不得不付。 古慧雯直言:「找洗是特定社會、經濟環境下的奇異產物,現階段在其他國家的歷史上是 幾乎看不到的。」至於為何到日治時,找洗就消失了呢?日治是已經系統化的政府,不管 是警察、衛生、土地登記或司法制度等,都建立得清清楚楚,投入公共工常的建設,不管 是質或量都高於清廷太多;而清朝則是毫無系統,或說是多系統並行,即便有法令頒布, 但平民百姓往往各行其是,因此最後就是比力量,看誰的人脈、親友多。清代臺灣有許多 械鬥事件的發生,其實也是同樣的邏輯。 當地價上漲時,可能會激發找洗活動,可被視為對不動產買家進行土地投資的所得進行課 稅的經濟活動,這將抑制買方的投資動機,找洗也就更不具有效率性。然而,即便如此, 清代的官府仍經常無視法律約束,經常偏向對找洗者有利的判決,這無疑進一步助長了找 洗風氣。直至日本時代,臺灣成為法治社會,找洗活動才逐漸式微。 採訪撰文/沈眠 攝影/陳怡瑄 編輯/張傑凱 ------- 補充: https://www.th.gov.tw/epaper/site/page/135/1943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電子報第135期 中華民國104年06月29日發行 https://reurl.cc/yYd0zD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線上博物館 埔裡社人向買主要求「找洗」的契書 https://reurl.cc/aLOgol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 「找洗」搜尋關鍵字 https://reurl.cc/eLRgej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找洗」搜尋關鍵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58.110.1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711461610.A.793.html ※ 編輯: Aotearoa (61.58.110.137 臺灣), 03/26/2024 22:01:41

03/26 22:41, 1月前 , 1F
現在看當然覺得奇怪,不過很多事情都是要脫離那個情境才會
03/26 22:41, 1F

03/26 22:41, 1月前 , 2F
覺得奇怪
03/26 22:41, 2F

03/26 22:42, 1月前 , 3F
身處其中就還好。現在社會就有一個規定我想不通
03/26 22:42, 3F

03/26 22:45, 1月前 , 4F
我先不直接講哪個規定,我先這樣問,大家見過熱門拉麵店規
03/26 22:45, 4F

03/26 22:45, 1月前 , 5F
03/26 22:45, 5F

03/26 22:46, 1月前 , 6F
客人來排隊,先交50嗎?買電影票排隊,先壓100嗎?
03/26 22:46, 6F

03/26 22:48, 1月前 , 7F
奇怪的是,看病光排隊要先交150...
03/26 22:48, 7F

03/26 23:06, 1月前 , 8F

03/26 23:06, 1月前 , 9F

03/26 23:10, 1月前 , 10F
這裡的「洗 sue2」沒有收錄方言差,大概不會是本字。
03/26 23:10, 10F

03/27 13:56, 1月前 , 11F
文章代碼(AID): #1c0jKi1u (TW-history)